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開發商發生債務違約,總規模47億!民企開發商的日子接下來非常難過

上海開發商發生債務違約,總規模47億!民企開發商的日子接下來非常難過

老於知道最近地產金融圈裡面房開的融資成本(加上各種費用)基本上都13%起了,有些可能高達20%以上,短期拆借過橋的月息3-5%的算良心價,迭加限購的影響 ,房開的資金真的崩的很緊,預計在年內可能還有數家大型房開要出現整體風險,金融狗們別踩雷,炒房的迴避這些開發商,名單不寫了,大家放開想像,猜吧,反正那幾家經常上熱點。

在上海的徐匯濱江,有一個名為恆盛尚海灣的樓盤。最早售價只有3萬多,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整整翻了五倍。樓盤的拿地成本只有611元。按說,拿地成本那麼低,這個總貨值超過100億的樓盤應該不差錢。

不過,尚海灣的開發商——恆盛地產的年度業績卻顯示,截止2017年年底已經有47.38億的債務逾期無法償還。在自然界,每當有大的滅絕事件發生,首先被淘汰的就是那些生存能力羸弱的動物。

而恆盛也是中國房地產業財務狀況相對糟糕的公司之一。它的違約,是否代表著大風浪的即將來臨呢?

和普通的債務違約不同。恆盛的違約並不是單筆銀行貸款的單獨債務違約,還是一系列貸款違約的集中爆發。業績報說,恆盛每一筆單獨的債務違約,都會引發債務違約的集體爆發,構成一連串交叉債務違約。對賬面現金只有20億出頭,今年卻有234億貸款到期的恆盛來說,要還上這筆錢非常困難。除了這些總額47.38億的預期貸款外,還有4億美元的年利率13%的優先票據要在今年還清。

到3月底,恆盛只宣布47.38億逾期貸款有4.7億同意延期,但其他的借款人還沒有同意恆盛借款延期的請求。對恆盛來說,如果債務人不能同意延期,估計只能大面積降價賣房了。畢竟公司的優先票據借款利率已經高達13%,而且公司的絕大多數土地成本也就一兩千,降價賣房的空間,遠遠要超過其他公司。

其實,恆盛的債務違約,只是中國房地產行業債務違約的冰山一角。

在融資圈內,此前就已經有傳言,某行業龍頭山東項目已經出現債務違約,另外這家公司目前的融資成本已經高達14%左右。另外,房地產的市場化借款利率最近也是一再飆升。去年底,大概也就10%的平均水平,到了今年已經開始向15%的年化利率飄升。有些公司甚至要求20%左右的高利率借款。開發商的錢突然不夠了!這和銀行大面積清理過去理財產品融資有關。當年,開發商就是靠了這筆錢大量進行表外借債。很多開發商的表外融資,遠遠超過了表內。

眼下這些表外融資,都已經到了要還款的時候。可以預計,如果錢不能及時還上,大規模降價風暴就會上演。

潘石屹深夜發聲:今天的房地產市場一天比一天畸形!

老潘的用十分鐘時間詳述了他最近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思考,內容發出後迅速引髮網友和媒體的熱烈討論。

(完整視頻已下架)

近些年來,我一直怕談房地產,怕談房價,因為媒體只喜歡聽結論,不注重背後的道理,甚至還會忽略一些常識。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在吸引眼球的同時會帶來許多的爭吵、不和甚至謾罵。今天我想把我對房地產和房價背後的一些思考,完整和大家說一說。

從1998年開始,過去的二十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用市場化的辦法,讓許多人的住房條件改善了,讓城市的面貌大為改觀了。應該說,房地產行業在這二十年中功不可沒,用市場去配置和組織資源也功不可沒。

我們必須承認,十年後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天比一天畸形,已經違背了基本的常識。先不談房價,先談房價背後的更深層次的東西,它就是租金回報率。租金回報率就是用房子的年租金除以房子的總價,它是全世界衡量房地產市場最綜合的指標,沒有其他任何一個指標能代替它。也有人用租售比來表達,這兩者是同樣的經濟含義。

以北京為例,現在辦公樓的租金回報率大約是3%,住宅的租金回報率不足1%。一定有人會說,我算錯了,他們常常會用自己的故事來說服我:十年前我買了一套房子,房價是多少,現在租出去了,算了一下租金回報率是6%或7%。其實這是他自己搞錯了。計算租金回報率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用今天的錢算今天的帳」,要按現在的價格來算,而不是當年的價格。否則就亂套了,六百年前建故宮時也沒花多少銀子,這樣比是沒有意義的。

