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躺著也能賺」的消費金融,前方是坦途嗎?

「躺著也能賺」的消費金融,前方是坦途嗎?

在互聯網金融經過一輪整治後,消費金融成了吸引資金進入的「風口」。除了傳統銀行,各大電商平台、小貸公司、網路小貸以及金融科技公司也基於自身商業資源、消費場景、數據流量等優勢搶佔市場,消費金融業格局愈加多元與立體。

2017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不負眾望,實現業績大爆發。據第一網貸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0日,已有馬上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蘇寧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等8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2017年年報數據被披露。

從已被公布盈利數據的8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來看,2017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吸金能力驚人,其中招聯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凈利潤超過10億,已超過部分上市農商行;馬上消費金融更是實現凈利增長88倍,成行業「黑馬」。

巨頭布局,現有平台密集增資「補血」搶市場

眾所周知,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一般為自有資金、同業拆借、ABS等,提高實繳資本,借貸額度、同業拆入資金的額度也會提高,達到加大覆蓋率、擴大市場份額的作用。據第一網貸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我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註冊資本排名前三的依次為:捷信消費金融(80億元)、中郵消費金融(30億元)、招聯金融(28.6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包括螞蟻金服、京東在內的很多家資金實力雄厚的巨頭都在申請消費金融牌照。而在行業跑馬圈地的時候,多家消費金融公司更是密集增資。

2017年12月,捷信消費金融增加註冊資本10億元的申請獲得天津銀監局批准,該公司註冊資本增至80億元,再創行業新高。

2018年1月12日,招聯消費金融將註冊資本由20億元增至28.6億元獲得深圳銀監局批准。

2018年1月4日,中郵消費金融提出註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30億元的變更申請獲廣東銀監局批複,躍居行業註冊資本排名第二位。

兩家機構凈利超10億,堪比銀行

隨著多家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關聯股東上市公司發布2017年年報,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各項數據也隨著揭曉,相關經營數據顯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吸金能力驚人。2017年誕生了兩家凈利潤達到10億元的消費金融公司:招聯金融和捷信消費金融。超過部分上市農商行。

招聯金融

3月24日,招商銀行年報中披露了招聯金融的業績情況,2017年,招聯金融實現營業收入41.63億元,同比增長171.6%;凈利潤11.89億元,同比增長266.97%。截至2017年末,招聯消費金融累計核批客戶166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5.93%;累計發放貸款2268.0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7.36%;期末貸款餘額468.2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7.46%。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招聯消費金融還處於虧損狀態,全年收入1.31億元,虧損8400萬元。2016年則實現扭虧為盈,全年凈利潤3.24億元。從虧損近億元到盈利超10億元,招聯消費金融僅用了短短兩年。

捷信消費金融

3月13日,捷信消費金融在銀行間市場發布的相關個人消費貸款ABS披露,捷信消費金融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2.36億元,同比增長106%;凈利潤10.22億元,同比增長9.77%。;截至2017年12月末,捷信總資產878.8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742.3億元;不良貸款率3.82%(2016年4.45%)。

馬上消費金融行業黑馬凈利增長88倍

2015年成立的馬上消費金融成為一匹黑馬,2017年凈利潤為5.78億元,較前一年的652.2萬元增長約88倍。

馬上消費金融的股東重慶百貨2017年報顯示,2017年,重慶百貨的利潤大幅上揚,主要來自馬上消費金融,其貢獻投資收益1.78億元。

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馬上消費金融貸款餘額為298.45億元,過去一年凈利潤達5.78億元。馬上消費金融於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並在2017年出現利潤的大幅增長。

3家機構扭虧為盈

一些消費金融公司開始扭虧或擴大盈利。數據顯示,蘇寧消費金融2017年度凈利潤為2.17億元,2016年則凈虧損1.89億元。

郵儲銀行旗下的中郵消費金融也在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3月28日,郵儲銀行在年報中披露,截至2017年末,中郵消費金融的總資產達到134.94億元,凈資產9.98億元,凈利潤6775.13萬元。

另一家扭虧的為四大AMC旗下消費金融公司,中國華融旗下華融消費金融,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750%;凈利潤1.0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餘下2家也是躺著賺

此外,2017年海爾消費金融的總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均實現大幅增長。截至2017年末,海爾消費金融總資產57.8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2%,資產負債率89.73%。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45.74%;凈利潤4769萬元,同比增長7.53%。

中原銀行在其年報中也披露了中原消費金融的業績情況,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040萬元。截至2017年末,中原消費金融累計放款超過355萬筆,金額69.15億元,累計服務客戶128.27萬人,總資產33.07億元,不良貸款率0.22% 。

觀點

專家分析,隨著互聯網科技的普及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升級,在2016年和2017年,消費金融迎來發展藍海,只要消費金融公司發力獲得足夠多的客戶,基本上是躺著賺錢,但在嚴監管形勢之下,行業發展增速很難像此前一樣。

未來消費金融公司如何率先突破千億級,是個起碼的門檻。在強監管、去槓桿、回歸本原的市場環境下,目前消費金融公司已經從跑馬圈地到規模與質量並重的時代。

一、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的消費金融行業正處於行業的蓬勃發展期,從發展周期看,巨額的IT投入、購買流量,在沒有達到規模效應之前沒法盈利,它有燒錢虧損到大幅盈利的規律,規模上來就盈利很快。

相對其他國家,我們國家的消費金融滲透率還比較低。在傳統金融覆蓋率滲透率偏低、門檻高的情況下,消費金融有非常多的場景可以使用,有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就造就了消費金融的迅速崛起,這也是傳統金融讓渡出來的市場份額。

二、與金融供給側改革有關。去年年底,現金貸監管新規落地,飛速擴張的現金貸畫上句號,另外,網貸備案大限將至,網貸平台陸續退出。這些都改善了消費金融惡性競爭、產能過剩的市場環境,從而提高消費金融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與經營效益。

自從去年監管對現金貸等業務開啟嚴厲整頓後,很多現金貸以及P2P平台都開始轉戰消費金融,從而使得消費金融行業資金過剩、資產難覓。而擁有消費場景的消費金融公司,因為資金相對過剩,資金成本有所下降,從而賺取了較大的利差。

三、壞賬和監管風險成最大桎梏。壞賬的風險始終存在,多頭借貸問題仍然存在。此外是政策性風險仍然存在,消費金融始終是個新生事物,政策環境還沒有確立,在規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政策風險。目前監管對金融機構、持牌機構控制槓桿比例的措施已經開始,消費金融高槓桿的問題遲早也會受到影響。

趨勢

除了監管趨嚴,還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消費金融市場的合作會越來越普遍,我們會看到傳統商業銀行、傳統持牌機構和各類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在整個消費金融的生態鏈上,各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優勢,這意味著未來可以形成合作共贏的生態。

跨界合作是目前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經之路。消費金融公司在積累客戶之後,越來越多地與財富管理、保險、信託開展合作,這些合作的目的是向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加完整的金融解決方案,既是提供價值,也是黏住客戶。未來消費金融都不是單打獨鬥,充分與業界各方攜手起來才能得到健康發展。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第一網貸立場。本文系作者授權第一網貸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ID

p2p001com

長按識別左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網貸 的精彩文章:

趣店羅敏再放「豪言」 「瘋狂」區塊鏈引發培訓熱

TAG:第一網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