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訥河的洪水與拆壩

羅訥河的洪水與拆壩

導 讀

地理蹊不搬運題目,而是解讀題目中的知識含義答案與解題思路已改在題組說明裡給出。您也可以直接在留言欄內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歡迎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

2016安徽合肥高三 二檢

(2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羅訥河發源於瑞士伯爾尼山的羅訥冰川,經日內瓦湖後進入法國境內。幹流以里昂和阿堆尼翁為齊,分為上、中、下游,上游洪水發生在夏季,中游洪水發生在春季,下游洪水發生在秋季。羅訥河生活著大量的鮭魚(溯河洄遊魚類),兩岸約有200萬人,農業發達。自20世紀50年代起,法國採用低壩進行多級開發;20世紀90年代,法國政府因能源政策調整和環保理念變化,終止使用該河流上的電站,使這些電站和低壩「退役」並逐步被拆除。

(1)請簡述下游洪水沒有發生在春、夏季,而多發生在秋季的原因。(6分)

(2)與高壩相比,你認為該流域修建低壩有哪些優勢。(8分)

(3)請你推測法國政府拆壩的可能原因。(8分)

解題說明

本題組以流經瑞士、法國的羅納爾河為背景材料,以下游洪水發生的季節、建低壩的優勢、法國政府拆壩為切入點,考查流域的開發治理、洪水的成因等相關知識及獲取信息的能力。

(1)請簡述下游洪水沒有發生在春、夏季,而多發生在秋季的原因。(6分)

要注意設問「沒有放在春夏季而多發於秋季」,其中一個轉折字「而」,則決定在解答時既要分析下游洪水春夏少的原因,也要分析秋季多的原因,絕不能僅回答多發於秋季的原因。分析時要結合資料一一找出其產生的原因,同時也要注意洪水不同等於澇,洪可以致澇,但澇則是因為積水而致,所以一定要突出地勢低平,排水不暢,而洪則不需要突出這點。

▲本題分析思路

組織語言:

下游洪水沒有發生在春、夏季:中、上遊河段在春、夏季雖有洪水出現,但受湖泊或低壩調蓄凋節作用,對下游來說中上游水量較穩定,因此洪水影響小;

多發生在秋季的原因:下游位於地中海氣候區,在9、10月份降水多。

參考答案:

中、上游地區因日內瓦湖等湖泊和低壩的調節作用,減弱了春、夏季的洪水,中、上游來水量季節變化小;(3分)下游地區受秋季降水偏多影響,導致洪水多發生在秋季。(3分)

▲澇的形成原因

(2)與高壩相比,你認為該流域修建低壩有哪些優勢。(8分)

在分析時要注意對比高壩的特點找出並分析低壩的優點。而資料中並沒有高、低壩的相關介紹,我們解題時只有依靠想像去分析,高、低壩之間的不同其實也就是一個壩修得高,一個壩修得低而已,高壩蓄水多,低壩蓄水少,這是最直接的不同,然後我們再通過蓄水少的優點去一一說明就可以了。而資料中提到了魚、兩岸人口、農田等,則分析時就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本題分析思路

組織語言:

低壩修建容易,建壩成本低;蓄水量少,上游農田淹沒少;對上游居民及聚落的影響小,低壩而造成的移民量少;低壩在豐水期時對鮭魚的洄遊影響小;低壩蓄水量少,潰壩的影響小;低壩上下游水位差小,通航時蓄水時間短,可縮短航運等待時間;減少蓄水多造成壩區地質災害(如地震、滑坡等)的影響;減少地下水水位上升而造成的壩區周圍土地的鹽漬影響等。

參考答案:

減少(或無需)移民;農田淹沒少;船隻過閘時間短,過閘用水也少;對生態和景觀的影響小;潰壩等威脅性小;工程量小,投資少等。(每點3分,任答3點得8分)

(3)請你推測法國政府拆壩的可能原因。(8分)

題干資料中提到法國政府拆壩的背景:」20世紀90年代,法國政府因能源政策調整和環保理念變化「而進行拆壩,並且是」先終止使用電站,先廢棄後逐步拆除「,而且材料中還有「魚類洄遊」,我們分析時就要有針對性的一一分析,並且不能漏掉了廢棄壩的影響,同時也要結合建壩的原因來分析,比如洪災影響減少等最終導致建壩的綜合效益降低。

組織語言

建壩後,不利於河中生物的洄遊,拆壩則利於生物洄遊;壩區易造成泥沙淤積,下游由於泥沙減少而造成河口海水入侵等現象,拆壩則減少這些生態惡化的可能性;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水電使用比重降低,壩利用率低;廢棄大壩無人維護,危害性大;環保理念的改變,流域的開發以自然開發利用為主,如恢復自然生態等;由於經濟發展河道整治,洪災等影響減少;建壩綜合效益減低。

參考答案

泥沙淤積,大壩的綜合效益下降;廢棄舊壩威脅當地和大壩下遊人員和財產安全;為鮭魚溯河洄遊提供條件,保護鮭魚的生存環境,保護河流的生態系統;法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導致水電比重下降;環保理念變化,羅訥河的整治逐漸進入以自然生態環境的恢復和保護為中心。(每點3分,任答3點得8分)

知識拓展

1

羅訥河

羅訥河,也稱作隆河,是歐洲主要河流之一,法國五大河流之首,地中海流域尼羅河之後第二大河,它是瑞士和法國的河流,是歐洲最重要的航運水道之一。羅訥河流域處於北緯43°03"~46°05",東經4°32"~8°02"之間。流經瑞士西南部和法國東南部,羅訥河發源於瑞士伯爾尼山的羅訥冰川,先由東向西流經日內瓦湖後進入法國境內,轉向南流,穿過汝拉山後又轉向西流,至里昂後又轉向南流,最後在馬賽以西50公里處注入地中海。河流經富饒的平原及阿爾卑斯山脈的重要地區,隆河盆地是瑞士和法國巨大經濟區域之一。河流上採用低壩多級開發方式,既避免了過大的淹沒損失,又滿足了發電、航運和灌溉的要求。

從源頭至日內瓦湖,羅訥河為冰川、峽谷河段,兩岸巍峨峭壁,河水奔流直下,將泥漿水傾入清澈的日內瓦湖。羅訥河是「吐納」日內瓦湖水的主要河流。也是日內瓦湖水的下瀉通道。羅訥河對日內瓦湖影響較大,主要表現在:羅訥河是日內瓦湖的主要補給水源,河流攜帶泥沙在湖中沉積抬高湖床。

在瑞士日內瓦的附近,羅訥河與阿爾沃河在此交匯。從日內瓦湖流出的羅訥河水在左 側清澈見底,而從歐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爾沃河水在右側卻湍急渾濁,兩河交匯形成非常明顯的界線,成為「涇渭分明」的奇特景觀,在夏季這一景觀最容易看到。因為羅訥河上遊河流搬運來的泥沙在湖中沉積,使得該河流出湖時泥沙含量大大減少,河水清澈;而阿爾沃河源自阿爾卑斯山區,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徑流量大,由於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沖刷強烈,導致該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渾濁。

由於羅訥爾河在瑞士境內的流域以山地為主,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適宜水電開發;且境內山清水秀,風光秀麗,對遊客吸引力大。因此在瑞士境內適合發電和旅遊(漂流)。

圖片來自網路

資料參考自網路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

將地理簡單化、生活化、趣味化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蹊 的精彩文章:

煙花三月下江南,春風又綠江南岸

TAG:地理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