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小怪獸打的人生才有意思」

「有小怪獸打的人生才有意思」

她聰明好學,高考自學,以全市應屆生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人大;

她天生善良,組織、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自發在窯洞支教一年;

她勤奮自立,研究生留學期間自付每月4500刀的學費,並以所有課程GPA滿分的成績畢業;

她熱愛教育,學生們說她是「一個聽見聲音就能看到她在笑」的老師。

她就是核桃英語GRE項目負責人

Fiona老師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她背後的「開掛」故事吧~

Fiona

賓夕法尼亞大學 TESOL 專業碩士

核桃英語全職英語老師

1

高中

高考自學模式

第一次當老師的滋味

四年級時,媽媽白天帶著Fiona出去旅行,晚上幫助她在家中學習,培養了她自學的習慣。高中她通常只在學校待半天,後來索性不去了,也完全不聽課,開始自行備考。她擅於揣摩出題者的意圖,總結各種學習方法和規律,高考那年以全市應屆生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

「高考完完全全都是自己在學?怎麼會想到不去學校的呢?」

「對。因為我是在一個小城市裡上的中學嘛,師資不太好,我問老師一個問題,對方可能就會跑路了……因為老師也不懂嘛。當時也覺得無所謂,反正從小也習慣了不聽課自己學,而且效果還行,四年級自己學,去學校期末考的時候也能考到100分,所以高考也就決定自己看書、做題、總結方法啦。」Fiona回答。

高考成績出來了,Fiona考上人大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在小城是前所未有的,要知道,當時年級的理科第二名還只能考上一個二本的學校。

這之後,她在家開設了一個家教班,招收了六個學生,都是學習底子不那麼好的高中生。她把自己摸索、總結出來的一套特殊的備考方法和做題技巧教給他們,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其實,我後來教書,傳授給學生們的方法幾乎都是我自己總結的,我不會把教科書上的東西生搬去給學生,我必須要自己先去試過,認定這樣的方法是有效的,才敢把它教給更多的學生。」

這是Fiona第一次正式做老師,並從中嘗到了甜頭。

「當時就覺得挺喜歡做老師的,尤其是聽到他們的成績進步了。而且我早上給學生們上課,下午就和他們一起出去玩、吃飯、唱K,那種感覺非常棒。」Fiona的語速很輕快,快樂在字詞之間跳躍。

那一刻,她也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小時候看過無數次的、洋溢在外公外婆和媽媽臉上的笑容。

Fiona和媽媽

Fiona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她的外公是大學中文系教授,外婆教高中語文,媽媽則是中學的計算機老師。從小,Fiona就看到許多學生大老遠地跑到她家來看外公,給外公帶禮物,一起談天說地。而出門下館子或走在路上,Fiona也時常會聽大家談論起「這個人是外公的學生」、「這個人是外婆的學生」。

「外公外婆總是笑得特別開心。」Fiona補充道,「那種幸福感深深地感染著我。當時也沒有覺得自己以後一定要當老師,感受最深的其實是,原來人與人之間可以有這麼好的關係。我非常嚮往。」

2

大學

窯洞一年

GAP YEAR後的決心

大三暑假,Fiona老師路過黃河邊的一個小村莊,看到當地一所建在窯洞的小學,立馬產生了留在這裡支教的想法。她二話沒說,衝進去找到校長,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她的積極與熱情打動了校長,就這樣,Fiona老師在窯洞里度過了大學的最後一年。

「是怎麼一下子決定留在那兒支教的呢?」

「就是忽然冒出這樣一個想法吧,就去試了。也是我喜歡做的事嘛。」Fiona老師想了片刻,繼續說道,「其實學校也會組織大家去一些貧困地區支教,但是我不太想加入那種公共組織。而且大四了,學校里基本上沒什麼課了,時間也比較充裕。」

這一年當中,Fiona除了教六年級的數學和英語,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教孩子們對這個世界保持一種好奇心,去教他們做一個explorer,去不斷探索、突破,做自己從前不敢想的事情。

譬如在英語課上,Fiona會用電腦連線她在美國的朋友,讓孩子們嘗試著直接用英語去溝通,也給他們機會採訪美國朋友,了解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而她則在一旁充當翻譯。

