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茶道之煎茶道

中國茶道之煎茶道

茶道,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品茶的藝術及方法。其中對於泡茶的方法、禮儀等皆有一定的程序與規矩。」

中國茶道在唐代開始形成,其標誌就是陸羽《茶經》的問世。中國茶道在歷史進程中,歷經煎茶道、點茶道和泡茶道的發展過程。

唐時所形成的茶道屬於煎茶道,煎茶是從末茶的煮飲改進演化而來的。

煎茶圖式

根據陸羽《茶經》記載,煎飲的步驟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炙茶、碾羅、煎茶、酌茶、品茶等。

備器:煎茶器有風爐、茶鍑、茶碾、茶羅、竹夾、茶碗等二十四式,崇尚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茶碗。

唐 越窯青釉花瓣口碗 故宮藏

擇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又詳述:「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

取火:其火,用炭,次用勁薪(謂桑、桐、櫪之類也)。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

候湯:湯水的火候很有講究,「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

炙茶:炙烤茶餅,一是烘乾利於碾末;二是去除陳氣激發香氣。唐時茶葉以團餅為主,此外還有粗茶、散茶、末茶。

碾羅:炙好的茶餅趁熱用紙袋裝好,隔紙用棰敲碎,繼而入碾碾成末,再用羅篩篩去粉末,便碎茶末大小均勻,以米粒般大小為好。

唐定窯白瓷茶碾

煎茶:水一沸時,加鹽調味;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備用。隨後用茶則量取適量的末茶投下,並用竹夾環攪容器中心。片刻水濤翻滾,這時將先前舀出備用的水倒回以止其沸,使其生華。華就是茶湯表面形成的沫(薄的)、餑(厚的)、花(細而輕的)。《茶經》形容花似棗花、青萍、浮雲、青苔、菊花、積雪,甚美。

酌茶:三沸茶成,首先將沫上味道不正、形如黑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然後舀湯。最先舀出的稱「雋永」,而後依次舀出第一、二、三碗,茶味次於「雋永」。「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

品茶:用匏瓢舀茶到碗中,趁熱喝,冷則精英隨氣而散。

煎茶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酌情省略一些程序和器具。比如用的是散、末茶或新制的餅茶,就不需炙烤。

陸羽發明了寬邊、鼓腹、凸底的鍑用來煎茶,因其不能平放,又發明交床以承鍑。由於煎茶器具較多,普通人家也難以備齊,有時便進行了簡化。中唐以後,往往用鐺和銚代替鍑。

唐三獸足鐵茶鍑

煎茶道廣泛流行於中晚唐及五代時期,其代表人物除了一代茶聖陸羽,還有茶道之父皎然、茶道大師常伯熊,以及張又新、白居易、盧仝、李約、皮日休、陸龜蒙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患者多喝這種茶,血糖蹭蹭往下降,醫生都不敢相信
中國風茶具,我最愛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