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鄉村振興、全面振興,看山西這5地咋發展

鄉村振興、全面振興,看山西這5地咋發展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並進一步要求,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他強調,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願,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原則和關鍵問題,為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

產業振興是重點,人才振興是支撐,文化振興是靈魂,生態振興是基礎,組織振興是保障。「五個振興」構成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要素,體現了鄉村振興二十個字、五個方面的總要求。我省各地創新思維,大膽實踐,可圈可點。山西日報特擷取了他們發展過程中的片段與廣大讀者分享。期待我省鄉村振興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真正實現「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的美好願景。

高平 人才支撐 創業創新熱潮湧

近年來,高平市通過政策上給支持、政治上給待遇、宣傳上造聲勢等措施,引導促進各類人才回鄉創業、二次創業和自主創業,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在政策上,對進入孵化基地創業的,提供5萬-10萬元的創業小額政府貼息擔保貸款;對到民營企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發放人才補貼,近兩年已發放30萬元;對回鄉創業的高平籍在外成功人士,給予稅收、廠房等創業政策支持。在政治上,對自主創業創新的青年才俊進行摸底,將取得一定成績、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吸收為全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雙創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並授予來高創業人士「榮譽市民」稱號。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將農村創業創新能人推選為「兩委」候選人。除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創業創新先進典型外,每年還舉辦青年創業大賽、創客大賽等活動,並將各種創意產品和特色作品在各種招商活動中推介展示,在全社會掀起了創業創新的熱潮。

目前,高平市民營企業總數達14353戶,規模以上21家、億元以上8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7家。擁有國家馳名商標1個、省級著名商標17個,中小企業佔比全省排名第六;農村創業創新從業人員近10萬人,佔全市鄉村從業人員的56.4%。先後榮獲全省「先走一步、富民強市」、五規合一、轉型綜改、擴權強縣和低碳城市試點市、省級雙創示範基地、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級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市等榮譽。

在充分整合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創業要素的同時,高平市還建設了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初步構建了「示範基地+孵化器」「技術中心+創客空間」「雙創服務站+典型培育」「電子商務+現代農業」四大發展平台和市鄉村三級服務網路體系,為各類雙創主體發展提供了多層次的空間載體。目前,在16個鄉鎮和創業基地設立了20個雙創服務站,率先實現了雙創服務站點鄉鎮全覆蓋;成功培育4個創業示範鄉鎮、130個創業示範企業和1200個創業帶頭人。引進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樂村淘等電商企業,建成電子商務產業園和378家樂村淘村級體驗店,「掌合天下」整合超市便利店600家,正在建設13個鄉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5個村級電子商務旗艦店和100個村級電子商務示範店。

【點評】鄉村振興需要各類人才來書寫,既離不開土生土長的鄉土人才,也離不開四面八方的返鄉人才。以事業聚人、以發展成人、以環境留人,高平的多措並舉人才戰略,構築了內外結合、多層次的人才梯隊,讓熱愛家鄉、願意留在鄉村的人留得舒心,讓懷著滿腔熱情返鄉的有志之士更有信心,讓那些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新創客」都能在廣闊的農村精彩綻放,同時,用蒸蒸日上、大有可為的前程願景,堅定人才紮根農村的毅力。

嵐縣 生態優先 增綠增收兩相融

今年春天,對於54歲的嵐縣王獅鄉蛤蟆神村村民馬明亮來說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受益於當地林業資產收益造林助推脫貧攻堅新機制,他家終於在去年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和他一樣受益的涉及蛤蟆神村和府台村兩個村,農戶243戶748人(貧困戶101戶289人),戶均增收7000元。他告訴記者,他家4口人,以前靠30多畝薄地吃都不夠吃,去年通過參加脫貧攻堅造林合作社,享受國家退耕還林補貼16000元,給嵐縣茂林綠化有限公司打工收入3600元,家庭總收入19600元,一年就脫了貧。

嵐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治理重點縣,脫貧攻堅與生態治理任務並重。為了趟出一條生路,嵐縣積極探索並實踐林業資產收益造林助推脫貧攻堅新機制。嵐縣林業局局長王志平解釋說,林業資產收益造林機制是將農戶自己的退耕還林地經營權、部分退耕還林財政補助資金委託村集體進行流轉、折股量化,由村集體代農戶統一持股,以股權的形式入股造林企業,造林企業組建由貧困戶參加的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由企業出資、合作社組織貧困戶參與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管理、管護,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貧困戶變股東」。

