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組晚清中國照片在倫敦展出,來自19 世紀最重要的旅行攝影師

一組晚清中國照片在倫敦展出,來自19 世紀最重要的旅行攝影師

蘇格蘭人文攝影師約翰·湯姆森的紀念展《約翰·湯姆森鏡頭下的中國與暹羅(China and Siam: Through the Lens of John Thomson)》近期正在倫敦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SOAS)的汶萊美術館舉行。展出的主要是他於 19 世紀下半葉在中國、中南半島遊歷期間拍攝的人文攝影作品,一同參展的還有清朝的服飾等。

這些作品主要拍攝於他 1868 – 1893 年間的中國之旅,這次從香港啟程,經過廣州、汕頭、台灣、廈門、福州、上海、寧波、南京等地,之後沿長江溯流而上,直到貴州。以後又北上,到達天津和北京,遊覽了南口和長城等名勝古迹。

作為 19 世紀最重要的旅行攝影師和地質學家,約翰·湯姆森對攝影史最大的貢獻是對當時東方各國的社會人文記錄,他也是首批旅行至遠東的攝影家之一,被譽為攝影界的「馬可·波羅」。

1837 年,約翰·湯姆森出生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家中經營煙草生意,年少時在光學儀器作坊當學徒,因此學習了攝影的原理。學徒時期,他還抽出時間在瓦特藝術學校(Watt Institution and School of Arts)的夜校就讀,並拿到了初等化學、數學、自然哲學的結業證書。

1862 年,約翰·湯姆森隨從事鐘錶製作與攝影工作的哥哥來到新加坡,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遠東旅居生活。兩人合夥經營光學與航海儀器生意,同時約翰·湯姆森也建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以新加坡為基地,北馬來西亞,西至馬六甲海峽,西南至蘇門答臘等地旅行,用相機記錄當地的村落、原住民與人文活動景觀。三年以後,湯姆森賣掉了新加坡的工作室,去往曼谷,為暹羅皇室拍照。藉此機會,他又遊歷了寮國、柬埔寨等地,其中以長達兩個禮拜的時間拍攝了吳哥窟古城中的浮雕石刻,也是世界最早的吳哥窟影像。1866 年返回英國後,他拍攝的旅行照片讓其時渴望了解東方文明的歐洲人為之震撼,他自己也因此名聲大噪。

約翰湯姆森拍攝的吳哥窟

而只不過一年,他又決定回到亞洲,這一次他把攝影工作室設在了香港的皇后大道,並開始籌備中國之行。1873 年,他的報道攝影集《中國和中國人》在英國出版,其中包括了他在中國拍攝的 200 多張照片,作品的題材既包括錦繡河山、城市風景,又包括各行各業的人民生活:辛酉政變後的恭親王、吸食鴉片者、囚犯、待業貧民、修腳手藝人……這些都是他的拍攝對象。為了準確表現拍攝時期的生活面貌,他還做了許多調查研究,放在照片後詳細的文字說明中。同年,他又出版了著作《福州和閩江(Foo Chew and the River Min)》,並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台灣的文章《南福爾摩沙紀行(Notes of a journey in Southern Formosa)》。

約翰·湯姆森的作品雖然在歐洲盛況一時,但亞洲地區認識到他的貢獻已經是近一個世紀後的事了。成功大學的王雅倫教授於 1997 年編著了《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一書,湯姆森生前沖印的南台灣照片複製品才正式進入台灣,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題圖和文中圖均來自 John Thomson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賴聲川新戲《隱藏的寶藏》,將有一個不一樣的呈現視角
美國決定 11 月舉辦大型閱兵,但坦克不會開進華盛頓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