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書什麼也得不到,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讀書?

讀書什麼也得不到,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讀書?

又是一年一度的讀書節,去年讀書節你發誓要讀書,到現在為止,你讀了幾本?

高曉松前不久在杭州開了一家圖書館,「曉書館」,驚艷了很多人,一時刷屏。

很多人覺得,高曉松能有今天,全部得益於他的家庭。出生在清華大院,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從一出生,就把很多人甩了十幾條街。

但是在我看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高曉松的父母都是科學家,並沒有給他帶來半點音樂上的遺傳。上清華的時候,高曉松純粹是為了把妹,才去玩音樂,沒想到玩出名了。1996年,他開了萬人音樂會,一時間名利雙收。過了幾年,大陸音樂圈風起雲湧,他寫的調子沒人聽了,於是慢慢沒落。

2000年前後,那應該是高曉松最迷惘困頓的日子,他帶著全部家當,滿世界轉悠,也就是在那時候,他看了無數的書,宗教的,歷史的,文學的,各種各樣,無一不讀。

那幾年,他花光了身上的每一分錢,去了想去的每一個地方,閱了無數的人,見了無數的事,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護照的48頁,每個終點都值得讚頌千篇。」

就在前幾年,自媒體突然興起,高曉松順勢推出了《曉說》,他從一個音樂人變成了帶你「看世界」的人,每一本書,每一個歷史典故,每一個地方,他都信手拈來,遊刃有餘。聽他歌的人越來越少,但是看他聊天的人卻不下百萬。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高曉松一樣,有出眾的才華。現在的他,肯定不止一次感謝過他當年在最困頓的讀的那些書,是那些書支撐他走過迷惘,也讓他有了現在的才華和能力。

有人這麼說過:「喜歡高曉松的意義,是在於他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讓我們敢於追求詩和遠方,更擁有』夜裡做的夢,醒來就去實現』的勇氣」。

我想讀書也大抵如此吧,能讓我們充實內心,敢於追求詩和遠方。

在前不久結束的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個叫雷海為的外賣小哥奪得冠軍,一時間網路嘩然,有人叫好有人唱衰。

雷海為在小時候就受父親影響,喜歡詩歌;長大後越發覺得詩歌是他在艱難境遇中的一種寄託,因此他在日常也讀詩背詩,工作之餘還經常參與和關注傳統文化活動。

雷海為的工作是外賣送餐,每天要四處奔波,他發現每次在等餐、等紅燈、等電梯的時候,剛剛好他能背誦一首詩詞。就這樣,他隨身攜帶一本詩詞,有空就去讀,就去背。

有人說,同樣的時間,如果把看書的時間用來搶單,每天至少多掙幾十塊錢吧?十年下來也有不少的收入。也好比如,我用一小時去看書,收入為零;但是如果這一小時用來做兼職,都比看書顯得更有價值,不是嗎?讓單位時間內利益最大化,任何事要拿金錢衡量,這是現今絕大部分人的選擇,難道不對嗎?

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誠然沒有一個不重要,但是相比起滿身銅臭味的人來問你「讀書到底有什麼用?」我寧願選擇做一個雷海為那樣的外賣小哥。

我大二寒假的時候,遇見一個初三輟學的同學,他問我:「你還在讀書啊?讀到啥時候啊?」說完輕蔑的一笑。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只能笑笑,「快了,就快畢業了。」是啊,當我還在大學讀書,伸手向家裡要生活費的時候,他已經承擔起一個家庭,做了父親。結婚生子,養家育兒,人生大抵如此,那麼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呢?

世界是扁平的,所有一切都是符號。當我們閱讀,我們知道這朵花背後的豐富,明白了一滴水凝聚的汪洋大海,一塊石頭的沉默,一條魚身上的時光。當我們閱讀,這個世界不再是冷漠的,它有了溫度,也有了表情。

其實讀書什麼也得不到,就像你用籃子去打水,無論你打多少次,都得不到水,但是你會發現,籃子越來越乾淨。

但這就是我們讀書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貓微刊 的精彩文章:

當我們紀念張國榮的時候我們在紀念什麼?

TAG:熊貓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