正常的租金回報率應該是多少呢?應該是銀行貸款利率再加1%到2%。目前銀行的貸款基準利率是5%,所以租金回報率就應該是6%或7%。長期來看,當租金回報率低於銀行貸款利率時,說明房價太高了、會跌,反之就說明房價太低了、會漲。這就是房地產市場的常識。

這樣來看,中國的房價已經高的離譜了。之前有位領導告訴我,中國的租金回報率一直很低,跟世界不同步,這也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特點吧。我告訴他,在1998年、1999年北京的住宅租金回報率能達到20%,是在這二十年里,從20%一步一步降到了今天不足1%。

政府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每個人、每個企業對這句通俗易懂的話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人把這句話無限地去引申。我的理解很簡單,就是要讓租金回報率回歸到正常的水平,要把過高的房價壓下來。

我們先從房子的成本來看,高房價的背後是這麼幾大塊:

第一塊是土地成本和稅金,地方政府拿走了。地價越高,房地產的稅就越高,政府拿走的這一大塊逐年在上漲,有些城市每年上漲的幅度是非常驚人的。

第二塊是利息,銀行拿走了。房價上去了,銀行利息就越來越多,利息之外,銀行還用各種金融產品變著花樣地來分得更大的蛋糕。

第三塊是利潤,房地產開發商拿走了。房地產開發商是商人,而商人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潤。

建安成本只佔一個小頭,而這個小頭又要分給幾十個相關的行業。別人在吃肉,這幾十個相關行業也只能喝點湯。

所以,這幾撥人渴望房價一直漲,永遠漲下去,像吸毒一樣上癮了,離不開了。這三撥人一起合謀,千方百計要讓自己分得更多的蛋糕。

結果就是城市裡的中產階級,把這些年辛辛苦苦賺的汗水錢,絕大部分轉換成了房產。我記得,十年前、十五年前,城市的白領還在非常凄慘的討論「房奴」的問題。十年後、十五年後,房子的升值了,「房奴」們搖身一變,變成了中產階級,做起了中產階級的夢。他們也被迫加入了前三撥人的陣營,盼著房價一直漲。

我們要問的是:這夢是真實的還是個陷阱,是不是有基礎的,是不是違背了常識。十五年前,我們討論房價時,誰說房價要漲,一定會挨板磚。今天反過來了,誰要說房價會跌,就會挨板磚,誰要說房價會漲,點贊比板磚要多得多,這其中點贊的一大批就是當年的「房奴」。

我們看到,有些房地產開發商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改售為租,做長租公寓、短租公寓等等。這樣做有用嗎?今天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是,住宅的租金回報率不足1%,銀行貸款利率是5%,怎麼才能把這生意做得不虧本呢,幾乎是不可能的。改售為租只能寄希望於房價上漲,飲鴆止渴,而房價上漲後,現在已經很低的租金回報率只能更低。再看看其他行業,房租的快速上漲已經吸幹了很多行業的利潤,很多企業由於房租太高無法經營只能關門倒閉。而房租相對於房價、相對於銀行利息還是太低了。

化解危機、回歸常識的解決辦法是什麼呢?

上策是對症下藥,要去槓桿,不要濫發超發貨幣。關注錢,就管住房價了。增加土地供應,城鄉一體化,調整稅收。

中策就是無為而治,什麼也不做。

下策是有病亂投醫、亂吃藥。

未來房地產的市場一定會回歸正常,回歸常識。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是不會變的,也不應該變。因為住房又破又小的計劃經濟時代,我們都經歷過了,這條老路是不能走的。我唯一不知道的是,會用漸進的方式回歸,還是用激進的方式回歸。

作者:潘石屹 編輯:蜀中野人

加我微信的朋友說明來意和身份的優先通過。本人在投資機構,主做上市公司大小非代持、市值管理、以及地產項目投資、融資、買賣地和不良資產收購。您有一手的項目和資金都可以與我平台聯繫,進行高效對接。

平時不閑聊、喜歡您有事情直接說事情,有問題請儘可能的一次性說詳細說清楚。我能回答儘可能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融資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你總在誤解真相:買不起房,就多買兩套?房租又大漲了

TAG:投融資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