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中國研究院正式成立 京粵數字化水平領跑全國

數字中國研究院正式成立 京粵數字化水平領跑全國

4月20日,國家信息中心正式組建數字中國研究院,並發布了「數字中國發展指數(2018)」(下稱「報告」)。

這是國內首次基於大數據技術全景式展現和分析數字中國發展總體態勢。

國家信息中心通過整合政府、企業和個人等各方面數據資源,搭建了數字中國發展大數據監測系統,聯合各方共同建設匯聚了覆蓋全國8000萬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工商註冊、就業招聘、招投標、投融資、專利軟著、社會信用等30餘類、1800餘項指標的企業生產經營行為資料庫。同時,搭建了覆蓋互聯網8億用戶交通出行、電商消費、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等方面的網民行為資料庫。此次數字中國發展指標測算過程中,歸集和使用各類數據資源超過5000億條。

報告結果顯示,2017年數字中國總體指數得分為70.92,較2016年上漲1.72%,較2015年上漲3.04%,呈現出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勢頭。其中,北京和廣東領跑全國。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波表示,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體量龐大,經濟社會運行各方面產生的數據規模、複雜程度和潛在價值均十分巨大。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0年,我國擁有的數據總量在全球佔比將達到21%,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數據增長極。

資料顯示,數字中國研究院將採用理事會制運作模式,首屆數研院有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北京大學、華為、浪潮、華融、數聯銘品、全拓數據7家常務副理事長單位。

馬太效應明顯「數字中國發展指數(2018)」由基礎能力、核心發展和保障水平3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和37個三級指標構成。形成了一套緊扣國家政策戰略導向、兼具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力爭較為全面客觀描繪數字中國建設水平的評價體系。

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於施洋表示,通過對我國各省市區經濟轉型、社會發展和政府治理的數字化水平和能力進行分析解讀,引導和推動數字中國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評價結果顯示,得分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北京以80.35的高分位列全國第一,第2至7名分別為廣東(79.15)、上海(77.80)、江蘇(76.07)、山東(75.84)、浙江(74.78)、福建(72.45),均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經濟水平、基礎設施、人才儲備、對外貿易、地理位置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數字中國發展成效顯著。第8至10名則為中西部省份,分別為陝西(72.13)、四川(71.52)、湖北(71.48)。

從我國區域經濟布局的四大板塊來看,2017年我國東、中、西和東北四大區域數字中國發展指數分別為74.2、70.7、68.6和69.8,東部地區數字中國發展水平優勢明顯。

從增速看,東部地區2017年數字中國發展指數同比增長2.26%,同樣明顯高於中部(2.1%)、西部(1.26%)和東北(0.89%)地區。這反映出區域間數字中國發展水平差距呈現不斷加大趨勢,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較為明顯。

國家信息中心將各省數字中國發展情況分為四種類型:一是領跑型,指數總體水平較高,且發展速度很快,主要集中分布於東部沿海地區,典型代表如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山東、浙江、福建等。

二是追趕型,指數總體水平處於中游,但發展速度快、後勁足,主要集中於南方內陸省份,典型代表如雲南、貴州、江西等。如雲南省在2015年數字中國發展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第27位,到2017年時躍居第21位,排名上升幅度位居全國榜首。

三是觀望型,區域人才等資源稟賦優勢較為明顯,指數整體得分較高,但近年來出現增長乏力的苗頭,典型代表如遼寧、湖北、四川等。

四是潛力型,指數總體水平較低,發展潛力有待挖掘,典型代表如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研究,從人才的角度來看,我國數字人才保障能力分布東中西部相對均衡,東部地區的北京、江蘇、上海,以及中西部地區的湖北、陝西等數字中國人才保障能力位居全國前列。但數字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浙江、上海、江蘇、廣東、福建等地。

籌建「數字中國發展基金」

程曉波表示,數字中國研究院的組建,是國家信息中心服務支撐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的延伸和深化。

資料顯示,目前,國家信息中心承擔著國家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秘書處、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國家公共數據統一開放平台、國家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程、國家「一帶一路」官網和大數據中心、國家發改委大數據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平台的建設和運營工作,與稅務、市場監管、安全、國資、民族、林草等6個領域相關部委建立了戰略合作機制,在海南、重慶等地組建了大數據分中心,初步形成了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大數據發展體系。

除了7家常務理事長單位外,研究院還有14家副理事長單位,包括商務印書館、環球網、財新智庫、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復旦大學、國信宏數、中聯潤通、北斗航天、赤玖軟體、東方金信、河南信息化發展有限公司。

程曉波介紹,「我們將組織開發『數字中國地圖』大數據可視化平台,全面整合匯聚產業運行、人才發展、創新創業、投資項目、消費行為等核心數據資源,為數字中國建設研究和科學決策築牢數據基礎。」

在區域合作上,數字中國研究院即將與重慶、福建、雄安等前期合作基礎較好的地方合作,建設一批數字中國研究院區域分院,共建數字經濟創新基地和數字文化推廣基地,推動形成數字經濟與數字文化共同繁榮的新氣象。

「我們正在聯合策劃籌建『數字中國發展基金』,為數字中國領域的創新孵化、產業發展提供助力。」程曉波透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AI技術不能脫離行業 醫療和製造領域最被看好
民辦雙語學校勢頭迅猛 中企跨界投資英國學校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