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對敘發動「懲戒性」空襲,規模有限卻別有收穫

美對敘發動「懲戒性」空襲,規模有限卻別有收穫

熱點新聞:4月13日晚,美國以敘東古塔地區發生疑似「化學武器襲擊」為由,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進行「精準打擊」,並聲稱將持續對敘利亞進行轟炸,直到敘利亞政府停止使用化武攻擊。4月14日上午,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則宣布,對敘利亞的一次性打擊計劃已經完成,目前沒有更多的計劃。4月17日,敘利亞沙伊拉特空軍基地又遭到導彈襲擊,但美國國防部否認當天展開過任何軍事行動。

點評:敘利亞位處於阿拉伯世界「心臟地帶」,是各大國逐鹿中東的重要目標,美國以生化武器為由曾多次對敘利亞發動打擊。出於種種因素考慮,美國此次發動的空襲無論是從戰略目標、打擊規模還是持續時間上,都與之前有很大不同,更多地出於特朗普政府全球戰略部署的考慮,是一種小規模的「懲戒性」軍事行動,但所產生的效果卻很明顯,對於增強美國「國際形象」、改善與盟友之間關係以及加大對俄羅斯震懾力度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4月14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東北部拜爾宰地區拍攝的遭襲的科學研究中心。當地時間14日凌晨,敘利亞境內政府和軍方多處目標突遭美國、英國和法國三國聯合空襲。  新華網 圖

「懲戒性」空襲的有限目標與戰術

此次美國空襲敘利亞軍事行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目標有限、戰術簡單、裝備普通和行動迅速,發動一次空襲後即宣布結束,且無後續打擊計劃,其目的並非要給予敘利亞根本性的打擊,而只是一種小規模的「懲戒性」軍事行動。

從打擊目標來看,此次空襲美國明確將其限定於特定化學武器設施場所,並沒有擴大到敘利亞防空系統、地面部隊、指揮系統、及政權目標,也沒有設立禁飛區等後續方案。從後來的實際行動來看,美國也確實只「具體確定」了三個打擊目標,分別是一個科研中心、一個「化武儲存中心」和一個「化武儲存」和軍事指揮綜合體,這些目標都不具備削弱敘利亞政府軍戰爭能力的重大軍事價值。

當地時間14日凌晨,敘利亞境內政府和軍方多處目標突遭美國、英國和法國三國聯合空襲。4月14日,卡達多哈Al Udeid基地,美軍B-1B戰略轟炸機準備出發開始對敘利亞進行空襲。  視覺中國 圖

從武器裝備使用來看,此次空襲美國並沒有動用最先進的殺手鐧武器。例如,在空中打擊力量上,美軍僅出動了2架B-1B戰略轟炸機而不是突防能力更優秀的B-2戰略轟炸機,具備投放小直徑制導炸彈能力、能有效奪取制空權的F-22A戰鬥機和已經投入部署狀態的F-35A、F-35B等先進第五代隱身飛機均未出現在此次空襲之中,而與B-1B戰略轟炸機一起執行電磁干擾任務的也僅是一架老舊的EA-6B電子戰機,並非海軍更先進的EA-18G「咆哮者」。在水面打擊力量上,美國出動的也只是僅可發射12枚 「戰斧」 巡航導彈的「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這與一次能搭載154枚「戰斧」巡航導彈的「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根本沒法相比。所發射的「戰斧」導彈說也並非最先進的型號,不但隱形能力不算強,速度也不夠快,亞音速左右,飛行高度不會太高,很容易被發現和擊落。此外,作為美國海軍在各種軍事行動中實施空中打擊重頭戲的核動力航母也未部署到位,可見美軍對此次空襲持相當大的剋制,並無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意圖,也根本無法對敘利亞未來戰場和政治進程產生決定性影響。

當地時間2018年4月14日,美國「蒙特雷」號導彈巡洋艦發射「戰斧」(TOMAHAWK)巡航導彈。  視覺中國 圖

有限規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此次美國僅發動小規模「懲戒性」空襲打擊而沒有繼續進行進一步軍事打擊,主要出於以下四個方面因素考慮。

首先,此次美國突然發動對敘利亞的空襲,很大程度上出於國內政治原因。特朗普上台後,在中東問題上一直持消極態度,多次抱怨美國中東政策失敗,認為美國投了大量的資金援助,也沒有換來中東世界的「感恩」,表示要削減對敘利亞政治反對派的援助,甚至在不久前剛高呼要「離開敘利亞」。此次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應該說更多地是受到了國內政治的影響。目前特朗普政府執政團隊人員不完整,又面臨「通俄門」、「律師門」和貿易戰這幾大方面壓力,同時國會面臨中期選舉,迫切需要利用海外行動轉移國內壓力。此次敘利亞出現疑似化學武器事件,成為了特朗普政府一個絕好的「發泄平台」,可有效轉移了美國國內的注意力。

