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權力對抗豪賭的背後是上下級之間的雙簧遊戲!

權力對抗豪賭的背後是上下級之間的雙簧遊戲!

【出處】《資治通鑒》第175卷 陳紀9

【原文】初,蘇綽在西魏,以國用不足,制徵稅法頗重,既而嘆曰:「今所為者,譬如張弓,非平世法也。後之君子,誰能馳之!」威聞其言,每以為己任。至是,奏減賦役,務從輕簡,隋主悉從之,漸見親重,與高熲參掌朝政。帝嘗怒一人,將殺之;威入進諫,帝不納,將自出斬之,威當帝前不去;帝避之而出,威又遮止。帝拂衣而入,良久,乃召威謝曰:「公能若是,吾無憂矣。」賜馬二匹,錢十餘萬,尋復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

【譯文】當初,蘇綽在西魏時,因為經常國用不足,所以制定的稅收很重。頒行後他慨然嘆道:「我今天所制定的重稅法,就譬如張滿的弓,只是為了在戰亂之世滿足國用,並不是治平之世的作法。後世的君子,誰能把弓弦放鬆呢?」蘇威聽了父親的話,就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使命。現在他擔任了度支尚書,於是奏請減免賦稅徭投,盡量從輕從簡,隋文帝全部採納了他的建議。蘇威因此逐漸受到隋文帝的信任倚重,和高熲一起掌管朝政。隋文帝曾經惱怒一個人,將要殺死他;蘇威來到殿進諫,文帝不聽,將親自出去殺掉那人,而蘇威擋在文帝面前不離開;文帝避開他又想出去,蘇威又上前遮擋。於是文帝非常生氣,拂衣返回宮中;過了很長時間,文帝才又召見蘇威,致歉說:「你能夠這樣做,我就不用擔憂了。」並賞賜給他馬兩匹,錢十餘萬。不久,又任命蘇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來的官職仍舊。

【解析】對抗領導一直都是職場大忌,為什麼蘇威敢於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抗隋文帝?如果解釋為,這就是敢於直言,宣揚了職場正氣,沒錯,如果你只是看到表面的化,的確如此,實際上,職場上你看到的, 其實都是表象,都是一種表演,背後蘊含著更深層的運作智慧!

1、為什麼蘇威在這裡是一個已知結果的表演?因為事出異常必有妖。直接進諫,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作為普通的正義的臣子已經做到了問心無愧。但是皇帝不聽之後,還直接阻擋隋文帝自己殺人,這個已經做得很過火了,皇帝避開他,又想出去時再次阻擋。蘇威已經把皇帝的憤怒,成功轉移到自己身上。通常而言,作為皇帝,就會想當然的認為,蘇威和這個犯錯的人結黨,或是利用這件事施恩犯錯的人,或是認為蘇威背後收了什麼好處,出面撈人。無論什麼情況,蘇威採用的策略都不是最好的。這樣不但不能緩解皇帝的情緒,還會激怒皇帝,救不了人,還會牽扯到自己。很明顯,蘇威知道自己不會有危險,而且不會受到懷疑。因為任何一個政治高手,都會衡量自己的行動方案以及風險的成本。

2、這個事情上,蘇威得到了什麼好處?首先是把這個犯錯的人,給撈了回來,讓他保住一條命,可以設想的事,這個人會對蘇威感恩涕零。讓蘇威直接樹立了施恩護犢子的形象。這為以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權力基礎。其次是,獲得了大量的賞賜,最後就是還通過這個正直的形象,不畏強權的正直性格,獲得三大高官兼職,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可以說,這一件事情,不僅僅沒有讓皇帝猜疑蘇威,反而一次為台階,賺了個盆滿缽滿。這麼大的政治風險,卻獲得了超出想像的封賞,這如果不是一個已知結果的表演,這就是一場政治豪賭,而高層的人,沒有幾個為了別人,而且是一個不太知名的人的政治豪賭。只能說,這是個政治雙簧,表演雙方各取所需。

