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學神蘇軾是怎麼讀書的?

北宋學神蘇軾是怎麼讀書的?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願你愛上蘇東坡,也愛上讀書

但願人長久

 但願人長久

王菲 

00:00/04:20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權御史中丞李定、權監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等人搜集羅列蘇軾詩詞文集,引章摘句,彈劾其「譏諷新法、包藏禍心、謗訕朝廷」,蘇軾因此入獄,被囚禁一百三十天,史稱「烏台詩案」

此案由神宗皇帝御批,李定諸人審訊。為了徹底扳倒蘇軾,他們煞費苦心,全面搜集蘇軾詩詞文集的各種刊本,從中找出他們認為有問題的句子,然後一首一首拿來審問。

一天,群臣在崇政殿的殿門外等候早朝時,李定忽然說:「蘇軾確實是個奇才!」眾人不知他的用意何在,都不搭腔。李定環視眾人,過了一會兒又說:「即使是二十年前所作的詩文,引經援史,隨問隨答,無一字差錯,這還不是奇才么?」

從這裡可以看出,蘇軾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其博聞強記,到了令他的敵人都會折服的地步!

在他的晚年,還曾經默寫平生所作的八篇賦,竟然能夠一字不差。這不禁使人好奇,如此驚人的記憶力,究竟是從何而來?難道是天生的?

翻看南宋陳鵠《耆舊續聞》的一則筆記,或許可窺一二:

朱司農載上,嘗分教黃岡。時東坡謫居黃,未識司農公。客有誦公之詩云:「官閑無一事,蝴蝶飛上階。」東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對。東坡稱賞再三,以為深得幽雅之趣。異日,公往見,遂為知己。自此時獲登門。

偶一日謁至,典謁已通名,而東坡移時不出。欲留,則伺候頗倦;欲去,則業已達姓名。如是者久之,東坡始出,愧謝久候之意,且云:「適了些日課,失於探知。」

坐定,他語畢,公請曰:「適來先生所謂日課者何?」對云:「抄《漢書》。」公曰:「以先生天才,開卷一覽,可終身不忘,何用手抄邪?」

東坡曰:「不然,某讀《漢書》,至此凡三經手抄矣。初則一段事,抄三字為題;次則兩字;今則一字。」

公離席復請曰:「不知先生所抄之書,肯幸教否?」東坡乃命老兵就書几上取一冊至。公視之,皆不解其義。

東坡云:「足下試舉題一字。」公如其言,東坡應聲,輒誦數百言,無一字差缺。凡數挑皆然。公降嘆良久曰:「先生真謫仙才也!」

他日以語其子新仲曰:「東坡尚如此。中人之性,豈可不勤讀書邪!」新仲嘗以是誨其子輅。

他以抄寫的方式來背誦《漢書》,第一次時,一段文字中抄三個字作為提契,第二次抄兩個字,第叄次只抄一個字。也就是說,一本《漢書》,他至少背了三遍。

效果怎樣呢?只要隨便舉出一個字,他便能滔滔不絕背出一大段,一字不差。難怪朱載上要教育他的兒子:「東坡尚且如此,你不過中等智力,怎可不勤讀書呢?」

《蘇東坡》劇照

蘇軾不止一次說「舊書不嚴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侄婿王庠向他請教讀書之法,他在回信中說:

「但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別作一次,求事蹟故實、典章文章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此雖愚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一本好書的世界,如同海洋一樣廣博,涵義豐富,令人目不暇接。以個人精力,不可能一下子全盤吸收。

因此遇上一本好書,最好多讀幾遍,每讀一遍,為自己設定一個方向,比方說這一遍著重看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那就只從這個方向看,其他方面可暫時擱置不管。

再看一遍時,著重看事蹟故實、典章文章之類,其餘以此類推。這雖然是個笨辦法,但只要堅持,和那些泛泛涉獵的人比起來,就高出不止一個檔次了。

天下不乏天賦異稟之人,亦不乏勤學苦練者,但既有天賦,又勤奮刻苦如東坡者,真可謂鳳毛麟角!

荀子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蘇軾自己也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後人看蘇子創造的文化精神世界,有「蘇海」之稱。

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如大海一樣廣博;文風渾厚自然,有如行雲流水一般順暢,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他那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以及一生不斷重複的溫故知新?

因此王安石不無感慨地說,不知要幾百年,方能出一個像蘇軾這樣的人物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東坡傳 的精彩文章:

古代大文豪們也曾為房子奮鬥過?
這20個成語故事,竟都與東坡有關?

TAG:蘇東坡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