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婆婆拿走我的祖傳玉鐲子,老公一句話讓人傷透心!

婆婆拿走我的祖傳玉鐲子,老公一句話讓人傷透心!

一位新婚的閨蜜曾跟我說過這樣一段話:

「生活中有多少和諧的婆媳關係?就算1%吧,是因為這1%的婆婆和媳婦雙方都很努力的去維護這份感情和關係;剩下的99%,一部分是想少勞多得,另一部分是想不勞而獲。不分婆媳。」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則趣聞,一位網友在過年的時候,老公奶奶給了她一副祖傳的白玉鐲讓她「放放好,藏藏好」,然後幾個月卻被婆婆拿走「保管了」:

原本樓主只是想發出來宣洩一下,卻引來諸多網友的關註:

前方高能預警,下面請欣賞由戲精網友帶來的《婆媳宮心計》:

網友們路見不平爭相獻計看著是過癮,但和婆婆當面硬扛可以解決問題么?也許這次可以把鐲子要回來,讓婆婆悶一肚子氣,下次呢?

婆媳關係如何相處?說白了就是一場等價交換。

婆婆始終是婆婆

現在年輕人結婚幾乎不和長輩同住,距離產生美,到家都相處的很融洽。可我要提醒的是,婆婆始終是婆婆,兒媳始終是兒媳,你們可以親如母女,但有些尺度,一定要把握。

第一個故事,婆婆對兒子、對兒媳態度截然不同造成了什麼樣的及結果呢?

第二個故事,婆婆很好地把握了干預兒子兒媳生活尺度,換來兒媳的感激和敬佩。

很多女孩子害怕遇到「難伺候」的婆婆、很多母親擔心兒媳婦不持家照顧不好自己的寶貝兒子,心理防線越築越高,也許在最開始的幾個月一團和氣,也難保沒有日積月累性格不合的暗流涌動。

第一個故事大概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寫照,即便兒女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父母還是忍不住對他們的生活指手畫腳,連帶子女的配偶一起。通常的結果就是,你媽罵你2小時,你第二天就忘了;婆婆蜻蜓點水的說了你一句,你可能記個好幾年。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女婿和丈母娘,只不過大部分情況女婿,不會和丈母娘住在一起罷了。

一上來就談將心比心,不存在的。

△是不是很寫實了?人都是有私心的嘛~

兩個人結為夫妻,意味著兩個家庭的連接,這句話沒錯。可沒道理一上來就要求沒有血緣關係的婆媳、翁婿將心比心吧?拿什麼比?就因為你和伴侶的父母都深愛著你的伴侶?如果有一方不明事理無理取鬧也要比?這無疑是在消耗你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比得著么?

我們都是,先給好處,再談感情的。

我總是拿表嫂和我姑的故事證明這個觀點。

我表嫂有多會做人?她總是在年中商場打折的時候,半價買好大牌的羽絨服經典款(也得人民幣小3000元),等到冬天再拿出來讓我哥送給她婆婆(也就是我姑),我哥傻呀,他一個大男人平時穿的一份也是嫂子一手打理的,看到媳婦兒給自己老媽買衣服,感動得就差上交小金庫了,還問:

「只有我媽的啊?咱媽的呢?」

嫂子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

「我媽自己搞定,還有我爸買單,不用我操心。」

當天晚上我哥下班就拎著她前段時間逛街看上沒捨得下手的鞋子獻在她面前說:

「向咱爸學習,我媳婦兒看上的我買單!」

厲害吧?收買了婆婆還鞭策了老公。不過後來嫂子也跟我說,當晚我哥買鞋送她倒真是意料之外。哎,我哥……

當然我嫂子做的遠不止這些「小心思」:

給公婆買醫療保險,絕不含糊;

換季添新衣,配婆婆逛商場樂此不疲;

一年2次,幫公婆報旅行團出遊;

公婆二人的保健品365天不間斷,一手包辦

……

再說我姑,兒媳婦兒事事以她為先,身為婆婆的自尊心自然得到極大的滿足,逢人就誇兒媳好,老穿著用著我嫂子給買的衣服用品四處顯擺。嫂子生完孩子出來,一巴掌拍我哥後腦勺讓他別顧著看兒子趕緊去看看自己媳婦兒的是她;嫂子坐月子送早飯比親家去的還早,後來親家乾脆都下午來了……

