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如此簡單的「開合勁」:在一開一合之中,自然貫通丹道周天

如此簡單的「開合勁」:在一開一合之中,自然貫通丹道周天

此家之功,最為簡切,然內容精深,含義無窮,運用之妙,無有更逾於此者,其中以開合勁為最主要。

開合勁氣功練法:先兩足如立正式站立,但須全身軟柔自然,切忌挺勁,心中萬念放下,無思無慮,視聽任之,精神凝定,微停,隨即左足(右足亦可)向前邁步,距右足約數寸至一尺許,足尖外擺,橫斜落地,借左足落地之蹬勁,右足迅速向前邁步,足踵著地,足尖內扣,兩足距約一尺二三,左足任體重三分之二,右足任體重三分之一,兩膝外開半空,以能容一小酒瓮為度,身向下蹲,尾閭內收,脊背後弓,所謂「小猴子背兒,合勁一個蛋」以及「身如半月」者是也。兩手隨進足之時,由下挨身上提至心胸之部,兩手腕及手背相接,大指食指虎口貼身,十指指尖俱向下,松肩輕肘,肘向前逼而倒殺,肘尖內抱,頭部亦隨之微向上仰,頸項前伸後縮,兩目亦直向上天空目額頂看去,同時口中念「亥」音,徐徐吸氣入丹田。此上各種動作,務須動則全動,一氣呵成。所謂合勁要快也,但呼吸方面,俟身勢定後,仍須緩緩吸滿,方接開勁。開勁之時,右足向前邁,左足屈膝成弓步(由虛變實),足尖向前,膝與足尖相齊,兩足距約二尺許,身勢隨之由屈而伸,頭亦隨之先微上頂,而迅速向前下落(此所謂鵝頂頭也),使下顎與胸相接,兩目隨之下視於腹,口中同時念「噎」音,徐徐吐氣,仍須尾閭內收,氣向下沉,使下腹充實,右胯根尤須著力,左足亦須柔曲,切忌挺勁。兩手亦隨即由心胸之部向下落於兩胯之側,手心向內,亦須柔輕自然而沉重為則。總上諸勁,亦須一氣呵成。但此開勁宜慢,故曰開勁要慢(合宜快而輕靈,開宜慢而沉實)。身勢定後,口中須徐徐將氣吐盡,即又右足微收,斜橫落地,左足迅速向前邁步起合勁如上,不過左右有異耳,每次連做三至五個開合即須休息,不宜多做久做。

注意,此式之妙,一開一合之中,外則全身頭肩肘手臀膝足無不受練,內則神凝頂腹氣轉周天,與道宗北派小周天之功息息相通,其立法之高,世無倫比,詢堪重視也。

此外六合膀子與合勁膀子亦可運用開勁氣,但二者非專以氣為主,此不俱論,容後有論(即二膀子之鍛煉及運用中論之)。

又此家氣功之傳授,一般俱在入門兩三年後,觀其可以深造者方語之,其中重要之點,則更是最後之事,如萬玉成傳周之德於卒前之兩年,余於一九二七年入師門,至一九五三年方盡得之。豈無守道之密,聞道之難也。

按:開時兩手,師原傳系由心向下擦而分向左右,至按於腹結盤骨之部止,余覺開宜盡量舒展,故改為兩手放下,松垂之式也,宜知之(以上附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道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丹道證悟:方法再正確,沒有德性也不行
檢測一下,你是否適合修習道家功夫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