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純粹靠軟體難以商業化 業界苦尋規模化應用場景

AI純粹靠軟體難以商業化 業界苦尋規模化應用場景

AI純粹靠軟體難以商業化 業界苦尋規模化應用場景

每日經濟新聞2018-04-23 15:37:12

在多位長期關注AI的業界人士看來,任何一個AI公司,要有比較大的競爭力,關鍵的一句話,找到可以掌控的規模化應用場景。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陳俊傑

「AI浪潮顛覆的時候跟著上一輪互聯網的顛覆不太一樣,上一輪浪潮更多的從應用層驅動創新,這輪可能更底層,難度和挑戰都會大的多,中間的產品形態演進還是未知數」。這是在2018綠公司年會上,雲知聲創始人兼董事長梁家恩發出的感嘆。

從最開始提出概念,到一片火熱,直至出現泡沫,AI行業也逐漸變得冷靜起來。在4月23日舉行的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怎樣通過AI打造下一輪企業的競爭力,也是投資者和企業十分關注的話題。在業界看來,目前AI已經過了討論數據還是演算法重要的純技術時代,更多關注點傾向於場景化應用。

不能在產業生根發芽就不是進步

「過去很多人一直討論到底AI是數據重要還是演算法重要、技術重要還是場景重要。到了一定規模,一定是場景更重要,特別重要的是,場景是可以掌控的,數據、演算法只是敲門磚,不能構成絕對的壁壘。」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志飛表示。

在多位長期關注AI的業界人士看來,任何一個AI公司,要有比較大的競爭力,關鍵的一句話,找到可以掌控的規模化應用場景。

上述變化源於AI發展迎來新階段。梁家恩總結稱,現在AI迎來第三次浪潮,如果還是談技術,就沒有本質的區別。如果說過去兩次浪潮由科技界推動,第三次浪潮產業界的力量起到主導的作用。假如不能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技術停留在實驗室,不能在產業里生根發芽,就不是一種進步。

「從目前角度來看,更多應該從應用和場景入手,選擇一個可控制的規劃化項目,形成技術的閉環。」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也提到,目前演算法開源很多,差距不大;而算力比較偏硬科技,很多公司現在做不了,算力投資機會不多。只有在場景應用方面,目前機會很大,隨著物聯網的延伸,智能樓宇、交通、城市有太多應用空間。

而除了場景化運營,梁家恩提到,AI打造企業競爭力有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解決感知和交互能力;二是通過雲端服務達成多終端的協同;三是提升認知優化能力有效輸送到用戶端。

「軟硬結合」將是落地主要方式

事實上,基於場景化運營僅是第一步,「軟硬結合」也被業界認為是未來AI落地的主要方式。

在李志飛看來,AI如果純粹靠軟體比較難以商業化,必須通過硬體作為一個載體進行AI的商業化,如果AI是靈魂,硬體就是體。至少未來一兩年,軟硬結合是AI落地最主要的方式。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也和李志飛不謀而合,他提到,AI的晶元企業,表面看是晶元,實際上真正的功夫是軟體,特別重視應用場景,反推軟體架構,從軟體架構反推晶元的設計,是一個軟硬結合的團隊。

余凱進一步解釋稱,人工智慧要往晶元方向走,但半導體產業有固有周期,即使是百度,一個企業從投入走嚮應用到落地,三年時間是不可能跨越的。業界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英特爾從傳統的CPU硬體公司邁向面向人工智慧處理器的公司,谷歌也從軟體公司變成軟硬結合的公司,甚至變成半導體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深陷史上最大規模數據外泄醜聞 或將面臨2萬億美元罰款
個稅起征點將提高 統籌多方關係後由法定程序確定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