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東營十年的80後,已被這座城市狠狠拋棄

回東營十年的80後,已被這座城市狠狠拋棄

一、朋友圈

這篇東西,緣起於前幾天前,哥兒幾個廣利河邊燒烤時的閑聊。

哥兒幾個鄉下出身,籍貫多是張屋北李陳家莊之類,村裡念完小學,鎮上去讀初中,接著去縣城拼高中,接著去外地上大學,最後回到東營,目前來說,多數都在上班。

筆者今年三十齣頭,兒女雙全,人近中年,白髮見多,肚子見大,記性見差,飯量見小。

唯獨收入一直波瀾不驚,平的就像小白媳婦胸一樣,十幾年前,她和我同桌。

和我坐一起喝酒聊天的,都是普通人里的一般人。

忘說了,我在某石油設備公司搞設計,整天對著各種圖紙改來改去,測量比較分析總結,然後跟著開會討論,最終投產,剩下的就是銷售和安裝的事兒了。

二、事業線

這份工作已經做了七八年。

我設計的產品,遍布東營河口大慶克拉瑪依各大油田,甚至哈薩克沙特伊朗都有分布。順便提一句:國外的那些,多數我媳婦賣出去的。

當時我在車間管質檢,她下車間熟悉產品,男女搭配嘛,很出活兒的;再後來出去參展我們也一起,不出一年我們倆事兒就成了。

(我們公司產品就在其中)

見過雙方父母,就開始商量結婚的事兒,她和多數女孩兒一樣,要求結婚之前得先買房。東西城都行,新舊無所謂,總得有個家,住宿舍不是個事兒。

當時三村那邊二手房還挺多,倆人看過幾次,就按揭了個二手房。房產證上只寫了她的名,一半首付是她攢的我們倆人工資,另一半是找親戚們湊的。

直到三年以後,父母和我們兩代人才還清。

據說,那是這座城市的黃金時代,油價高企,城市化如火如荼的推進。只要有路子有膽子,隨隨便便賺個百兒八十萬跟玩似的。在西城做油田關係倒騰物資的,在東城包工程吃地盤的,就連在路邊支攤子做肉夾饃,放全羊湯的,一年也輕輕鬆鬆幾十萬。

這方面沒實際考察過。不過,我交際圈裡最高收入者,至今也就剛月薪過萬。

能抓住當年機會的,基本都是口述者的朋友同學熟人之類的,反正我一個也不認識。

三、赤貧的一家和空蕩的城市

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在鄉下種地的父母覺得非常滿意:有房有車,兒女雙全,工作體面,離家不遠。用老太太的話說,就沒白供應你上這些學(XIAO),不用大富大貴,不愁吃穿就行了。真要說遺憾,也有,就是我沒按照她老人家期盼的那樣去當人民教師。因為我覺得自己學的那些東西,會毒害祖國花朵,事實證明:是我想多了。我不毒害他們,也有人變著樣來折騰這些可憐的孩子們。

論起收入,我這收入絕對是底層:村裡能人輩出,在東城包工程的,開工廠搞化工的,弄作坊搞機加工的,跑大罐車的,還有搞原油的,都是高收入群體。

別說這些高大上的,就連在輪胎廠上班,開油罐車的90後年輕小伙,我這收入也比不過,頂多有他們一多半吧!我們廠搞數控的師傅過八九千上萬的一抓一大把,這太正常了。

用我媳婦的話講:價值決定於供求關係。

新一輪的城投基建搞的如火如荼,主要內容就城市綠化和交通改造。尤其是後者,為了解決擁堵問題,上面規劃要修快速路。

傳說中,北二路拆遷造就許多千萬富翁,最多的一位土豪分了一個億。不過這些已經和我無關。用姜小白的話說,老頭老太老婆老大老二之外的事兒,沒必要操心;當然,人民幣除外,這些粉紅色泛著油墨香味紙張總讓我們欲罷不能。

(若失業,就去開油罐車)

倆孩子不能和我們當年那樣野蠻生長,早在老二出生之前,按揭了套學區房。一個月四千雷打不動;吃喝拉撒樣樣用錢,興趣班特長班感冒發燒這些可以刷信用卡,但遲早要還的;幸運的是,兩邊父母身體不錯,能照顧好自己,還能支援我們糧食果蔬笨雞蛋之類的。

不習慣記賬,但年終盤點下來,一家四口,供房養車,十萬塊錢緊緊巴巴;前提是我們雙方老人身體一如既往的健康。我在的公司不會因環保風暴被關停,她在的那家貿易公司能維持下去。

很多朋友都在做微商或代購,還有路子野的在販賣柴油汽油,動輒上千噸,還帶發票和檢測報告,感覺很牛B的樣子。

我們無動於衷,一來沒渠道,二來沒運作經驗,三來覺得不靠譜。

這種現象只說明一個問題:大家都缺錢。再漂亮的配圖,再天花亂墜的文案,都是為了把你口袋裡的錢掏出來,這和我們所處的行業本質一樣:不論多麼精密複雜的鑽采設備,無非就是想把地底下的原油給弄出來。

街上的飯館酒樓沒有五六年前那樣車水馬龍,店鋪轉讓的越來越多,開發區的企業越來越難招人。從我回來那年,東營常住人口一直穩定在200萬,只是樓房越來越多,晚上開車路過時,燈火卻寥若晨星。

四、被拋棄的我們。

網上說摩拜創始人套現十五億美刀,把我們這些同齡人狠狠拋棄;現實中,高中大學同學,有的繼承家業,生意做到幾千萬上億;走仕途的,基本已到正科級,躋身於年輕有知識的幹部行列;考研或出國深造的,多數也開始在自己領域嶄露頭角……

至於那些沒上高中讀大學的,混的一般者,開大貨車拉活兒,養挖掘機弄土方;膽子大本事大戰鬥力強的則混成一方人物,耐克阿迪,佛珠手串,寶馬路虎是他們的標配。

唯獨我們這些所謂聽話的「好學生」,按部就班的讀書工作,然後泯然於社會,最終成為被90一代所嘲笑的弱勢群體。

後記

剛上小學的老大不喜歡寫作業,我說我們一起寫,寫了段時間之後,在同學圈裡臭顯擺了幾次,好事者姜小白覺得很有必要讓更多的人看到,於是他送我此號,讓我更新內容,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他寫的成功而富有魅力。。。

這篇只是開始,以後的日子裡,每周不定期更新兩到三篇,內容不固定,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有興趣的朋友,請分享到朋友圈,轉發給親朋好友;也可以後台留言,說說你自己的故事,筆者可以幫你潤色,發布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四線 的精彩文章:

TAG:三四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