「我也組織大家寫信給一個家庭出現很大變故的孩子,鼓勵她繼續努力完成學業。這個鄉村小學的學生雖然窮,但是物質的匱乏不代表不能給別人更多的愛,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人們反而會覺得自己更有力量。」

平日里 老師帶著學生們玩遊戲

支教的生活條件很艱苦。

學生們平常在窯洞里上課,因為學校離家遠,且在山區,回家也不方便,就住在這兒,一個大炕上擠十幾個人。炕上有老鼠洞,有時晚上老鼠都會鑽出來,因此每天都要在地上擺好葯。學校供應的伙食很差,幾乎只有土豆和大白菜,偶爾會有家長送來一些土雞蛋。窯洞里沒有水,需要經常去山底下擔水來。

「但是我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Fiona老師的語氣「神采飛揚」,回憶起這段經歷,她感到十分愉快,「雖然那地方挺窮的,可是那裡的孩子真的比城裡的孩子要開心得多。」

「而且我感到山區的學生和老師關係特別不一樣。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學生們和老師很親,隨時就會跑到我的窯洞裡面來。我做了飯,他們就興高采烈地過來和我一起吃。他們一旦發現我這兒沒水了,就非常開心,趕緊拉幫結夥地提著水桶給我去擔水。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讓我覺得特別幸福,你不會感到和學生之間有距離,就像一家人一樣。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期望建立的一種關係,它是有溫度的。」

窯洞的一年,讓Fiona老師對師生關係有了更深的理解。山區學生們天真無邪的笑容、跳躍歡脫的背影、側耳聽課的模樣都烙印在她的心中,凝結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著她往教師之路去。

從窯洞向外往去 簡陋的學校房屋

本科畢業之後,Fiona沒有急忙投入到工作之中。她GAP了一年,在北京新東方、新朝陽等幾家教育培訓機構教書。這時的她十分想要確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書,而這段經歷也最終讓她肯定了自己想做老師的想法。

「跟學生在一起很開心——這是最先確定的。我是喜歡很開心地去做一份工作的人,如果你在工作的時候,上班就盼著下班,周一就盼著周五,那麼你賺多少工資都會挺不樂意的。但是我上課的時候,會經常覺得『哎呀怎麼又快下課了』。因為你喜歡這件事,整個人投入到其中了,所以感到時間過得很快。」Fiona解釋道。

「其次,我很喜歡跟學生一起戰鬥的感覺。當時我教的是GRE和托福,和一般被家長逼著去學習的中學生不一樣,他們都是自己很想要出國,很想把語言考試考好,所以學英語的動力很足。我是和他們一起在努力,像是戰友。」

為了學習系統的教育知識,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幫助學生,Fiona決定出國深造。最後,她成功申請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TESOL專業。

3

賓大

開啟死亡模式的兩年

公益一直在進行

碩士期間,Fiona所有的支出都是自己承擔的。她向賓大申請了分期付學費,平均每個月需要支付給學校4500刀。她一邊學習一邊做著好幾份校內工作,也經歷過各種各樣的事情,有時甚至要靠賣傢具湊齊當月的費用。儘管如此,她還是順利畢業了,並拿到了獎學金和所有課程GPA滿分的優異成績。

「那段時間真的是一個月一個月挺過來的。每天很忙,又不知道下個月的學費和生活費能不能攢夠,能不能繼續讀下去。」Fiona老師提及在賓大的生活,忍不住感慨,表示那是對她人生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幾年。「我通常早上11點下課後,12點到下午3點半要開始上第一個班,緊接著下午4點到晚上9點又得忙第二個班,回去之後還有很多paper要看、作業要寫,做不完的事情,每天幾乎都處在極度緊張的狀態中。」

當時,校內工作工資最高的是「視頻編輯」,Fiona從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為了賺到更多的錢,她余出了幾天時間,沒日沒夜地跟著網上的視頻自學final cut和adobe premiere,學完後便硬著頭皮去應聘了。沒想到一個多月後收到通知,她是唯一一個被選上的學生。

當問到每天處在忙碌高壓的環境中,會怎樣調整自己的狀態時,Fiona表示,她每個星期必須空出半天的時間「放飛自己」,去和好朋友玩耍、逛街、看展、聽古典音樂、攀岩、練普拉提、森林漫步,或者乾脆買一個冰淇淋窩在家裡看美劇、舒舒服服地染一次指甲油,將自己從一周的「死亡模式」中解放出來。

