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美塾庭︱晉北古風遺韻人文行

古美塾庭︱晉北古風遺韻人文行

遠古回聲

 榣山遺韻

駱集益;周志華 

00:00/01:07

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山西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素有「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現存古建築,其數量之多、價值之高都居全國之首。

輸入

三晉大地國寶頗多,但知道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不識貨,只知去五台山燒香,不知來這裡尋寶。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卻也很正常。

事情的開始是這樣

我對於看廟,原本無啥興趣。首先對佛教不了解;其次是廟裡的神像再好,也好不過晉祠的侍女塑像吧,見識過了;況且經過文化大革命,各地的廟宇、神像早已毀壞殆盡,新塑的泥人沒什麼可觀,加上不會欣賞建築藝術,所以過去不太進廟。

事情的結果是這樣

近幾年,遊歷名川大江,在各種熏陶下,我看了大大小小不少廟,莊嚴的、新修的、破敗的、只留下個牆基的,甚至是書上記載有但原地已不存在的廟,都看過不少。漸漸地,我也就成了逢廟必進的人。

此次古美塾庭山西之行,短短三天時間,我集中領略了晉北大地上的石窟、壁畫、彩塑、木構之美,從而掀開了古風遺韻的蓋頭來……

唐代是中國建築的發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築大興盛的時代,但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結構建築至今能肯定的有四座,全部在山西省境內。規模較大的就有上述的南禪寺大殿和下面要介紹的五台佛光寺的東大殿,以及平順縣的天台庵和芮城縣的廣仁王廟。

塞內塞外,一關之隔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

出塞曲

 出塞曲

蔡琴 

00:00/03:04

普度幾世塵緣。

佛法精微,

庇護一方水土。

古寺清幽,

在歷史車輪的騰挪輾轉之間,諸多寺院坐落在三晉大地已幾個世紀。從這裡響起的第一聲悠遠鐘聲氤氤氳氳傳到今人的耳中,或許我們應該雙手合十,心中默許,靜靜聆聽歷史的堅定與執著。

是佛?是人?還是薪火相傳的期望和百折不撓的堅韌?讓山西這樣一個個小小的山村承載了如許之多。

用手指撫摸著斑駁的古碑,

好像觸碰到了歷史的冷靜。

文化,是一種積澱。不喧囂,不張揚,靜靜的厚重……

GIF

重拾綠皮火車的記憶,歸京。

暢享三晉大地,

意猶未盡,期待下次!

圖文:海平

編輯:海平

鼓勵原創

掃碼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棠花未眠 的精彩文章:

去南極,是一場修行⑥重回簡單,心無雜念
探訪幸福國度—不丹

TAG:海棠花未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