3、隋文帝這麼做,其實也是個一箭三雕的策略。第一,高熲是隋文帝上位的重臣,但是一極獨大,這對政治平衡而言並不合理,於是提拔蘇威來制衡高熲,但是如果只提上位置,蘇威並不能直接抗衡高熲,通過這次利益輸送,給蘇威面子放了這個人,一下子就快速的形成了蘇威自身的嫡系,提升了權力威望。第二,通過這次對蘇威的物質賞賜,展示了一個新上位皇帝,重用人才,善於納諫,富有胸懷的政治形象,如何平衡自己的權力暢通性和納諫的平衡呢?高明的領導都是,只聽一個人的諫言,而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拍桌子提意見,不然,做領導還有什麼權威可言?第三,就是塑造蘇威的強硬形象,我們能夠看出來,後來給的三大官職,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都是得罪人的官職,如果不通過這個事件樹立強硬的形象,表達出皇帝都敢得罪,面對京城的其他權貴,就不會有震懾力。

4、如果我們更深層次的去分析推理,就會發現,隋文帝還有更深的政治意圖,那就是通過包容異議派,是一個引蛇出洞的策略。隋文帝剛剛通過政變上位,取代了北周。很多人不滿,內心充滿怨恨,如果一味的壓制,只會讓這些人隱藏在地下,成為定時炸彈,如果包容這些異議派,這些人就會浮出水面,能夠把這些人放在監控之中,明著來,總比暗著來,對權力而言,要安全的多。再一個,這個策略也會想晉文公包容自己的仇人寺人披和頭須一樣,讓曾經得罪皇帝的人把不安的心給放下來,不會認為會被政治清算,有利於新政權的穩定。劉邦上位的之後,也第一時間封了自己最為討厭的雍齒為侯,來穩定人心。當權者上位第一時間就要做出包容異議派的形象,穩定統治,這是政治慣例。

5、大家讀到這裡會有個疑問,為什麼隋文帝會對蘇威這麼好?原因就是蘇威的父親蘇綽在西魏時期就是稅賦的整體設計者,北周延續西魏的經濟政策,而隋文帝,新上位,必須對老百姓整體施恩,這就必須調整稅賦,這裡面的關鍵點,就是如何保證國家用度和老百姓負擔減少的平衡。這必須有精通財經這個工作的人來做。而這個位置就相當於國家的總會計。而蘇威就是蘇卓兒子,知道稅賦設計背後的各種奧妙,而隋文帝,自己不懂這些,就只能通過信任的賦予,各種施恩增加感情,提高官位拉攏,這樣才能對經濟有效地控制。有些人需要暴力控制,有些人需要金錢收買,有些人需要官位誘惑,有些人則需要美色結親,有的則需要情感拉攏。隋文帝對蘇威就是情感拉攏。

可能很多少人會說,事情本來很簡單,被權謀網想的複雜了,那有那麼多的算計?其實《孫子兵法》早就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搞政治,需要的就是廟算,不斷地尋求各種可能,做出各種布局,爭取一個事情能夠的多個效果,文章最後要提及的一個要點就是,為什麼先賞賜了金錢,而過了一段時間才給了蘇威其他的兼職。這個就是為了避免大家的猜疑,為了掩蓋早期是個雙簧的局。如果剛對抗過隋文帝,就立即兼職三大職務,大家也就不相信蘇威了,因為太近的事情容易被人聯想。所有的政治高手都會關注到細節。如果不是最後的巨大官職,我們也就沒有機會窺見這個布局的線索了。最後的兼職安排暴漏了一切計謀,這就是文章的主要線索和窺視權力的門徑。

權謀網,讓你的職場少走十年彎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權謀智慧 的精彩文章:

通鑒大智慧:如何識別身邊的權謀家?
權謀家不在乎對錯,只在乎代價!

TAG:權謀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