蛤蟆神村作為先行者首先受益。他們以股權的形式入股嵐縣茂林綠化有限公司,收益由「保底收益+股份分紅」的形式體現,嵐縣茂林綠化有限公司組建「別樣紅」脫貧攻堅造林合作社行使經營權。把新造林地全部納入本地森林資源管理範圍,繼續聘用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管護,讓他們獲取持續的管護收入。實施統一管護政策、「樹隨地走」政策,解決無地造林和造林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截至目前,嵐縣共成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100多個,覆蓋12個鄉鎮5000多名貧困人口。在開展林業資產收益的同時,嵐縣還積極探索了合作社造林、合作社管護等生態扶貧模式,做到了群眾近期有勞務收入,中期有管護收入,長遠有資產收益,實現了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嵐縣的做法推進了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相融合,推進了農林旅遊相融合,推進了村集體與企業、脫貧攻堅造林合作社、貧困戶利益相融合。在實施中,規範合作社造林脫貧運行新機制,嚴格把關確保貧困群眾參與率、技術指導確保造林成活率、統籌安排確保脫貧增收覆蓋率。廣大貧困群眾在參與造林營林、管林護林、產業發展中增收致富,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吸引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點評】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為有機綠色農畜產品生產提供了生態基礎,群眾也有了發展林下中藥材、養殖業、種植業的條件。嵐縣的生態扶貧模式實現了農民增收、青山增綠的雙贏,很好地兼顧了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多方利益,解決了集體經濟破零、資源激活、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一系列問題,值得大大地點贊。

繁峙老泉頭村 產業帶動 一村一品富農家

忻州市繁峙縣大營鎮老泉頭村自古以古泉美稱,村裡有繁峙十大景緻之一的「三泉涌烈」日夜不休。

近年來,老泉頭村緊緊抓住精準扶貧的契機,堅持一村一品,全力發展蔬菜產業,興建了脫水蔬菜加工廠,帶領農民致富,優質胡蘿蔔聞名遐邇,走出了一條蔬菜種植加工發展生產的路子。

長期以來,老泉頭村村民一直從事田間勞作,耕種方式粗放,品種單一,且生產受自然條件和客觀因素影響較大,農民增收步伐緩慢。2015年,村兩委一班人經過市場考察、分析、論證後,將蔬菜種植確定為該村的主導產業。為打消村民對這一產業的顧慮,老泉頭村黨支部書記崔二平身先士卒,2017年與山東潤隆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蔬菜脫水廠,徹底解決了蔬菜銷售難的問題。村兩委班子成員本著「帶領農民干、做給農民看、拿我做實驗、風險自己擔」的原則,帶頭種植蔬菜,帶領村民更新觀念。

村裡先對傳統種植戶進行了整合,以農民土地入股和土地流轉的形式,培育了湧泉種植專業合作社,近年來發展合作社社員100戶(其中貧困戶76戶),並成立了亨隆綠蔬有限公司,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良好發展格局。

在蔬菜種植加工過程中,全村種植胡蘿蔔600畝,茴子白800畝,難以滿足加工廠需求。為了讓更多的農民有穩定的高收入,2017年,在大營鎮黨委、政府的號召下,全鎮19個村5000戶(其中貧困戶3500戶)參與蔬菜種植,10個村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蔬菜種植技術和種苗的提供。貧困戶耿白小這樣對記者說:「現在可好了,我們不用出門,在自己村裡就有事干,土地入股合作社,每月蔬菜基地務工收入2000多元,年終合作社還能分紅2000元,省了自己好多事。」在工廠上班的張誠說,「我們也有了像城裡人一樣的工作,每月3000多元,真是沒想到。」

今年,老泉頭村將規劃建設蔬菜種植加工園區,預計投資2000萬元,再建2條洋蔥和大蒜生產線,同時建恆溫庫3座,貯存優質胡蘿蔔能夠賣上好價格;為了保證茴子白等蔬菜的種苗在附近就能移苗種植,還要建育苗大棚50畝。蔬菜種植加工園區建設完成後,將形成大營鎮乃至全縣的龍頭產業,對全縣一半的鄉鎮形成帶動。一是按照目前建成的2條生產線用工,將解決1000人的就業問題;二是蔬菜種植畝純收入達2000元以上,比種植玉米等一般農作物增收1000元至1500元;三是訂單客商帶動大營鎮本地的住宿、餐飲、運輸等行業的發展;四是產業形成後將帶動周邊5個鄉鎮的貧困戶1.5萬人脫貧。

通過蔬菜種植加工業的帶動,不僅老泉頭村達到了「五有」標準,而且大營鎮的其他18個村也向「五有」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點評】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是源頭、是基礎。只有產業興旺才能吸引資源、留住人才;只有經濟興盛,才能富裕農民、繁榮鄉村。離開產業保障,振興鄉村就是一句空話。老泉頭村的實踐說明,產業興,百業興。基礎產業興旺了,加工流通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業、鄉村服務業、鄉土特色產業也會隨之興旺,農民才有持久、深層、源頭的富裕,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才能得到培育。

長治振興村 文化引領 鄉風文明幸福多

四月的上黨盆地,春意濃濃。

長治市長治縣振興村是全國文明村鎮,與華西村、茅台鎮、烏鎮等並肩「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村鎮」。它的「國字型大小」榮譽還有「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全國生態文明村等。

記者見到郭立新時,她正在給婆婆洗衣服。除了平常無微不至地照顧婆婆外,她還經常帶婆婆出去旅遊、逛街,並對婆婆說:「家務活是干不完的,要經常出去走走看看。」婆婆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兒媳就是心眼好,想得周到。」牛國靈家是振興村的教子有方「最美家庭」,郜俊霞和關艷霞是村裡的一對和睦妯娌,鄰居們都說「她們像一對姐妹」。置身於振興村,感受最深刻的是這裡的文明鄉風。從孝廉公園到文化廣場再到村志收藏館、百家姓文化展示館等,無一不展示著這裡的鄉土文化氛圍。

