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腫瘤防治宣傳周:聊聊喝熱水致癌的事

腫瘤防治宣傳周:聊聊喝熱水致癌的事

引言: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是由中國抗癌協會1995年倡導發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規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最近,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我國平均每分鐘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僅就我居住的江南小城而言,嘉興平均每天有38人被確診為癌症。癌症種類很多,本文僅聊聊常喝65度以上熱水與食道癌的關係問題。

這一周(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活動的主題為「科學抗癌 關愛生命——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旨在幫助癌症患者正確認識癌症,與醫院和社會各界攜手努力戰勝病魔,提高生存率。

癌症種類很多,致癌因素極其複雜。余素林頻道是專註於聊飲用水問題的,以前的話題主要是關注飲用水中的污染物凈化,今天談談喝熱水致癌話題。

1.國際癌症研究會把65度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

2016年6月,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布了他們對於咖啡、馬黛茶與過熱飲品的致癌性評估結果,相關研究發表在權威雜誌《柳葉刀腫瘤學》上。

在這次的評估中,溫度超過65°C的過燙飲品被列入2A類致癌物(很有可能對人類致癌,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名單。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主要工作是綜合各項研究,對某種物質致癌風險進行評估,然後根據評估結果做出分類。他們把致癌物質分成四類。

這次把65度以上熱飲劃分為2A類致癌物,就是有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和動物實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根據的是對食道癌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食道癌是第八常見的癌症,世界上每年大約有40萬人因食道癌死亡。

在西方發達國家,食道癌比較少見,但是在東亞、中亞、東非和南美的一些地區,有世界上最高的食道癌發病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那些食道癌發病率高的地區,往往有喝很熱的飲料的習慣,比如亞洲、非洲那些地區的人喜歡喝熱茶,南美洲的人喜歡喝馬黛茶。馬黛茶是用當地一種植物做的,通常是趁熱喝,水溫往往在70攝氏度以上。

2.中國屬於食道癌高發地區

中國屬於食道癌高發區,很大一部分原因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長期喜進燙食就是其中之一。江西省人民醫院腫瘤科專家劉湘滿指出,在冬天,中國人都喜歡吃熱氣騰騰的火鍋,吃火鍋雖然身體暖和了,但是長期食用也會給咽喉埋下禍根。

與食道癌有關的不良飲食習慣,在廣東比較顯著。食道癌在廣東的癌症發病率處於第4位,而在廣東省南澳縣,食道癌的病情更為嚴重。根據南澳縣惡性腫瘤發病登記系統公布,1995年-2003年食道癌標準化死亡率為104.32/10萬,超過全國死亡率的5倍之多。「這其實跟粵東人經常吃燙食有關,比如功夫茶,或者煲熱湯都容易導致食道癌的發生。」曾經赴南澳進行腫瘤調研的劉湘滿表示。

3.喝65度以上熱水,為何提高食道癌風險?

關於熱飲致癌問題,「要緊的不是何種飲料,而是何種溫度,」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流行病學家達娜·盧米斯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介紹,一些動物測試顯示,65攝氏度至70攝氏度的熱水導致老鼠罹患食道癌的幾率上升。

其風險機理是:我們的食管壁上附著的黏膜十分脆弱,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最高能承受溫度是50℃-60℃。在接觸65°C-75°C左右的食物時,嬌嫩的黏膜就會「受傷」。偶爾燙到,食管是可以自我修復的,但是食管在這樣長期反覆的燙來燙去之下,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會越來越多。食道黏膜反覆受傷,反覆受到不良的刺激,時間久了就會出現癌變,黏膜上皮癌變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癌組織不斷擴大。

尤其值得提醒的是,一邊喝熱茶一邊抽煙的習慣更為危險。當你喝熱水燙傷食道黏膜組織,組織細胞受損時,機體必須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進行修復。細胞分裂過程中,其DNA暴露出來,因而更易受到外源性致癌物(例如煙草)的攻擊,提升發生食管癌的風險。

4.難不成我們喝水要攜帶個溫度計?

由於我們人體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黏膜的溫度在36.5~37.2℃。專家建議,適宜的進食溫度在10~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溫度在50~60℃左右,超過65℃便足以燙傷粘膜。

那麼,如何判斷超過65℃?火鍋湯高達120℃,剛沏的茶水溫度在80~90℃,剛出鍋的餃子、麵條溫度約70~80℃,65℃的水只能抿一口。

實際生活當中,大致掌握這樣的經驗。剛倒進杯子里的開水,通常測定下大約是 80℃;在室溫下放個3-5分鐘,就會降到65℃ 左右。把熱水熱食稍微放一放、涼一涼,用嘴唇抿一抿、試一試,感覺不燙口一般就低於65度了。

5.如果實現「直飲水」就不擔心這個問題了?

我國的老百姓大都是習慣燒開水,即使不喝茶,也是燒開涼涼再喝。這個生活習慣,對於防止發生因飲用水不潔導致的腸道疾病,是功不可沒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接受發達國家那種水龍頭接了水就可以直接喝的方式。這種「直飲水」簡單方便,也不必再有喝65度以上熱水增加食道癌風險之類的顧慮。

但是,國內各個城市短期內都不太可能實現「直飲」供水。目前,我國的自來水水源還有相當高的比例不合格,自來水水質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水源條件大大改善,自來水廠都採用深度處理工藝,但是,處理後的自來水進入管網,在地下輸水系統需要停留一段時間,大城市可能需要3-7天時間,輸配管網系統的二次污染,是直飲水的最大難題。

即使像香港這種國際化都市,經過幾十年努力,也只有少部分小區、大廈的水龍頭可以實現直飲水。在中國大陸,要將管網系統全部升級改造,要實現直飲供水,幾乎是無法完成的艱巨任務,哪怕北京上海等城市,也是遙遙無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癌 的精彩文章:

星巴克咖啡「致癌」真相大白,請別再讓謠言霸佔屏幕!
咖啡可能致癌?加州法官要求星巴克標籤上註明:小心致癌!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