閑暇時 在賓大練琴的Fiona

攀岩中的Fiona

這一路以來,Fiona遇到不少困難,但也總是會遇到很多溫暖的人。

"比如一次被賓大剛剛扣了學費,銀行卡透支,早晨去買早點的時候沒法刷卡,我趕忙跑去銀行說明情況,銀行職員告訴她賬戶因為透支已經被凍結了,並從自己的錢包里掏出20刀給我,讓我先去買早餐。我沒有收下,但是還是被這種溫暖的舉動感動了。」

「還有我研究生期間的某位老師,」Fiona繼續回憶,「因為我需要申請RA職位來減免學校的住宿費,所以找她來做我的推薦人。後來這位老師經常幫我創造各種機會,還推薦我去德雷塞爾大學語言中心工作。」

「這兩年遇到了太多溫暖的人,類似溫暖的回憶數不勝數。可能是這些人的緣故,留學讓我更感恩,更想去做個溫暖的人,真誠的生活,也能夠更溫暖地對待他人,不管是熟悉的人,還是完全陌生的人。」

而其實,Fiona一路以來就是這麼做的。她從小就以「公益」的形式幫助過許多人。

高中的時候,因對當地的志願者協會不滿,Fiona自行創立了「榆林市學生志願者」,並把它辦成了一個一百多人的組織。幾十個高中生利用課餘時間去關愛福利院的兒童、幫助榆林最貧困的十個學生上學、募款給生病的孩子做手術等,做了許許多多的公益活動。

次年,這個組織被評為了「榆林市十佳志願者組織」。

關愛一位不幸在大火中毀了容的小女孩

北京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 Fiona在做志願者

大學期間,她時常在課餘時間去北京當地的聾啞兒童中心做志願者。而去窯洞支教,初衷也是為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研究生時,她還抽空和幾個小夥伴共同創立了一個項目,探究青少年發展的最優解。Fiona的公益行動從未停止。

而在接受幫助和幫助他人間,她也明白了,人與人之間良性的能量互換,心與心之間真誠的連接,是生活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4

此刻

好老師

好媽媽

接通Fiona老師的電話時,電話那頭隱約傳來嬰兒的哭聲。幾聲嘈雜後,Fiona老師的聲音透過闕靜的夜傳來,略帶著抱歉:「不好意思呀,寶寶已經讓我媽媽領走啦。」

Fiona老師前段時間剛做了媽媽,總是能夠不時地看見她在朋友圈裡「曬娃」。

現在的她要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遠程上GRE課,課程很滿,而人在美國,時差的原因又使得她幾乎每天都要晚睡早起,但是她覺得,這是一件「累並快樂著」的事情。她享受著給學生上課的時光,也一點點細心積攢著孩子一路以來的成長。學生的進步、兒子的長大,都讓她覺得每一天充滿意義,也絲毫不吝嗇於跟他人分享心中的喜悅和滿足。

她有點不好意思地表示,目前自己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只想做個好老師,做個好媽媽。

「忠於真實的自己」

這期間,Fiona也不忘排除艱難,保持英語的學習。她怕自己退步,怕教給學生的知識不是最好的。

她訂閱了兩本雜誌。一個是經濟學人,主要是為了不斷提升學術寫作語言,讓自己的GRE課程不斷提升。另一個是紐約客。她通常就邊抱著睡著的寶寶,邊用NPR News,pocket 等APP看外刊。日常的零碎時間,她也會聽蘋果手機自帶的PODCAST。

此外,她還買了Netflix賬號,經常半夜起來邊吸奶邊看美劇,以提升自己的口語。

「我不能耽誤他們」。Fiona語氣堅定。

「我堅信所有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其實克服困難就像玩遊戲一樣,挺有趣的,沒事打打小怪獸,偶爾還會出現一個大boss,但是就像遊戲一樣,這些小怪獸,大boss,一定都能被消滅的,沒有通關不了的遊戲。」

「我現在已經習慣了不停地給生活找一些小的challenge,有挑戰,有怪獸打的生活才有意思呢。」

我們期待Fiona老師的未來會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活好每一天 也是小小的challenge

- end -

采編:穀子獸

圖片:Fiona 提供

-【一個互動】-

快在留言區說說你眼中的Fiona老師

並為她打call吧

Fiona老師精心打磨的

GRE陪伴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