為了倡導文明鄉風和良好家風,振興村每年都要舉行「優秀黨員」「勞動模範」「五好家庭」「好婆媳」「九大孝星」「計劃生育模範家庭」等各種評選活動。根祖文化節、重陽文化旅遊節,各種傳統節日在這裡都盛裝登場,老幼婦孺無一群體不被關照。今年的全國三八婦女節,村裡還邀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延紅萍講解主題為「關注健康,永葆青春」的知識講座,為廣大婦女普及健康知識。在振興村生活的每個群體都能感受到生活是幸福的。

在村裡走走,崇仁路、崇明路上別具一格的「梅蘭竹菊」文化長廊128塊版面耳目一新,農耕文明、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圖文並茂,吸引了很多人駐足。「婚喪嫁娶八不能」「日常生活八不準」「待客禮儀」「集會禮儀」等,這些規定細碎而又可行,絮絮叨叨中透著濃濃的情意,卓而不凡又彰顯淳樸,緊緊圍繞移風易俗、文明禮儀、德孝傳承等不同方面,規範村民言行、倡導崇德向善、提升村民的道德認知理念,已逐漸內化為每個振興人的內在基因。

一張張剪紙、一排排別墅、一道道本土美味佳肴,一片片油松綠野……振興村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別樣鄉情,更讓人品味到了一方鄉土的淳樸與芬芳!

【點評】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農村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文明鄉風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有了新的文明風尚,一些陳規陋習、封建舊俗才能慢慢地、自覺地退出歷史舞台。在振興村,文明禮儀、家風家訓等方面的規矩基本上都能被村民發自內心地接受和擁護。規矩立得住、行得開,才能逐漸培養起村民的自覺自律意識,才能共育好習俗、共營好鄉風。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振興村的文明鄉風也依賴於他們的物質生活基礎,所以,使廣大人民群眾過上豐裕的生活也是培育文明鄉風的必要條件。

侯馬馬庄村 組織保障「黨建+」促善治

每天清晨,臨汾市侯馬市新田鄉馬庄村村民李愛生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掃自家的院子,然後扛著鐵鍬和掃把出門,加入到正在街巷裡保潔的馬庄村黨員服務隊伍當中,收集垃圾、剷除雜草、清掃巷道……將村裡打掃得乾乾淨淨。黨員幹部包路制度是馬庄村「黨建5+」活動的其中一項內容。

馬庄村位於侯馬市北郊,是侯馬市首批「四美兩宜」示範村。全村3個村民小組、448戶,黨員69名。近年來,馬庄村以「黨建5+」為統攬,有力推進了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他們的做法是:「黨建+好班子」,強化隊伍建設。支村兩委班子堅持每周例會制,重大事項決策執行「四議兩公開」。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黨日活動制度、黨員承諾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努力打造一支敢擔當、有作為、過得硬、打勝仗的黨支部班子和黨員隊伍。「黨建+好門路」,壯大集體經濟。因地制宜,破解集體經濟增收難題,陸續引進建起被服廠、桃果加工、鋁合金加工等企業,增加集體收入,解決本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實現了集體、村民「雙增收」。「黨建+好服務」,密切幹群關係。黨支部班子作表率,開展黨員「亮身份、曬承諾、爭先鋒」活動,在每個黨員家庭門前懸掛「共產黨員戶」門牌,明確帶頭服從大局、帶頭創業致富、帶頭服務群眾、帶頭移風易俗、帶頭尊老愛幼、帶頭美化環境要求,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積極開展便民服務。「黨建+好鄉風」,深化基層治理。重視村風、民風建設,注重弘揚傳統文化,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組織廣場舞、鑼鼓隊、秧歌隊等群眾性文藝演出,群眾文化豐富多彩,尊老敬老蔚然成風。「黨建+好環境」,建設美麗家園。建成集休閑、健身、運動、遊覽等於一體,佔地面積25畝的高標準文化廣場。對全村6條主路2條主街進行了紅色命名,黨員幹部主動包路、包街、包巷,大街小巷日掃日清,全天保潔並建立起長效機制,實現了硬化、綠化、凈化、美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馬庄村村委委員晁怡華說:「怎樣才算一名合格黨員?就是要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群眾看的是黨員幹部。黨員帶頭了,群眾的工作就好做了。」

【點評】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基層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基層組織堅強有力,鄉村振興就能蹄疾步穩,鄉村各項工作就能順利開展。馬庄村的善治之路,最關鍵的是緊緊抓住了「人」,抓住了全體黨員,讓黨員們發揮出了主觀能動性,起到了帶頭作用。同時抓住了全體村民,讓基層黨建和大家的公共利益相結合,注重了全體村民的參與,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推動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山西日報 記者王秀娟)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讓人工智慧更好為智慧城市建設服務
八旬老翁失聰四年 妻子寫上萬張紙條「傳情」

TAG: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