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讀書日:獻給熱愛讀書的你

世界讀書日:獻給熱愛讀書的你

文字:望木丨整編:望木

轉載請後台輸入授權

1995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出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這一天,各地的書店都會懸掛出醒目的慶祝標誌——一本打開的書,中間是一顆心。

這樣一個節日設立的含義,旨在希望散居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貧窮還是富裕,患病還是健康,都能夠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也能夠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能夠做到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

莎士比亞曾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故此,我們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讀書。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讀書,要讀得好些,得益多些,就需要我們不放過任何可能讀的機會,其次,還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與技巧。

習慣

丨前與後

人讀書都會有各自的習慣,有些人認為,讀書要從頭讀起,一直讀完。有些人則認為,這種讀法會消耗太多時間與精力,畢竟,大部分人的閱讀層級還停留在汲取有用的知識與資訊之上。

筆者記得前段時間在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筆者習慣一本書從頭讀起,但讀《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時候,發現前幾章的內容很難吸引我繼續讀下去,因為實在是有些晦澀,讀來讓人覺得一頭霧水。

不過就這一點,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在序言部分警告過讀者:本書自然而然地分為兩部,讀者了解其上篇之後,可以自己做出判斷,值不值得繼續讀下篇。當然,任何人都不受任何約束,即使上篇只看兩頁就把書一扔,從此不再打開它也是可以的。

筆者本來打算放棄,可最終還是決定讀下去,只不過換了另一種方式讀,即跳過繁文縟節的歷史情節,直奔故事主幹。等回過頭來再看開頭的部分,就比較明朗了,並且也慶幸自己最終堅持了下來。

這不禁也讓人想到了《聖經》的閱讀。一般而言,初信者都會被建議從新約部分開始,不要一上來就讀舊約,否則那些諸多的家族介紹、歷史背景等會讓你有種我讀《卡拉馬佐夫兄弟》時一樣的糾結迷思之感。

我想,這就是在閱讀習慣上需要加以留意的地方,有些書適合從頭開始閱讀,有些書則適合查考著閱讀,還有些書則適合倒著讀。

丨快與慢

要達到讀書的目的,不僅需要留意從何開始讀,還必須在閱讀不同書籍之時,運用適當的不同速度。

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或最慢的速度來閱讀的,正如法國學者巴斯卡的話:『讀得太快或讀得太慢,都將一無所獲。』

讀書的目的,是要讀得更好。

有時候要讀得快一點,快速的閱讀,可以一目十行,正如哈佛一位閱讀指導處處長的話:『究極言之,一個很忙的讀者所必須要求於一本書者,乃是作者到底想說明什麼,於是單刀直入而不顧其他。」

有時候則需要讀得慢一點,慢速的閱讀,正如在閱讀經典時常常採取的,有時甚至連一個詞、一個字都不願意放過。

筆記

作家畢飛宇曾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及:「我堅持認為坐下來、打開書、一手提筆、邊讀邊記是最佳的閱讀方式。閱讀是容易產生快感的,快感來了,不管不顧,一口氣衝到底,那個當然爽。我把這樣的閱讀叫做放縱閱讀,它的缺點是看得快、忘得更快。如果手上有一支筆,它對閱讀的速度就會有一個調整。筆的作用其實就是剎車的作用。你在書上劃拉幾下,再寫上幾個字,這一來閱讀的速度就下來了,它有助於理解,也有助於記憶。」

的確如此,閱讀的時候把內容摘錄一點,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想,這對我們了解書中要點,加深我們的記憶頗有助力。

把它寫下來,便是把它鞏固在心上 ,如果當時沒有記下來,日後定會忘記得一乾二淨。

網路閱讀&傳統閱讀

當代人的閱讀方式主要有兩種:網路閱讀與傳統閱讀。

如今,進入信息化社會,傳統的閱讀概念也被賦予了新的涵義,即衍生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電子閱讀。手機、KINDLE、平板等成為新的閱讀介質。

這些介質在給予我們方便的同時也使我們產生了深深的依賴感,使我們不再願意多花時間去翻閱書籍亦或查找資料,只要通過電子設備搜索一下就好。

然而,筆者還是建議多花一些時間在紙質書籍上的好。雖然電子閱讀或網路閱讀具有便捷、環保、信息量大、便於更新、易於保存等諸多優勢,但它還是不可替代傳統閱讀所帶來的樂趣體驗與諸多價值。

傳統閱讀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的,而電子閱讀及網路閱讀,有時候必須具備電源、網路等相關條件。其次,傳統閱讀的目的性是比較強的,讀者在讀書後會理解和消化書籍的內容,也會有理性判斷和理性思考的一個過程,尤其好書是需要細細地閱讀,慢慢地品味的。

當然,讀書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樂趣,正如古語言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這一點上,亦是傳統閱讀才能夠帶來的體驗。

最後,附一個關於閱讀的小書單:

1

《如何閱讀一本書》

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 著

這是一本關於閱讀的永不褪色的經典。作者曾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它是一本為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即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的書。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

2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奧野宣之 著

奧野宣之傳媒業出身,他倡導有目的性地購書,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亦倡導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本書教你如何用一本筆記將書中的精華用有效的方式整理記錄下來,不止筆記,從選書到購書,到筆記的分類檢索與文具的巧妙利用,讀書的過程中處處皆學問。

3

《談讀書》

朱光潛 著

朱光潛先生為一代美學宗師,書既是他通向學術的必經途徑,又是他深厚修養和豐富靈魂的重要源泉。本書是先生關於讀書治學的隨筆,從讀書的方法、樂趣以及體悟三個方面,分別向讀者闡述了 「讀什麼書」 「如何讀書」以及「為什麼讀書」。其主要向我們闡述了讀書的一種樂趣所在。

- END -

- 2018.4.23 經文美圖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望木 的精彩文章:

TAG:望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