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權威解讀!從零開始建設的雄安新區未來是啥樣?

權威解讀!從零開始建設的雄安新區未來是啥樣?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蝶變讓人驚艷。昔日的小漁村和郊野地如今已經成了引領珠三角、長三角發展的改革高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解決北京的大城市病?如何補齊京津冀區域中河北的發展短板、形成中國北方新的區域增長極,成為新的時代考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發展全局,運用大歷史觀,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宏闊的戰略格局、強烈的使命擔當,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

從零開始建設一個新區,這個藍圖要怎麼畫?最初的喧鬧過後人們發現,這片熱得不能再熱的土地並沒有馬上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拆大建,一段時間後似乎又回到了日常。而在公眾的視線之外,有一群人其實一直都在緊張忙碌著。

早在2016年5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就接到了為雄安新區做規劃設計的任務。2017年4月,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公布之後的一年間,本著開門編規劃的原則,來自國內外的40多家團隊,300多名專家都參與其中,為新區規划出謀劃策。

擁擠的車流、高企的房價、上學看病資源的緊張……這些北京曾經面臨的問題如何避免在雄安再現?這份集合了群體智慧的規劃將給解決大城市病提供怎樣的方案呢?規劃開出的藥方之一就是控制人口規模、人口密度和開發強度。新區規劃建設區將按1萬人/平方公里控制、起步區人口控制在100萬、新區遠景開發強度控制在30%、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說,雄安的開發把握一個合理的、科學的度,「度」就是開發量要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未來的雄安雖然有約2000平方公里,但是藍綠空間佔了70%,真正的城鄉建設佔30%以內。這樣整個生態系統是健康的、有序的、安全的。而城市在這個綠色的環境中發展,才具有可持續性。

「度」這個中國傳統智慧同樣體現在雄安的建築高度上。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殷會良說,這個城市嚴格控制建築高度,不會到處是密集的高樓大廈、玻璃幕牆、水泥森林,它是一個掩映在綠色中的城市。

控制開發強度的同時,新區規劃還戰略留白約一百平方公里,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城市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以保證城市發展更有彈性。

殷會良說,長遠藍圖的布局必須要給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像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綠色低碳等技術的運用留下足夠的彈性和空間。能夠讓城市不斷地自我更新、自我升級,而不是一開始把這個框給限定死了。

和一些城市攤大餅式的發展不同,雄安新區的規劃提出了一個組團式發展的概念。

殷會良說,雄安新區更多採用20到30萬的人口小組團的布局。每一個組團裡面,就業、生活、休閑、娛樂都是自成體系的。盡量讓這個城市的居民通過步行、自行車就能解決一天生活工作需求,而不用再像北京過度依賴小汽車。

根據規劃綱要,雄安將呈現「一主、五輔、多節點」的城鄉空間布局。「一主」即起步區,位於容城、安新兩縣的交界區域,是新區的主城區,會建設五個城市組團。「五輔」即雄縣、容城、安新縣城、寨里、昝崗五個外圍組團。「多節點」即若干特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

起步區呈現「北城、中苑、南淀「的總體空間格局。「北城」即充分利用地勢較高的北部區域,集中布局五個城市組團,其中東部組團會先行規劃建設啟動區,面積約20-30平方公里。「中苑」即利用地勢低洼的中部區域,恢復歷史上的大溵古淀。「南淀」為臨淀區域,嚴控建設,重點塑造白洋淀濱水岸線。

春暖花開,位於雄縣張崗鄉的造林現場一片忙碌。細心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去年秋季,早在規劃綱要發布之前,雄安就已經啟動「千年秀林」工程了。整治垃圾、修建污水處理站、生態補水……2017年,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也已展開。規劃未定,生態先行,雄安新區的這條建設之路走得不太尋常。

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介紹說,原來是就城建城,現在是生態優先,然後再建城,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理念和格局。整個新區的規劃強調的是「一淀三環九片和多廊」,這就是一個整體生態格局。這個格局裡面,白洋淀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就成為最核心的內容。

曾經,過多的人類活動並沒有讓白洋淀區域的經濟很好地發展壯大,反而造成了當地水量短缺、生態破碎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這次,雄安新區的規劃鮮明地使用了生態空間的概念。結合當地特點,把河淀林田城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規劃。

未來,通過實施搬遷、清淤、治河、補水等手段,白洋澱澱區面積將由目前的171平方公里逐步恢復到360平方公里左右,正常水位保持在6.5至7米。水面更廣、水質更清,逐步恢復它華北之腎的功能。同時,新區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11%提高到40%,起步區規劃綠化覆蓋率達到50%。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100%林蔭化的立體生態格局將變為現實。

肩負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的重擔,雄安新區的規劃中高科技符號必不可少。人工智慧、雲計算、IPv6、基因工程、數字城市等等都出現在了規劃綱要當中。可以想像,未來這裡將是一個高科技的前沿。不過,縱觀規劃全文可以發現,不管產業發展有多高端,有一條原則始終貫穿其中,這也是設計人員表達的,雄安新區要讓大家重新思索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這個未來之城,人的居住幸福感被前所未有地重視。

大規模的藍綠空間佔比、中低層的建築、為方便人的活動設計的交通出行體系及城市組團……體現在各個章節中的理念最終會讓人們產生很多與傳統大城市不同的居住體驗。而規劃理念帶給這座新城的變化不僅僅是物理性質上的,像樓有多高,路有多寬,它還可能在無形中引導這裡的人改變自己的行為。

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介紹說,有一個很重要的亮點,以個人積分建立個人誠信體系。這就為個人的碳排放行為的約束和激勵提供了可能。能不能一個星期少用一次洗衣機?能不能每天多走路、少開車、不開車?當雄安信用體系和數字城市實施以後,這些行為是被激勵的。

基於什麼樣的價值觀規劃一座新城決定了它的格局。習近平強調,「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要能夠經得起千年歷史檢驗,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和傳統大城市出現問題再「打補丁做手術」不同,雄安新區可以從規劃時就把我們的價值觀和科學先進的理念輸入進去,讓這個「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健健康康的。而從零起步規劃一座新城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難得的機遇。雄安的經驗將為解決大城市病提供中國方案,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板。

這次發布的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更多的是指引一個發展方向,接下來要想進入實質建設階段還需要有各種專項規劃配套出台。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要「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和40年前的深圳速度相比,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更強調雄安質量。那麼,在這樣一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哪些高新高端產業會優先進入?雄安會給它們提供怎樣的發展空間?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會有怎樣的體驗?你走的路、住的房子、看到的城市風貌、享受的公共服務可能會有什麼不同?明天的焦點訪談我們繼續為您解讀。(央視新聞移動網)

轉載自:央視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財經 的精彩文章:

沈建光談中美攤牌:強硬回擊意在以戰促和
海航系天海投資75億收購噹噹 俞渝李國慶半套現走人

TAG:李大嘴說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