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力智慧交通 互聯網巨頭找到公共出行新場景

發力智慧交通 互聯網巨頭找到公共出行新場景

■記者 李 冰

繼打車、外賣、共享單車之後,城市公共出行也成為巨頭角逐的新場景。

4月18日,在杭州舉行的2018年公共交通出行峰會上,螞蟻金服集團公共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劉曉捷透露,在2016年到2017年,國內已有50多個城市實現了支付寶掃碼乘公交,完成了智慧交通的第一步。這背後,包括雲計算、地圖導航、辦公協同等能力,都被整合起來服務公交、地鐵領域。

與此同時,螞蟻金服計劃在未來一年力推100個城市實現掃碼乘公交,除了大中型城市,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也將囊括其中。在合作的這些城市中,現金使用部分整體下降比例接近20%。

不僅是螞蟻金服,瞄準這一藍海的還有微信支付和Apple Pay,只不過合作的城市分布在廣東、安徽、上海、北京等區域。目前並沒有一家平台能夠全盤覆蓋,智慧交通的進程也比其他領域要慢。

互聯網巨頭瞄準公共出行

據資料顯示,相比於打車和單車出行,公交地鐵的體量巨大,據行業估算,公交地鐵每天的交易量達到3億筆,也就是說,公共交通一周的體量就超過一個」雙11」的支付總量。

這種支付體量帶來的好處,巨頭們自然不會輕易忽視。

去年12月份,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時,亮相了多項高科技,包括阿里巴巴最新研發的語音購票、刷臉進站、智能客流分析等。目前,上海地鐵已經完成了超過四成的閘機改造,改造工作還在繼續進行中。截至今年3月份,上海地鐵「metro大都會」註冊用戶超過420萬,約四分之一的乘客使用掃碼進站。

除了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中國銀聯建立合資公司外,還與武漢市公交集團建立了合資公司。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武漢市常規公交客運量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增長,常規公交年客運量已接近15億人次。

除了螞蟻金服以外,今年3月份,Apple Pay也開始支持北京一卡通和上海交通卡。在北京和上海乘坐公交、地鐵時,用戶可以將iPhone手機的前端或Apple Watch表面,貼近閘機或POS機直接刷機進站。目前,Apple Pay在中國四個城市支持公共交通出行,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杭州;其中北京和上海支持直接刷交通卡,在廣州和杭州則支持銀行卡。

不過,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大數據管理和應用,對於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來說更加重要。

移動支付只是串聯的起點

「以前我們面對成噸成噸的零錢,看著是錢,實際上費錢。」江西九江公交集團負責人的苦惱引發了很多公共交通企業的共鳴,「倉庫盛不下,銀行不願收,只能拿硬幣來支付供貨商的貨款,四五十萬元的硬幣,一輛皮卡才拉走。」

今年1月19日,九江公交接入了支付寶掃碼乘車,成噸的硬幣開始逐漸減少。零錢使用率下降了20%以上,大大節省了公交公司的日常開支。

不僅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很多中小城市的公交地鐵,也在接入移動支付。螞蟻金服城市服務總經理劉曉捷表示,未來一年,這個範圍將擴大到超過100個城市,除了大中型城市,很多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都將實現掃碼乘公交。

「觸網」只是一個起點。很多人都知道綠色出行的好處,但想到選擇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可能意味著人擠人、更長的交通時間、更多的路程,大家就寧可自己開車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私家車?主要是因為私家車在效率和速度上的優勢。我們暢想一下,在全面數據化的情況下,乘客、公交車的信息可以實時互通,其實人們可以像打網約車一樣『打』公交車,只不過網約車是2—3個人拼車,公交車是20—30人拼車。顯然,這種理想的『定製公交』達到了效率和環保的統一」,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表示。

劉曉捷表示,除了基礎的支付等服務,支付寶正在與生態合作夥伴、阿里體系的其他兄弟公司一起探索「實時公交」、「地鐵WIFI」等增值服務。這個過程會幫助公共交通行業從「連接」到「融合」、實現服務和商業模式的升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M站 的精彩文章:

石榴集團去年凈利潤「腰斬」 質押首鋼股權融資14億
美國海軍一戰機訓練中墜海致兩人死亡

TAG:中國經濟網M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