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寫作業從「煩死了」到「太簡單了」,中間經歷了什麼?

孩子寫作業從「煩死了」到「太簡單了」,中間經歷了什麼?

「開心媽媽」專註家庭教育二十年

開心語錄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作者:@春春的春天,兒子11歲

來源:《父母成長小組》第18期學習群

放學後,兒子20分鐘就到家了,比以往回來的都早。

晚上,我請兒子給我講數學題(昨天檢查作業發現錯題,屬於理解性問題,今天檢查沒有改正,老師已講,是沒有聽明白)兒子講不出來,也發現自己搞不明白,著急了,來情緒了:「煩死了,不會啦,不學啦!」

(瞬間來氣了,動不動就說不學了,威脅誰呀)我:「你的話讓媽媽很有情緒啊。

深呼吸,讓自己冷靜,冷靜。媽媽看得出你現在很有情緒,很心煩呀!」

兒子煩的厲害。

我:「媽媽猜你一定是很想搞明白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嗎?不然你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

兒子眼圈紅了:「嗯嗯」

我:「兒子的求知慾很強呀!看得出你很好學,很迫切想把題搞明白,是嗎?」

兒子一直在發牢騷,我試著提問解決問題,失敗。我意識到孩子還在情緒中,想:那就不說了,讓孩子干點別的,一會情緒發泄完了再聊。

我:「那媽媽就先做飯,寶貝休息一會兒。」

飯後,兒子已經全無情緒。我向兒子哭訴,脖子落枕不能動,腰也疼。兒子主動讓我躺下,幫我按摩。過程中有說有笑的。

我:「那道題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怎麼辦呢?」

兒子:「明天問老師?」

我:「我想今天就搞懂,小李老師,怎麼辦。你幫幫我!」

兒子拿來全解,讓我看。我裝作不懂的問這是什麼意思?那是什麼意思?兒子看看全解,輕鬆解答。我說:「你這麼快就明白了?」

兒子:「很簡單!」

隨後把記憶重點告訴我。接著我趁熱打鐵,把練習冊上的錯題重新問了一遍,又連著出了幾道同類型題,孩子都答對了,知識點可以說掌握了。而這全程都是在幫我按摩中完成的。氣氛輕鬆,愉悅,搞笑!

兒子成長:求知慾強,意識里好學,孝順,體貼,想辦法解決問題。

自己成長:意識到孩子總有畏難情緒,是延遲滿足沒做好。讓自己慢下來,不急於解決問題,先調整孩子的狀態(越來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學習的部分就變得輕鬆!

前:兒子講不出來,也發現自己搞不明白,著急了,來情緒了:「煩死了,不會啦,不學啦!」

VS

後:兒子輕鬆解答,自信的說「很簡單!」

跳躍式的變化,中間發生了什麼?我們一起來盤點……

1、覺察情緒

明顯感覺到孩子「煩死了,煩死了」的情緒,同時媽媽自己也因此有了情緒,並及時覺察到,覺察會讓情緒得到緩解!

2、正向解讀

「媽媽猜你一定是很想搞明白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嗎?不然你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

我:「兒子的求知慾很強呀!看得出你很好學,很迫切想把題搞明白,是嗎?」

媽媽對孩子煩躁的情緒進行了正向的解讀和反饋,這其實會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情緒得到減弱。

3、積極干預

曹塏鑫老師經常在《父母成長小組》學習中提到「孩子最好的學習狀態是:平靜之中略帶喜悅」。

當我們發現孩子處於壓抑、負面的學習狀態之中時,父母要善於進行積極干預:與孩子玩個遊戲、聊天、講笑話、吃個水果、或者文中提到的按摩等等都可以,目的是通過小活動的干預,讓孩子的狀態得到調整,從而保證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狀態是積極的。

4、示弱

「示弱」,並不是我不行,而是為了調動對方(孩子)的能量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我:「我想今天就搞懂,小李老師,怎麼辦。你幫幫我!」

兒子拿來全解,讓我看。我裝作不懂的問這是什麼意思?那是什麼意思?兒子看看全解,輕鬆解答。我說:「你這麼快就明白了?」

媽媽通過「示弱」的方式引導孩子主動思考、探索,一句「小李老師」更讓孩子感覺到被肯定和信任,從而攻克難題,獲得成就感、價值感。

父母無論是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還是陪伴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經常遇到類似這樣的事情。只是這種常見的問題在我們家庭中是經常惡性循環,還是能及時中斷呢?

解決這種問題,不妨記住一句話: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讓自己慢下來,不急於解決問題,先調整調整孩子的狀態,學習的部分就會變得輕鬆!

「開心媽媽」梁玉兵老師

看文點贊,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看文留言,是與我最好的溝通

晚安

開心夏令營 快樂伴一生

2018.7.19-7.29

相約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心媽媽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開心媽媽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