也不是說她倆什麼都做得好無懈可擊,我知道嫂子在家從不洗碗做飯,也知道我姑話太多常常有口無心,但既然享受了對方給予的好處,那也理應接受對方身上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婆媳間的等價交換,不僅是錢,還有付出的感情,花費的心思。

在接納這件事上,婆婆應該主動

聽過太多新媳婦上門婆婆給立規矩、下馬威的,實在不是聰明的作法。我始終覺得,在接納這件事上,婆婆應該拿出長輩應有的胸懷,和藹、慈善,應該更主動地接納。

大家在婚禮上都會說,新娘子一個人嫁到男方家,就是男方家的人了,會待她如親女兒blabla,這話可不是說說就過了!其中不乏許多異地遠嫁的女孩,誰不是被父母示弱珍寶呵護著長大,可能在家從沒做過飯、也很少幹家務,她嫁到你家,開口管你叫「媽」,這個時期更需要男方及其家人的關懷和溫暖。

往往一開始的不愉快,會讓人記恨一輩子。

Lily回憶自己生完大女兒坐月子那會兒,娘家遠,又趕上嫂子生產,父母兩頭奔波辛苦,多數要靠婆婆。可是她婆婆每天9點多給她送早飯,態度不冷不熱極不情願。還說「讓我伺候月子不是不行,親家連句感謝的話都沒有么?」

她知道後發飆:感情我省的不是她孫女,那頁不需要她來!直接電話讓自己媽媽過來照顧。現在女兒大了,和奶奶一點也不親。Lily說:「從那時候起我就從未指望公公婆婆的幫助,也不需要;有朝一日她老了,找她兒子可以,但不要指望我去伺候她。」

婆媳之間,沒有理所應當的情分和義務,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你幫了我,在你有困難的時候我也願傾囊相助。沒有這個前提,一切都免談。

寬容這件事上,兒媳要佛系

身邊很多女同事一邊享受著婆婆來家裡給她們做的一日三餐;又一邊嫌棄老人家太節省,剩飯捨不得倒掉……

首先人都是越老越倔強,強行改變一個人六、七十年形成的固有觀念和認知,很難、非常難、相當難。你有沒有試過跟自己爸媽解釋一件他們不能理解的事、或者試圖說服他們的固執而無果?

父母如此,公婆亦然。

聰明的兒媳婦也應該懂得尺度的問題:

你不做飯不洗碗,就不要管給你做飯收拾家的婆婆把是吧舊衣服當抹布還是把各種塑料袋紮成一對塞在牆縫裡。看見也要當沒看見。

既然婆婆一天三頓飯頓頓不落下的做給你吃,就不要嫌棄昨天沒鹽、今天太辣或者素多肉少;饞極了就點外賣、或者叫上公婆去外面吃,也別忘說一句:「媽您做飯太辛苦了,咱們今天去外面吃,我買單!」

有來有往,良好的婆媳關係,就是從「你對我好,我念著這些好,愈發對你好」開始積攢的。

不管當面還是在別人面前,提及婆婆,多說「不僅……而且……」句式:

婆婆不僅做飯好吃,還幫忙做家務

婆婆不僅舞跳得好,還很會穿衣打扮

……

當然,總有捂不熱的人心,有些婆婆總是挑撥兒子離婚、什麼也不幹還天天挑刺兒、想方設法兒媳辭職回家專心生娃等等硬傷,該怎麼辦?

不辦!不明事理的人講什麼理?

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開住,少來往,眼不見為凈!

對方沒付出值得交換的東西,你也就不必考慮等不等價的問題。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源於網路

如有疑問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今日話題-

有哪些婆媳相處經驗談?

曬一曬出你和婆婆相處的趣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婚芭莎中國婚博會 的精彩文章:

新娘一天要換幾次妝?不同場合妝容速get!

TAG:婚芭莎中國婚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