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牛為什麼有下牙而沒有上牙?您知道嗎?

牛為什麼有下牙而沒有上牙?您知道嗎?

世間草食動物,都長著一口上下鋒利的牙齒,牛有點特別,與眾不同,只有下牙,沒有上牙。對牛的這種特殊生形,漢中民間有這樣一個故事流傳著。

城固縣三合鄉秦家壩村後的一座山頂上有個叫霸王寨的地方。一看這名字,稍有中國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霸王項羽一生沒到過漢中,怎麼會有寨子呢?其實,這是漢王劉邦屯兵漢王城,為操練隊伍、練習渡江、爬山攻城在與漢王城一江(漢江)之隔的山頭上假設的霸王營寨,後人們為紀念霸王的英雄豪氣,曾修廟上香火祭祀。在清末民初,當地富戶為躲土匪滋擾,削山頭二道為城牆,外層全用石頭壘砌,四周建有城牆垛口,有前門後門,全由石頭包裹,刀砍不入,火燒不燃。準確叫法應為「霸王廟寨」。《城固縣誌》新舊版均有記載。

霸王寨座落在漢(漢中)——白(白河)公路進山口處,高約千米,軍事要塞,有「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可見當年劉邦選此假設敵營,是動了一番腦筋的。當地人說,先有漢王城,才有霸王寨。劉邦欲奪天下,日夜操練兵馬,漢王城下、漢江河灘、霸王寨上,時常鼓角相聞,戰旗飄飄。一日扮作楚軍的一大力士兵卒,從寨上一箭射斷了漢王城上的「漢」字帥旗,箭落後坡,現仍有「落箭坡」這地方。劉邦急召謀士商議對策,後找來九頭犍牛,套上繩索,將一棵水桶粗的榆樹拉彎成弓,搭上特製的箭,然後快刀斷繩,箭似有雷霆萬鈞之力,飛躍漢江,飛上寨子,不僅射斷敵軍旗,還將霸王寨的前寨連接後寨的山樑射穿,箭過之處,溝底形成Y形,象個桃子,於是祖祖輩輩就叫這地方「桃子溝」了。

這幾頭牛由於慣性向前跌扑,整了個嘴啃泥,把上牙磕掉了。從此牛們只見下牙卻沒有了上牙。漢王在漢江邊智勝「敵軍」 ,為日後烏江灘上包圍擒獲霸王項羽奠定了堅實基礎。霸王寨,這一楚漢之爭的歷史遺迹,經歷了2000多年的風吹雨打,巍然屹立,值得後世憑弔。

在城固縣一提起漢王城,婦孺皆知,它座落在縣城東今博望鎮蓮花辦事處廟坡村。據明嘉靖45年(1566)《城固縣誌》:「漢王城,東十里,高十丈,頂平,南北一百八十步,東西百步,南近漢江,北繞湑水,漢王駐兵於此。」漢高祖元年(前206),項羽封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漢中),漢王四月就國,曾駐漢王城,城因此而得名。

漢王城,歷經2000多年的風吹雨打,巍然屹立在湑水河畔、漢江之濱,雖在上世紀被108國道和陽安鐵路東西橫穿切割成三個大土丘,但仍不失帝王居苑,常有皇家瑞氣光顧,神奇之事時常發生:當地人在城上種莊稼翻犁土地或遇暴雨沖刷,出土漢代刀劍、箭簇以及人和動物俑等還有夾沙灰色繩紋瓦筒、報瓦殘片和子母口幾何紋殘磚等文物。特別是出土的漢代土壇,壇上有孔,相傳壇為帥旗壇,孔內插帥旗。這些實物,證明漢王城是漢代屯兵、養兵、練兵的重地。劉邦在這裡,「運籌於帷幄,決策於千里。」從此,「陳倉渡卒卷三秦,垓下伏兵擒項羽,定都長安漢家興,功成名就沛公喜。」所以說,有了漢王城,才有了漢家江山四百年。

(作者胡劍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國恆以弱喪,為什麼漢朝獨以強亡?東漢要不要為五胡亂華負責
戰國時期:文景對同姓王的鬥爭與七國之亂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