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呼喚「大國工匠」

人工智慧呼喚「大國工匠」

「目前,我國每年人工智慧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而我國的人工智慧尖端人才不足美國的6%,在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上遠遠不能滿足國家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的需求。」在20日舉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郝躍委員指出。

未來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人才之爭,如何補上人才短板,打造人工智慧產業的人才高地?不少委員對這一問題有所思考。

「做好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郝躍表示。

近年來,主要發達國家和企業十分重視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數百所高校設置了人工智慧相關學科。2004年起,我國也已經在北京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36所大學陸續設置了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沒有形成完善、規範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教育教學體系。」郝躍認為,人工智慧是一個複合型新興交叉學科,包括數學、物理、電子信息、通信、物聯網和大數據,以及微電子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還包括類腦研究。「因為跨度大,所以培養人才的難度也大。」因此,設置「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實現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專業化、規範化和規模化,尤為重要。

除了學院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另一方面,人工智慧行業發展需要優秀的領軍人物。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參與我國人工智慧發展,這一點十分關鍵。

「在TOP700全球AI人才中,中國入選人數雖然名列第二,但仍遠遠低於佔一半數量的美國,缺少像辛頓等AI領域的學術領軍人物,也缺乏像GoogleDeepMind這樣的頂級團隊。」曹健林委員認為,未來國際人才競爭將更加激烈,要高度重視高水平人才不足問題。

無論是系統培養學科型人才,還是引進高端人才,加強產學研合作,在實踐中培養實用型人才,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仍「求賢若渴」。可以預見的是,在人工智慧所引領的科技浪潮中,將湧現出新的「大國工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光影記錄國富民強幸福生活
開普敦狂歡節再次掀起「中國風」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