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唐憲宗之死:竟是一場殺夫大陰謀

揭秘唐憲宗之死:竟是一場殺夫大陰謀

關於唐憲宗的死因,後世歷史學家一般認為是被唐穆宗害死的,裴廷裕的《東觀奏記》有詳細記載。然而,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於大明宮之中和殿。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

用白話文說,就是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這天晚上,唐憲宗突然在大明宮中死去。皇帝猝死,當時都說是太監陳弘志謀殺了皇帝,但史官卻隱諱了這件事不記錄,以致於詳情不得而知。

唐憲宗

這段記錄很是蹊蹺。

首先,太監(內官)是「刑餘之人」,這種人在正常人眼中,一向是卑賤恥辱的對象,他做下了謀殺皇帝的「大逆不道」之事,為什麼史官要「諱而不書」呢?

舊唐書中,並沒有對此事有更多敘述,只是在《文宗本紀》中載:「大和九年九月癸亥,令內養齊抱真,將杖於青泥驛,決殺前襄州監軍陳弘志,以有弒逆之罪也。」似乎認定陳弘志是元兇。

可是,在舊唐書中,還是有地方透露了不同的信息。

《皇甫鎛傳》載:「憲宗服柳泌葯,日益煩躁,喜怒不常,內官懼非罪見戮,遂為弒逆。」此處又象是陳弘志害怕憲宗無故遷怒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

然而,事實真相遠比想像來得豐富。

《后妃傳》載:「憲宗懿安皇后郭氏,尚父子儀之孫,贈左僕射駙馬都尉曖之女。母代宗長女昇平公主。元和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請立貴妃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歲暮,來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後庭多私愛,以後門族華盛,慮正位之後,不容嬖倖,以是冊拜後時。」

從這這段文字可見,唐憲宗拖延不冊立郭氏為皇后,他怕郭家勢大,干涉自己對其他小老婆的寵愛,卻造成了郭氏的怨氣——皇帝的女人總是想方設法要做皇后的,以郭家的功勛富貴,卻做不了皇后,能不怨恨?而遲遲成不了皇后,即意味著自己遲遲成不了正室,始終是沒有地位的「妾」,而不是作為六宮之主的「妻」,她的兒子也就成不了太子、儲君和將來的皇帝。

政治鬥爭,在後宮中一點都不遜色於朝堂上。而憲宗死後,即位的穆宗,正是郭后的兒子,「母以子貴」,郭氏正是因為兒子當上了皇帝,而名正言順成為太后,坐上了正後宮掌權者的位子。

唐憲宗

這裡暗示我們,郭氏極有可能謀害了憲宗,然後把自己的兒子推上皇位。匡複唐室的功臣郭子儀,是她的爺爺,憲宗皇帝的祖父德宗皇帝的大妹妹昇平公主,又是她母親,她實際上是憲宗皇帝的表姑,本身就是大唐的皇室貴戚。

郭皇后的出身,使她有雄厚的靠山左右皇權。事實也正是如此,此後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皇帝(唐敬宗、文宗、武宗都是穆宗的兒子,即郭太后的孫子)都由她控制著。

以上不僅是推理,郭氏謀害憲宗,其實有當時人的證詞。

《東觀奏記》的作者,是唐宣宗時人,他在該書中寫道:「憲宗皇帝晏駕之夕,上(宣宗)雖幼,頗記其事,追恨光陵商臣之酷。即位後,誅除惡黨無漏網者。時郭太后無恙,以上英察孝果,且懷慚懼。時居興慶宮,一日,與二侍兒同升勤政樓,依衡而望,便欲殞於樓下,欲成上過。左右急持之,即聞於上,上大怒。其夕,太后暴崩,上志也。」

(註:唐宣宗是唐憲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於大明宮,論輩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論年齡卻比唐敬宗和唐文宗還小一歲。他在穆宗長慶元年(821)三月,被封為光王。會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彌留之際,把37歲的光王李怡立為皇太叔,並更名李忱,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他是唐朝歷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順宗以後的11帝中壽命最長的一位,他死於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歲。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較高聲譽的一位,《資治通鑒》載:「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宣宗即位,郭后若不是做賊心虛,為什麼怕?為什麼想用墜樓而死,來造成宣宗「過」的惡名?然而,唐宣宗記得兒時父皇遇害的舊事,他終於下手了(具體情節,當時人沒有記,也不可能記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眼流年 的精彩文章:

中日間的首次直接軍事對抗 唐朝地位由此確立
中國遠征軍撤退途中最悲慘一幕:上千傷病員自焚殉國

TAG:一眼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