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任何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

任何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

任何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

本文摘錄自 《歷史的經驗》

《反經》在領導哲學的思想上很重要,我們看過去很多的著作。乃至近七、八十年來的著作,都不大作正面的寫法。所以,我們今日對於一些反面的東西,不能不注意。

《反經》的「反」字,意思就是說,天地間的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沒有絕對的是,也沒有絕對非。這個原理,在中國文化中,過去大家都避免談,大部分人都沒有去研究它。這種思想源流,在我們中國文化里很早就有,是根據《易經》來的,《易經》的八卦,大家都曉得,如「」是坤卦,它代表宇宙大現象的大地,「」乾卦,它代表宇宙大現象的天體,兩個卦重起來,「上下」為天地「否」(pǐ)卦,否是壞的意思,倒楣了是否,又有所謂「否極泰來」,倒楣極點,就又轉好了。但是,如果我們倒過來看這個卦,就不是「上下」這個現象,而變成了「上下」地天「泰」卦,就是好的意思。《易經》對於這樣的卦就叫作綜卦,也就是反對卦,每一個卦,都有正對反對的卦象。(其實《易經》的「變」是不止這一個法則,這都叫卦變。)

這就說明天地間的人情、事情、物象,沒有一個絕對固定不變的。在我的立場看,大家是這樣一個鏡頭,在大家的方向看,我這裡又是另外一個鏡頭。因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立場不同,觀念就兩樣。因此,有正面一定有反面,有好必然有壞。歸納起來,有陰就一定有陽,有陽一定有陰。陰與陽在哪裡?當陰的時候,陽的成分一定含在陰的當中;當陽的時候,陰的成分也一定含在陽的裡面。當我們做一件事情,好的時候,壞的因素已經種因在好的裡面。譬如一個人春風得意,得意就忘形,失敗的種子已經開始種下去了;當一個人失敗時,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未來新的成功種子,已經在失敗中萌芽了,重要的在於能不能把握住成敗的時間機會與空間形勢。

我們在說《反經》之前,提起卦象,是說明人類文化在最原始的時代,還沒有文字的發明,就有這些圖像、重疊的圖案。這種圖案就已經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原理:宇宙間的事沒有絕對的,而且根據時間、空間換位,隨時都在變,都在反對,只是我們的古人,對於反面的東西不大肯講,少數智慧高的人都知而不言。只有老子提出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禍沒有絕對的,這雖然是中國文化一個很高深的慧學修養,但也導致中華民族一個很壞的結果(這也是正反的相對)。因為把人生的道理徹底看通,也就不想動了。所以我提醒一些年輕人對於《易經》、唯識學這些東西不要深入。我告訴他們,學通了這些東西,對於人生就不要看了。萬一要學,只可學成半吊子,千萬不要學通,學到半吊子的程度,那就趣味無窮,而且覺得自己很偉大,自以為懂得很多。如果學通了,就沒有味道了。(一笑)所以學《易經》還是不學通的好,學通了等於廢人,一件事情還沒有動就知道了結果,還幹嘛去做!譬如預先知道下樓可能跌一跤,那下這個樓就太沒道理了。《易經》上對人生宇宙,只用四個現象概括:吉、凶、悔、吝,沒有第五個。吉是好。凶是壞。悔是半壞、不太壞、倒楣。吝是閉塞、阻礙、走不通。《周易·系傳》有句話,「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告訴我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通人事的道理盡在其中了。人生只有吉凶兩個原則。悔吝是偏於凶的。那麼吉凶哪裡來?事情的好壞哪裡來?由行動當中來的,不動當然沒有好壞,在動的當中,好的成分有四分之一,壞的成分有四分之三,逃不出這個規則,如鄉下人的老話,蓋房子三年忙,請客一天忙,討個老婆一輩子忙,任何一動,好的成分只有一點點。

這些原理知道了,反經的道理就大概可以知道。可是中國過去的讀書人,對於《反經》的道理是避而不講的。我們當年受教育,這種書是不準看的,連《戰國策》都不準多讀,小說更不準看,認為讀這方面的書會學壞了。如果有人看《孫子兵法》、《三國演義》,大人們會認為這孩子大概想造反,因此縱橫家所著的書,一般人更不敢多看。但從另一觀點來說,一個人應該讓他把道理搞通,以後反而不會做壞人,而會做好人,因為道理通了以後,他會知道,做壞的結果,痛苦的成分佔四分之三,做好的,結果麻煩的成分少,計算下來,還是為善最划算。

其次所謂「反」,是任何一件事,沒有絕對的好壞,因此看歷史,看政治制度,看時代的變化,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壞。就是我們擬一個辦法,處理一個案件,拿出一個法規來,針對目前的毛病,是絕對的好。但經過幾年,甚至經過幾個月以後,就變成了壞的。所以真正懂了其中道理,知道了宇宙萬事萬物都在變,第一等人曉得要變了,把住機先而領導變;第二等人變來了跟著變;第三等人變都變過了,他還在那裡罵變,其實已經變過去了,而他被時代遺棄而去了。《反經》的原則就在這裡。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坐一支靜香,種成佛正因
【古詩文賞析】木蘭花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