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面對下屬反對,為什麼楊志忠言沒人聽,宋江假話眾人信

同樣面對下屬反對,為什麼楊志忠言沒人聽,宋江假話眾人信

水滸中有許多故事包含著職場智慧,例如楊志押運生辰綱時,軍漢與楊志發生意見分歧,楊志一再要求軍漢不能休息,不能買酒,可這些軍漢就是不聽,導致生辰綱被劫;而宋江主張招安,武松、李逵、魯智深明確反對,宋江說當今聖上是好皇上,大家都信服了。楊志的話是正確的,但下屬不聽,宋江的話是假話,但下屬們都不再反對。這裡面到底有何玄機呢?

楊志當時是押運生辰綱的負責人,職務是提轄,他手下一個老都管和兩個虞候,還有十一個壯健廂禁軍,從準備情況來看,楊志可謂煞費苦心,否定了梁中書張揚式行軍的方案,改為喬裝打扮隱蔽行軍,楊志對困難分析到位,措施得力,他擔心都管、虞候不聽他的話,特別向梁中書要來了領導權,梁中書特別明確要求這一支隊伍都聽楊志安排。即便是這樣,路上還是遇到了麻煩,第一個問題是天熱難耐,開始時趁著涼快時走,後來到險要地段,改為熱時走,涼快時休息,楊志見軍漢走慢了,輕則痛罵,重則抽打,虞候走慢了,楊志也是訓斥。表面上虞候和軍漢不敢說什麼,但背後頗有怨言,經常向老都管訴苦。這支隊伍開始出現了兩個核心,一是明著的楊志是核心,一個暗著的是老都管是核心。

楊志

一支隊伍不同心不德是極其危險的。軍漢們想趁涼快早走,楊志又是一番毒打痛罵,但並沒解釋為什麼不能早走。老都管開始還能替楊志打一下圓場,安撫眾人,後來見楊志打罵太厲害,也開始有了些怨言。到了十四五天時,楊志已經成了光桿司令,他手下的人沒一個和他一條心了。走到黃泥岡時,矛盾到了頂峰,天熱人累是客觀原因,楊志不讓他們休息,軍漢們到了打都不走的程度,打起這個,那個又倒了,老都管實在看不下去,和楊志發生了口角,替軍漢們說話。此時晁蓋他們出現了。白勝出來賣酒,眾人想買酒,楊志不讓他們買,又發生一次爭執。這兩次爭吵,楊志的意見都是對的,後來生辰綱被劫後,眾人酒醒後,作了深刻自我批評:「是我們不是了。」可惜大錯已經鑄成,雖然楊志意見正確,但楊志事發後自己走了,給他們一個給楊志栽贓的機會,於是他們統一口徑,就說楊志勾結強盜劫了生辰綱。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不聽楊志的好言相勸呢?

智取生辰綱

第一,楊志不會做思想工作。沒給他們解釋清為什麼不能休息。楊志自己非常清楚一路艱辛和潛在的危險,而軍漢們和都管則沒有這個經驗和閱歷,始終以為楊志是嚇唬他們。楊志一路上就是靠打罵來督促軍漢們前行,人承受打罵是有限度的,一旦達到極限,就可能出現兵變。他沒給軍漢們任何前進的動力,哪怕是畫餅充饑也行,老都管還能許諾到達東京後重重有賞,讓他們有點奔頭,楊志則不會調動他們的動力。第二,基本物資準備不充足,而軍漢的體力達到了極限時,準備工作不夠周到,應該準備好避暑物品,最起碼應該有個水壺吧,帶上充足的水,給喝下別人的藥酒提供了機會。

老都管

第三,楊志不會鞏固權力。權力是個很微妙的東西,有的人身居要位,卻被人架空,自己成了傀儡。儘管楊志武功高強,社會經驗豐富,但在權力之爭中,還是失敗了,輸給了更老練的都管。本來都管和虞候陪楊志的目的很明顯,梁中書不完全放心楊志,畢竟他是殺人犯,這麼貴重的禮品交給他不太放心。這種想法給軍漢們一個暗示,老都管才是梁中書最信任的人。當楊志打罵他們時,自覺地向老都管訴苦。楊志正確的做法是培養自己的威信,與軍漢們交心,看到誰實在走不動,主動幫他們擔一會,用真心感動他們,慢慢鞏固自己地位。

說完了楊志,我們來看宋江如何解決類似的問題。宋江第一次公開提出招安,用《滿江紅》唱出來時,武松第一個反對,李逵跟上,把桌子踢翻了,此時形勢的危險係數其實比楊志遇到的情景更嚴重,武松、李逵性如烈火,武功又高,又是醉酒下,一言不合,搞不好,可能出現內部火併,王倫式死亡擺在眼前。

宋江公布招安決策

關鍵時刻宋江如果像楊志一樣痛罵武松和李逵,那麼結果極其嚴重,必然導致梁山分裂,消弱戰鬥力,甚至自相殘殺。宋江先是制止李逵,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迄報來!」其他兄弟必然求情,宋江順水推舟,暫時監下。宋江然後哭起來,說與李逵感情最深,差點誤殺了他,多虧兄弟們提醒。然後叫過武松來說:「兄弟,你也是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宋江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一是有禮貌,沒有一句髒話,第二重申自己的觀點是為大家好,第三時機把握的好,經過剛才嚇唬李逵,宋江又哭,營造了一種親情,兄弟如骨肉,讓大家感受到宋江重情重義,是為大家將來有個好歸宿著想,此時武松也酒醒了。這樣氣氛就緩和了。

武松反對招安

此時魯智深說了一句非常正確的話,「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姦邪。」宋江說「眾弟兄聽說,今皇上一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願早日招安,別無他意。」眾人聽了都十分信服。

有兩個小問題,為什麼宋江罵李逵,而不罵武松?宋江的話明顯有水分,特別是「皇上聖明」這一點,大家難道都不明事理?

宋江知道什麼人能罵,什麼人不能罵,區別對待,李逵是自己鐵杆級粉絲,罵得多厲害他都不會投奔他人,所以罵得,平時宋江動不動就罵他,他吃這一口。武松不是那種隨便挨罵的人,武松只吃「軟」的,不吃硬的。武松有一套自己小團隊,武松、魯智深、楊志、施恩、孫二娘、張青,一不小心他們集體出走,勢必分裂梁山。另外武松只是口頭上說,而李逵是踢桌子,輕重上不同,所以區別對待。

李逵反對招安

皇上是不是聖明,其實大家都明白,一個明君絕不會重用一幫奸臣,整個國家從上到下已經面目全非,皇上絕算不上明君。可宋江還是堅持皇上是明君,只是奸臣弄權,早晚有一天皇上會醒悟處罰這些奸臣,給我們兄弟一個為國出力的機會。宋江為眾好漢畫了一張大餅,我們每個人都能吃到這張大餅。大多數人是願意招安的,只有個別人不喜歡招安,但經過宋江這麼一說,他們也提不出別的反對意見了。

今日一悟:職場上要樹立威信,不能靠打罵,而是靠做思想工作,感化團隊中個別重點人員,把自己思想清晰告訴大家,另外要讓大家有奔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呆萌望古鏡 的精彩文章:

水滸中首提替天行道的並不是宋江,這人讓宋江發生了巨大轉變
梁山108將唯一當過乞丐的好漢,人生8次轉折,3次扭轉梁山走勢

TAG:呆萌望古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