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門學問因為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而發揚光大

這門學問因為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而發揚光大

李大嘴 大嘴讀史

《爾雅》是儒家的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有「辭書之祖」之稱。

《爾雅》的意思就是接近、符合雅言,用雅正的語言解釋古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

在儒生們讀經、誦經的時候,作為一本工具書,《爾雅》不可或缺,但它畢竟不是一本主流的學術著作,所以在問世之後,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最起碼一點,我們直到現在也不知道《爾雅》的作者是誰。

就像現代有詞典學一樣,研究《爾雅》的學問叫雅學。

雅學的興起和一隻可愛的小動物有關,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叫「豹文鼮鼠」。

這門學問因為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而發揚光大

晉代的郭璞的《爾雅注》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西漢時,有人抓到了一隻類似老鼠的小動物,這隻小動物的奇異之處在於它的脊背上有著像豹子一樣的花紋。

古時候,那些奇奇怪怪的動物往往都是被當作祥瑞來敬獻給皇帝的,這隻豹紋老鼠被送到了漢武帝劉徹的面前。

滿朝文武誰都不認識這個奇怪而又可愛的小動物,孝廉郎、「學霸」終軍站了出來,說,這個小動物名叫鼮鼠,《爾雅·釋獸》中有記載。

漢武帝派人把《爾雅》找來,對照下來,果然一模一樣。

漢武帝龍顏大悅,賞賜一百匹絹布給了終軍,還在宮中設立了《爾雅》博士的職位,雅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郭璞還專門寫了一小段《鼮鼠贊》:「有鼠豹采,厥號為鼮。漢朝莫知,郎中能名。賞以束帛,雅業遂盛。」

唐代的《藝文類聚》上也記載了這個故事,不過,《漢書·終軍傳》中並沒有提到這件事。

這門學問因為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而發揚光大

東漢時期,又發生了一個類似的故事,這個故事記載在《竇攸家傳》中。

光武帝劉秀在雲台大宴群臣,有人拿出一隻「豹文之鼠」顯擺,滿朝文武一片茫然,竇攸站出來說:「此鼮鼠也」。劉秀問,有什麼根據?竇攸回答:「見《爾雅》」。

劉秀同樣賞賜一百匹絹布給了竇攸,劉秀覺得學習《爾雅》可以「博物不惑」,還下令讓公卿子弟跟著竇攸學習《樂雅》,雅學因此得以興盛。

兩個故事如此雷同,連賞賜絹布的數量都一樣,讓人不禁懷疑故事的真實性。

終軍的故事除了郭璞寫的《爾雅注》之外,並沒有旁證。而竇攸的故事有多種文獻記載,可以交叉引證。

所以,宋代的王楙在《野客叢書·豹文鼮鼠》一文中認為,郭璞可能是寫錯了,這個關於「豹文鼮鼠」應該是發生在竇攸的身上。南朝徐陵在《謝啟》中說:「竇攸之對鼮鼠」,也認為認出鼮鼠的是竇攸而不是終軍。

不管是終軍,還是竇攸,雅學的發揚光大是因為「豹文鼮鼠」,這一點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這門學問因為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而發揚光大

大詩人李商隱在《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一詩中,有這樣一句詩「驚疑豹文鼠,貪竊虎皮羊」,也為這隻「豹文鼮鼠」揚名立萬。

那麼,這隻為雅學立下大功的「豹文鼮鼠」究竟屬於哪類動物呢?

據著名學者周士琦考證,他認為鼮鼠不過是一種松鼠而已,現在的動物學稱它為「花松鼠」,亦稱「豹鼠」。

哈,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

這門學問因為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而發揚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反覆上演的世態炎涼
馮唐易老 都是自己作出來的(漢書拾遺51)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