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今年之內,你預約之後就能隔著玻璃看故宮如何修文物

今年之內,你預約之後就能隔著玻璃看故宮如何修文物

故宮博物院表示,故宮的「文物醫院」有望在年內作為常規展館向公眾開放,觀眾通過提前預約後,即可透過長廊兩側玻璃近距離觀摩文物保護與修復技藝。

圖/央視網截圖

「文物醫院」位於故宮西側院牆內側,是一組 361 米長的古建築平房,共分為科技保護區、分析檢測區、書畫修護區、綜合工藝修護區、綜合藝術品修護區、金屬鐘錶修護區 6 大區域。書畫、木器、漆器、金屬、鐘錶、陶瓷、織綉等文物均可在此修復或複製。

自《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後,文物修復工作也從沉寂無聞變為公眾焦點。「文物醫院」的開放很大程度上也是對此迎合的結果。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這樣解釋文物醫院的開放原因:「我們希望通過展示文物修復過程,使觀眾了解文物修復的科學性,體會到文物修復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

圖/《我在故宮修文物》豆瓣圖片

目前,故宮的文物修復有傳統古法與現代修復兩種方式。比如,修復匾額上脫落的玉片、金絲時,需要用傳統黏蠟進行粘合(在傳承方面,故宮目前依然延續傳統師徒制)。同時,用以檢測、修復的科學現代設備也極為重要。「文物醫院」還專門設立了「科技保護區」,為修復工作配備了文物專用 CT 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

除了實質性的修復工作,文物的檢測與分析同樣是重頭。據單霽翔介紹,「文物醫院」中的 200 名文物醫生,「60% 是進行分析、檢測這些科學研究的,研究報告出來以後才開始修。」「文物修復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像患者到醫院看病一樣,不僅需要有傳統技術的工匠進行經驗性地判斷,也需要藉助各類分析檢測的儀器來診斷。」

具體說來,文物進入「醫院」的流程主要分為:進入文物科技實驗室「體檢」,進入文物修護工作室進行修復,文物修復完成後,醫院還要填寫詳細的修復記錄。

而這也正是「醫院」概念的來源,在文物保護的目的下,需要實現進行診斷,分析病害,從而對傷況採取針對性的修復。

目前,「文物醫院」正在進行志願者講解招募,共收到有效簡歷 871 份,4 月 20 日已面試至第二輪。「文物醫院」也將於今年年內預計開放,並預計通過一年左右的摸索,形成一套較為完備的接待方案。

題圖/《我在故宮修文物》豆瓣圖片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今日娛樂:亞馬遜投資 10 億拍《三體》,美國男團超級男孩將重聚
Burberry 內部人事又有變動,以及,Beyoncé在科切拉音樂節的表演換了 5套look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