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嚼碎了喂孩子?追著孩子喂飯?這些「餐桌惡習」要立刻改

嚼碎了喂孩子?追著孩子喂飯?這些「餐桌惡習」要立刻改

現在我身邊很多人都向我抱怨,家都不像個家了,每個人成天都是抱了個手機,不停地摩擦摩擦刷屏,就連吃飯的時候也不例外。

但是家裡如果有個小寶的話,大家的注意力就成功轉移到他的身上,吃飯也變成非常有愛的一件事,但是,在養育餵食過程中也有一些餐桌惡習,您家是否也有?

1、味道太淡孩子不吃:

我們常常說,一歲以下的孩子,母乳為主輔食相伴,而製作輔食時不添加鹽、糖等調味品,油脂攝入量也是非常少。在一歲以後也是稍許添加鹽,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適當放寬攝入量。

而如果是這樣的吃法對於爸爸媽媽們,尤其是因為味覺稍微退化的爺爺奶奶們來說就是苦不堪言,甚至會認為孩子吃這樣的飯是受罪,然後便「好心」的同孩子一起吃自己認為的美食。

殊不知,對於孩子而言油、鹽、糖嚴重超標的飲食,對於孩子的隱形危害有多大:肥胖、傷腎傷胃、齲齒等等。

所以,不要用您以為的「愛」他而去「害」了他。

2、嚼碎了去喂孩子:

很多老一輩人帶孩子,喜歡自己嚼食後再餵給孩子,美名其曰這樣容易消化,或者餐具混用,但是現在胃病高發,尤其是幽門螺桿菌的肆虐攻佔地盤,如果再不注意這些小細節,那孩子們就是它的下一個目標領地。

另外,不論是感冒,或是口腔疾病也同樣會通過共同進食這個渠道相互傳染,所以,千萬要把這些病菌扼殺在搖籃里呦。

3、使勁喂,硬塞食物:

讓孩子用自己的餐具盛入他們自己的食物,可以讓爸爸媽媽直觀的看出寶寶們吃了多少各類食物,大概估算出下一頓孩子的餐食應作何調整。

4、吃飯變成快速的任務:

對於如今繁忙的小父母們來說,吃飯已經沒有了樂趣而言,只是完成了一件必須完成的事情而已。但是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用專屬於自己的餐具,自己去吃分配給自己的食物,他除了會有種專屬感的自豪外,還能培養吃飯的興趣和好習慣。

但這裡應注意的是,家裡的大人們可不要追求吃飯速度而催促孩子,這樣可就欲速則不達了。

5、追著孩子喂飯:

既然前面說了,吃飯是不能不完成的任務,那孩子和大人就要共同協作去完成。把孩子的食物分配給他,明確表示這是今天的任務,還可以告訴他任務重點,比如蝦餅、魚泥、土豆條等等,這些能讓他自主進食的食物,那在他完成任務時,也應給予一定的獎勵,不一定是物質的,也可以是變個花樣後的小驚喜:多講一本繪本,和爸爸多玩一會兒積木,和媽媽多完成一幅繪畫作品,可以根據孩子平時的喜好自行調整。

那麼,把孩子的飯食與大人的分開烹制,分開盛裝,看似麻煩,實則是將很多萌芽階段隱患處理掉了,同時還將一些好的習慣和情緒播種發芽,讓我們一起為家裡營造一個最有愛的就餐氛圍和環境吧。

各位寶媽對於寶寶的吃飯惡習是不是特別有感觸,還有其他疑惑,不妨給我們評論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爆炸母嬰課堂 的精彩文章:

婆婆幫忙帶娃時,經常會出現的4個誤區,你家出現了幾個?
2歲是「第一反抗期」,用這3個方法,幫孩子度過反抗期

TAG:爆炸母嬰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