其次,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使得特朗普政府在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上有所顧忌。與其它地區相比,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著巨大的利益和地緣政治訴求,目前以打擊「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組織為契機,在敘利亞進行了大量的軍事部署,不僅派駐有軍艦、核潛艇、「口徑」巡航導彈,同時還擁有2套目前最新型的S-400防空反導系統。而在對待美國動武問題上,俄羅斯的態度也非常強硬。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已經放話稱,俄陸、海、空三軍已處於「戰備」狀態,如美方行動危及俄羅斯人生命,俄羅斯將採取大規模報復行動反擊,包括擊落美方導彈、摧毀導彈發射源頭等。由於小規模衝突的連鎖反應存在引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這成為制約美國發動進一步打擊的重要因素。

再次,當前國際形勢複雜變化,美國沒有能力同時打多場局部戰爭。目前,在敘利亞鬥爭日益激烈的同時,朝鮮核問題沒有解決,伊朗問題持續發酵,阿富汗增兵也在持續之中,美國不可能因陷入敘利亞政治分歧與軍事對峙而削弱對這些地區的兵力投入。從戰略兵力部署來看,美國可供部署的航母多集中在東北亞,目前最多只能抽調兩個航母編隊趕赴敘利亞執行任務,而如今能趕到的只有「杜魯門」號航母編隊,另一個「羅斯福」號航母編隊正在新加坡修整,無法及時達到,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維持對敘利亞實施進一步的大規模打擊。

當地時間4月14日凌晨,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防空導彈的軌跡劃破天空。  新華社 圖

最後,美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也不足以發動大規模戰爭。特朗普上台以來,一直倡導「美國優先」的戰略收縮政策,將主要重點放在國內經濟和軍力建設方面,包括重振製造業、擴大基建、在邊界修牆、更新換代核武器庫等,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目前美國不太景氣的經濟已難以有效支撐。而據美國CNBC網站稱,美國此次對敘利亞的空襲行動花費不菲。例如,其發射的66枚戰斧式巡航導彈耗資9240萬美元,從B-1B轟炸機上的19枚JASSM-ER導彈價值2660萬美元,僅導彈一項就耗資1.19億美元。不僅如此,美國空軍還部署了2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出動了大批加油機、偵察機和加油機,這些飛機的額外成本也未公布,如果繼續消耗,花費將不可估量,為此國防部已明確表示不願意顯著加大對敘利亞的軍事投入。這些都對美國在敘利亞展開大規模軍事打擊構成極大的掣肘。

作戰效果甚微,但仍具戰略價值

雖然從此次空襲戰況來看,美國在敘利亞並沒有取得顯著效果,不僅沒有削弱巴沙爾政府,甚至都沒有對所謂的化學武器形成致命打擊。但是對於改善美國「國際形象」、改善與盟友之間的關係,以及加大對俄羅斯的震懾力度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維護了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地位」。目前,敘利亞「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日漸式微,國際反恐行動已進入尾聲,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已具備自行解決「伊斯蘭國」問題的能力,而美國等西方聯盟在敘利亞問題上則一直不大出彩。此次疑似生化武器事件的出現,給了美國改變其國家形象的契機。由於生化武器產生的非人道殺傷力,國際社會普遍對生化武器進行道德譴責,此次美國發動的空襲也符合其「人道主義干涉」、「本土安全威脅」雙重軍事干預法理,使得特朗普政府至少在美國國內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並以此兌現了特朗普政府前一段時間關於疑似「化武襲擊」的強硬表態,維護了美國國威和在國際社會的「高大」形象。

其次,改善了美國同盟友之間的關係。與一年前美國單獨對敘利亞突襲不同,此次美國謀划了與英國和法國統一行動,並得到積極響應,成功的將英法綁到了自己的戰車上,不但突出其西方世界的領導地位,而且組團施壓效果更為明顯。除了英法兩國的實際行動外,其它國家也紛紛提供支持。例如,澳大利亞在空襲行動後發表了一份聲明,稱「支持此次空襲,空襲向敘利亞政府及俄羅斯和伊朗發出了明確的信息,即不能容忍使用化學武器」,明確支持盟軍的行動。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表示,支持美國、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採取的空襲行動,稱空襲「可削弱敘利亞政府對本國民眾發動化武攻擊的能力」。這些都有效改善了特朗普上台後不斷疏遠的盟友關係。

最後,給予了俄羅斯較大的敲打和震懾。在當前敘利亞的多方勢力交織中,最清晰的脈絡依然是美國和俄羅斯,歸根結底,敘利亞局勢走向最終取決於美俄兩國的角逐。俄羅斯自2015年9月出兵敘利亞以來,在敘利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也使得長期在中東享有主導權的美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直在尋找機會加大對中東地區的干涉力度,並以此來抵消俄羅斯的影響力。此次美國指控敘利亞政府軍在東古塔地區使用化學武器,實際上也是在指責俄羅斯協助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武,以此來敲打俄羅斯,削弱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

總體上來說,目前敘利亞各種勢力交織其中,勾心鬥角,各種迅速變化的事態、不斷增加的行動方數量,以及永無定型的戰線使得敘利亞局勢變得非常敏感,形成了一個脆弱的平衡,其複雜性遠遠超過了各國的駕馭能力。從未來發展來看,美國在敘利亞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不大,但介入敘利亞局勢的意志和決心仍會不斷增強。

(兵韜志略是由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一周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每周一期,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稱將把控槍列為優先事項,步槍協會:糟糕的政策
美國務卿蒂勒森遭解職一周後告別講話:華盛頓是個卑鄙的地方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