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72歲創業,落戶南京成立研究院

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72歲創業,落戶南京成立研究院

20日,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突然宣布正式創業,在南京成立「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並為此專門註冊了一家公司——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據了解,該公司已經獲得了「南京金港投資有限公司」的投資。

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72歲創業,落戶南京成立研究院

72歲才創業,打造5大平台推動AI產業落地

從一個創業者的角度來講,已經72歲的姚期智屬於高齡。不過,一直以來,「AI產業化」都是他的一個夢想,而「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的成立則是他實踐的第一步。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姚期智將率隊打造五大功能平台,分別是AI交叉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平台、AI領域人才培養平台、AI+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技術服務平台、AI新產業發展聚焦平台、AI股權投資機構集聚平台。

簡單來講,該研究院將從AI技術研究、AI人才培養、AI成果轉化、AI資金吸納等多個角度入手,幫助學校實現技術成果轉化、協助企業AI技術研究、推動AI實現產業化,讓AI惠及每一個人。

另外,「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還計劃每年在南京市舉辦一場全球AI領域的頂尖論壇,彙集產學兩界人士,共同探討「AI產業化」。

可以看到,「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將通過政產學研合作提供公共技術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

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72歲創業,落戶南京成立研究院


成立伊始,9大「AI+」項目簽約入駐研究院

揭牌同一天,9大「AI+」項目也簽約入駐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以進行孵化,分別是青椒信息科技、新一代數據網項目、AI+新葯研發項目、透徹影像研發中心項目、AI+細胞治療項目、智能社會治理諮詢中心項目、智能司法大數據項目、摩西人機對話大腦智慧政務項目、Everchain項目。

從這些項目中,我們能看到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的一些側重點。依據「新葯研發」、「細胞治療」、「社會治理」等關鍵詞來看,在產業化落地方面,該研究院當前主要立足於醫療、政務、司法和智慧城市。

以AI+新葯研發為例,雖然前者能夠緩解新葯研發過程中周期長、成本高、失敗率高的痛點。但是於企業和項目組來說,他們或許有數據,但是技術就不一定了。

眾所周知,論AI技術,更多還是掌握在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中。以往,研究院與產業多存在脫軌現象,這也是導致大多AI技術不能夠實現產業化落地,以及多個企業相繼成立獨立/合作研究院的因素之一。

而如今,眾多人工智慧研究院的成立,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他們能夠觸摸到那些以往只存在於實驗室的AI技術,進而將技術與項目加以融合,實現AI技術的產業化。這也是當前諸多企業選擇與中科院等機構搭建合作的起因。

從AI產業化層面來講,於企業而言,研究院是能夠幫助他們更快提升技術研發速度、更快推出產品的存在,而於研究院來說,企業相當於一個連接他們與產業界的「扣環」。依據當前的情況,企業與研究院的結合已經是一大趨勢,只是各自合作的形式有所不同。


研究院最終落地南京,這是一個關於AI產業化落地的「雙向抉擇」

姚期智,曾在2000年獲得圖靈獎,也是迄今唯一獲得這一獎項的華裔。

2004年,他回到國內,並在清華大學任教。樓教主(樓天城,前百度無人車首席架構師)、印奇(Face++創始人兼CEO)……一些在業內舉足輕重的人物皆出身清華姚班。

2017年,他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

一直以來,姚期智都在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其領導的量子信息中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升了中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從各方面來講,姚期智就是國內AI產學界的「標杆」。

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72歲創業,落戶南京成立研究院

作為國內AI產業的泰斗級人物,北京、武漢、西安等城市均曾向其遞出過橄欖枝,但姚期智最終選擇了南京。而南京,究竟為何會得到其如此青睞,成為姚期智創業的第一站。

早從去年9月開始,南京就啟動「科技成果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的「兩落地一融合」工作,這一舉措與姚期智在AI研究領渴望產學研融合的思路不謀而合,也是推動了雙方第一次接觸的「導火索」。

緊接著,今年1月,南京市委出台「一號文件」,推出十項措施,將更多優惠和激勵政策更多偏向科研工作者,吸引更多國家級平台的高端科研項目在南京落地。可以說,這一份文件的出台促使了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提速,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

另外,在人才方面,南京也有著81位兩院院士、53所高校、600多家科研機構以及80多萬在校大學生。就在今年3月,南京大學也發布通知,正式成立AI學院,並於今年9月開始招生。

可想見,不管是政策大環境,還是AI人才的儲備,南京都相當有看頭。而落地到企業,阿里巴巴江蘇總部、創新工場南京國際AI研究院、京東AI研究院南京分校、小米華東總部、科大訊飛區域中心以及地平線、曠視、Face++研究院等紛紛先後落地南京。這些企業的動作也正面反映了南京在「AI產業」的強硬勢力。

在產業化落地這件事上,南京市看重了姚期智的個人實力與產業影響力,姚期智則看重了南京在AI產業化落地的大環境與各方面的儲備力量。

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72歲創業,落戶南京成立研究院


最後:院士「插手」AI產業界,這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

說到底,為什麼「姚期智創業」會如此受關注?無非兩個因素,其一是姚期智本人的IP屬性,其二則是「院士創業」。

當然,在推動AI產業化方面,相比於「創業」,更多院士選擇「加入公司擔任某一職位」,或是基於合作協議共同研發技術。

譬如中國AI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其與鋼鐵俠科技簽署了合作協議,在後者公司內成立院士工作站;又比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張鈸院士,其已經受聘成為深醒科技首席科學家;還有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AI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周志華教授,其已經出任京東集團AI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在眾人的印象中,「院士」就是呆在實驗室和學校中專心搞科研、培養人才的一個群體。而從當前的產業現狀來看,在「政學產研結合」的口號的帶領下,為了推動AI的產業化,院士踏足產學界已經不是一件「稀罕事」了。

在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僅從技術層面來講,基於自身數十年來的技術儲備學識,以及對這一技術的未來預判,他們將能夠給出極具價值的指導性意見。另外,從院士的角度來講,或許就如姚期智一直夢想「AI產業化」一般,與企業的合作也將助於他們實現夢想。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72歲創業,落戶南京成立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有新意,ALVIX這款無人機擁有環形收納可變形旋翼
「M-TECH 2018蘇州站——AI創新帶來的智能革命」大會即將開啟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