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薛岳和蔣介石的一個失算,令50萬國軍失去勝利希望

薛岳和蔣介石的一個失算,令50萬國軍失去勝利希望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在1944年的長沙會戰期間,與日軍在華中地區的厲兵秣馬相比,中國軍隊的防守就顯得漫不經心。湖南劃歸第9戰區指揮,第三次長沙會戰後,該戰區除協同第6戰區進行了常德會戰外,主力部隊已有兩年沒有參加重大戰役。中國軍隊的大致部署為:(一)贛西北守軍為孫渡第1集團軍,所屬新編第3軍之新12師、第183師及地方部隊擔任梁家渡、高安、奉新、東堡之線的警備;第58軍之新10師防守樟樹、清江一線。(二)鄂南守軍為王陵基第30集團軍,所屬第72軍之第34師、新13師及地方部隊擔任大港、武寧、九宮山、塘口、通城、麥市、九嶺、保定關一線警備;新15師在修水整訓。(三)湘北正面防守為楊森第27集團軍,以第20軍所屬之第133師、新20師擔任黃岸市、楊林街、新牆河一線警戒。(四)湘西守軍為梁漢明第99軍,所屬第99、第92師擔任營田、湘陰、蘆林潭、沅江南咀小港、漢壽之線的警戒。(五)另派第37軍集結於瓮江鋪、浯口、汨羅一帶;第4軍駐守長沙;第44軍集結於瀏陽;暫編第2軍在株洲、淥口整訓;第10軍防守衡山、衡陽。

日軍在行軍

至5月份,日軍攻擊的態勢已是非常明了。5月6日,軍委會曾致電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認為日軍「由贛州直攻株洲與衡陽之情報甚多,務希特別注意與積極構築據點工事,限期完成,以防萬一為要」。中旬,戰區參謀處根據各方情況也獲悉平漢路南段、粵漢路北段和長沙航路上運輸繁忙;日軍在到處抓夫,湘北日軍數量明顯增多,且封鎖消息,不許中國人通行。面對這些情報,薛岳先是認為日軍鑒於前幾次長沙會戰的教訓,不敢發動對第9戰區的進攻,及至看到日軍在戰區正面大量集結時,才開始制訂作戰計劃。但他又期待著「第四次長沙大捷」的到來,認為日軍還會像以前那樣,由岳陽等處發動正面攻擊,便按照以前長沙會戰的方案,形成如下作戰部署:

國軍將士在接受訓示

「戰區以保衛國土、粉碎敵寇企圖,於湘江東岸新牆、汨羅、撈刀、瀏陽河、淥水間,湘江西岸資水、溈水、沅水間,節節阻擊,消耗敵力,控置主力於兩翼,在淥水、沅水北岸地區,與敵決戰。於是由贛北抽調第五八軍、第七二軍及新三軍之第一八三師,請由第三戰區抽調第廿六軍,第六戰區[抽調]第七三、第七四、第七九、第一百各軍,第四戰區抽調第四六軍,第七戰區抽調第六二軍,與原在湘北、長衡及濱湖地區之第二十、第卅七、第四四、第九九、第四、第十各軍,合力參加淥水、沅水以北地區之決戰……」

長衡會戰形勢圖

這個淥水、沅水以北的作戰計劃,實際上仍以長沙、瀏陽為中心。該作戰計劃當時也得到了蔣介石的批准。但薛岳和蔣介石等人都沒有料到,日軍會在東西120公里寬的範圍內實施正面突擊,還配署了第二線兵團。這樣一來,薛岳制定的「側翼迂迴」攻勢實際上根本無法奏效。儘管第9戰區當時擁有第30、第27和第1三個集團軍共10個軍30個師,但軍委會還是同意了薛岳的請求,從第6戰區將王耀武第24集團軍(下轄彭位仁第73軍、李天霞第100軍、王甲本第79軍、施中誠第74軍共10個師)調往益陽、寧鄉一線;從第4戰區和第7戰區分別抽調黎行恕第46軍、黃濤第62軍趕赴衡陽,加上駐守衡陽的方先覺第10軍,組成李玉堂兵團;從第3戰區抽調丁治磐第26軍赴株洲,同羅奇第37軍、沈發藻暫編第2軍組成歐震兵團。這樣的話,長沙、衡陽一線的中國軍隊達到17個軍47個師,達50萬人。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四卷》,2016年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軍機處設立的時間究竟是什麼時候?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有沒有統一的看法?
清代的陝甘總督一職經歷了怎樣的沿革變化?該職位的設置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