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官員當作家是好事,但不少官員喜歡趕「官員作家」時髦

官員當作家是好事,但不少官員喜歡趕「官員作家」時髦

許多官員喜歡當作家,喜歡媒體稱謂他們是作家某長,或某長作家。作家官員,官員作家,都是一頂挺時髦的帽子。很多非專事寫作的公務員,因寫作有成績,便挖空心思製造盛大聲勢。虛實掩映之間,官員因此有了新身價。

但,有人可以說不!媒體曾報道,2014年8月29日,在「當年明月」百度貼吧中,一個「明月是不是調到河北隆化當副縣長」的帖子激起很多人的興趣。該帖還將隆化縣政府網的相關截圖上傳,確有「副縣長石悅」的字樣。隨後,記者據公布的電話,聯繫上多位工作人員,證實隆化副縣長石悅,確是以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而聞名的作家「當年明月」。

寫作是精神生活,工作是現實生活。當年明月自2006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歷史隨筆,受到網友熱捧,後被出版社發現,出版《明朝那些事兒》系列。超級暢銷之勢迅猛,很快席捲國內各大實體書店櫃檯最顯眼的區域。第二年起,當年明月連續7屆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總版稅達4100萬。可以說,當年明月掀起了一場草根講史風潮,然紅得發紫的他並不滿足於此。

2009年,央視《面對面》記者董倩向石悅發問:為什麼不可以把公務員工作辭了,乾脆就當純粹的作家多好?石悅回答,工作是工作。無論出多大名也好,出多大風頭也好,都得有一份正經的工作。

當時媒體記者找到石悅,沒想到他說:「我不想名留青史,也不想永遠的這麼大紅大紫。我說我不會一直紅下去,我也不想一直紅下去。在歷史面前,很多事情都是過眼雲煙,我一直慶幸自己到目前,還能夠比較看清自己,不把自己當成什麼大牌人物。自己就是一個沒事寫點東西的人。」

寫作只是業餘,工作才是主業。石悅坦言「自己是在一個正常的範圍之內」。業餘寫作對正常工作,是一種調劑和提升。如果把寫作當做名利雙收的資本,當做給日常工作調價增值的手段,那縱然可能名利雙收了,但對工作和寫作能提質多少,是值得懷疑的。

圖書之所以暢銷,這與社會環境和讀者需求密切相關。任何一個暢銷書作家,都不可能一直紅下去。在歷史面前,很多事情都是過眼雲煙,當年明月能夠看清自己,不當大牌,沒事寫點東西。這是一個研究歷史的作家平靜的理性認識。

不容否認,不少作家掛職基層,確實寫出了很多真實反映群眾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好作品。但有一些愛好寫作的官員,權力大了,位置高了,卻追名逐利,雇槍手上陣捉刀,或組織班子代寫,寫出了嘩眾取寵的轟動效應。

有人披露,湖南某廳級高官一年包裝出幾本所謂經典作品,被評論家們炒為新儒家散文的代表,卻不料想有老作家高聲抗議,此為剽竊!被剽竊的老人當面質疑那著名散文家,為何多大段大段的抄襲時,高官作家卻不知回答。原來秘書寫不出好文采,但為博老闆開心,就乾脆去抄,抄老闆尊重和熟悉的作家的。

官員寫作究竟為哪般?是製造噱頭好為媒體炒作再造奇蹟,還是反思自身提升工作實效?是以自身為點切入幫助提升單位影響,還是純粹工作之餘的生活調劑?……這隻有官員作家、作家官員們心知肚明,這都由他們的言行和實績一一作答。石悅掛職分管文化旅遊、環境保護和工業企業生產運行工作。當地一位熟悉其工作的人稱:「作為領導,石悅副縣長對工作總是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平時對上上下下也都挺好的。」至於有讀者對於當年明月新書的期待,這位工作人員則坦言「這屬於他個人生活範圍,我並不清楚」。寫作只是一種私我的愛好,自有讀者作出評價。而工作實效是不能用寫作成績來替代的。

作家謀官位,官員搞寫作,都是個人的權利。有能力為之者皆有權利爭取實現這雙重身份,有權利讓二者身份相互補益齊頭並進。媒體和大眾對作家官員、官員作家的關注,也該是作家利用工作之便搜集了多少寫作素材和題材,官員藉助寫作之利實現了多少業務水平和思想。

寫作者既然選擇了工作,就不能因為私我的寫作行為偏廢了實際工作,更不能因為有寫作所得到的名利提陞官位影響。石悅給人的印象是沒有領導架子。而當媒體冀圖採訪他時,都被婉拒。像類似當年明月的明星作家當官,媒體和地方都應該對他鼓勵,拒絕宣傳炒作,這是對他的一種有效保護。

宣傳炒作,可能會讓讀者和受眾暫時性地獲知了一種娛樂新聞,但讀者和受眾真正期待的、最終需知的,是他創造了多大工作成績、多少寫作成就。

讀者和受眾不喜歡作秀,雖然作秀能讓人莞爾一笑。不少作家,總選擇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搞詭異性營銷,誇大其詞地推銷自己,甚至因缺乏社會擔當而喪失市場效應,就形諸冠冕堂皇的理由。更有甚者,明知理虧,還不惜利用人們對法治的信任和期待,廉不知恥地將不理會自己作秀的影響力機構訴至法院。

不論伎倆怎樣精巧,作秀都是沒有市場的。寫作是寫作,工作是工作,身兼二職的人們有權利因此宣傳,作秀只會讓人懷疑、反感和厭惡其意圖。而能以工作上和寫作上都有建樹的人,得到了卻是廣泛的、真誠的、持久的尊重。

湖南省作協主席唐浩明也是一個敬畏歷史、感悟智慧的明白人。他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張之洞》《楊度》,聞名海內外。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作家,而他卻最看重嶽麓書社首席編輯身份,那是他的工作。他自1982年研究生畢業至今,始終工作在嶽麓書社從事古籍整理出版,先後編輯《曾國藩全集》《曾國荃全集》《彭玉麟集》等煌煌巨制,參與了《左宗棠全集》的文獻整理。如今,唐浩明雖早已年屆退休,卻依然堅守在編輯崗位。他沒有近水樓台地安排一副國家一級作家的光環護體,但據我所知,他很看重編審的職事,凡出版社每年一屆的年度圖書選題會,他都是謹終如始地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意登 的精彩文章:

TAG:牛意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