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貨課堂之名廚故事 戴嘉斌 薪火相承京魯菜

吃貨課堂之名廚故事 戴嘉斌 薪火相承京魯菜

三福京味開張其實也就將將一年,但是創始人戴嘉斌烹制的美味,您可能早就吃過了——2006年到2017年,他在花家怡園當了整整十年的廚師長,花家怡園1000多道菜品構築的風味體系,戴嘉斌一手打造的。

戴嘉斌

1990年,中專畢業戴嘉斌就被分配到了五洲大酒店,這在當年,就相當於今天的柏悅、麗思卡爾頓啊。因為工作出色,第二年他就被派往著名的廣州酒家實習了半年,是當年非常少見的粵魯雙修的廚行後起之秀,1994年就開始下海包廚掙大錢了(一個月2000,很快就到了五六千,這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絕對算高薪了)。在南方做魯菜學粵菜,在北方做粵菜練魯菜,幾年間南下北上,戴嘉斌錢沒少掙,但有點迷茫。

魚羊鮮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因為父親去世,戴嘉斌回到京城,情緒也一落千丈,技術不但沒進步,反而有停滯甚至倒退的趨勢。經過幾年的調整,走出精神低谷的戴嘉斌接到日本的ofer,準備東渡一搏,但心中還是有一點猶豫。出國前幾個月,當年在五洲大酒店的一位好朋友李可找他幫忙到武漢處理一個合作項目。兩人一搭手,戴嘉斌猛然發現,當年的兄弟,對於菜品的見識、烹技的運用,竟然早已經逆襲自己了。仔細一打聽,敢情這幾年拜了一位好師父——亞洲大廚屈浩。

屈浩很早就有過在國外工作的經驗,戴嘉斌很想向他請教一些人生經驗。經過熱心的李可牽線搭橋,戴嘉斌跟屈浩通了電話。屈先生不但把自己對於日本餐飲界了解的情況詳細的對他做了介紹,還為他預估了到日本發展的美好前景。但是,屈浩也很認真的告訴他,一旦去了日本發展,也就離開了中餐的根基,只能去適應當地的食俗文化,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放下電話,思之再三,戴嘉斌決定把赴日發展的機會讓給了另一位朋友,自己從武漢返京後,立刻拜入屈浩門下,從頭系統的將魯菜的烹飪理論和傳統技法學習了一遍。

就像圍棋手一樣,戴建斌明顯地感覺到,自己「長棋」了。之後沒多久,戴嘉斌就被一心再鑄京菜輝煌的花雷招攬到麾下,成為花家怡園的廚師長。

去年,已經年薪幾十萬的戴建斌,想要自己開店,賺錢以求更大的財務自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擺脫繁重的管理工作(當時花家怡園已經17家店面了),靜下心來,把師傅傳授的京魯菜技藝細細整理傳承下去。這個想法得到了屈浩的大力支持,這才有了這家以為客人提供眼福、口福和清福的三福京味菜館。

這件看著並不豪華的小店裡,藏著京魯菜不滅的薪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味道 的精彩文章:

吃貨課堂之食材揭秘 唐宮海鮮舫 鴿子當老大

TAG:北京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