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跑渣的江南168越野跑裝備選擇

一個跑渣的江南168越野跑裝備選擇

一場越野跑要選什麼裝備?其實這個問題對大神來說反而可能不是問題,一是大神自身能力夠強悍,二是大神裝備往往已經是頂級輕量化的,但對於完賽黨跑渣來說,每次越野賽的裝備選擇,就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了,最近剛剛結束的江南168,正好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所以跑渣俺就談談俺自己在這方面的一點心得體會。

出發前兩天準備好所有比賽物質裝備,然後出發前一晚根據最新天氣預報進行了調整

重要的是要儘可能收集賽道信息和相關天氣信息。

本次賽事,強制裝備要求很簡單,只要求頭燈和衝鋒衣,但如果只按強制裝備來,除了大神,恐怕都要額外吃苦頭。

賽事需要裝備,取決於選手個人能力,賽道情況以及相關比賽時的天氣,所以在裝備選擇裝備時,儘可能收集相關信息其實是做出正確決定的基礎。

這次江南168的賽道設計師小葉寫了份很詳細的賽道介紹,這個是了解賽事的主要基礎依據,然後就是賽事官方軌跡文件,在拿到最後的軌跡文件後,俺在Google Earth上自己沿軌跡「走」了一遍,通過這兩個文件,賽前對賽道形成了自己的初步判斷:賽道本身的難度不大,技術路段不多,可跑路段較多;

至於天氣,從開賽半個月起就一直看奉化地區的天氣預報,最後確定裝備時判斷:雨戰不可避免,氣溫會在第二天急降。

賽後復盤:賽道難度判斷準確度70%,低估了野路的比例和天氣對路況的影響,總體賽道實際難度比自己預計的高,教訓:對陌生賽道的難度評估應該往偏難方向預計,準備過度總比準備不足好;

天氣情況判讀準確度85%,雨一直到晚上快9點才下是個小小驚喜,氣溫變化完全在意料之中,但對大霧和大風沒有預計到。

下面是實際的裝備選擇:

鞋:對越野賽來說越野跑鞋應該是最重要的裝備,這次比賽有兩個換裝點,三次換裝的機會,本來從里程上看換一次鞋足夠了,但因為天氣原因,決定每個換裝點都放一雙鞋,一共三雙越野跑鞋。

這次比賽的三雙戰鞋,和防塵套、小腿套等小裝備

越野鞋我現在迷信M底的,正好我有三雙M底的越野鞋,所以沒得選,就是它們了:凱樂石飛翼2.0、凱樂石飛翼2.0+和泰尼卡至尊3.0,問題只是選擇穿著順序。這三雙鞋,飛翼2.0已經跑過長白山TNF100,從化100和UTMT,是最舊的鞋,考慮到第一個換裝點前相對難度最低,所以就選則它;飛翼2.0+是賽前不到10天才拿到的,之前只進行過3次短距離試穿,只是和我的腳一穿即合,無需磨合,所以俺決定從換裝點1穿到第二次回到第二換裝點,剩下的最後一程穿比較厚底的至尊,因為那時已經超過110km里程了,腳板容易痛。

賽後復盤:這樣的安排確實是最合適的:)PS;稍後將撰寫凱樂石飛翼2.0+的使用報告

服裝:其實無論冷或者熱,本來都容易準備服裝,但這次江南168特殊的是,正好在比賽期間遇到一次大風雨帶來的降溫,所以直到最後出發前一天,才決定了最後的著裝策略。在制定著裝策略時,還要有個大致預計比賽用時,大致預測到達幾個換裝點的時間,根據天氣時分預報和到達換裝點的時間預計,就能決定在哪裡換上什麼衣服。

這次準備的長袖套裝(XBUTO),毛巾、衝鋒衣、手套、第二頂帽子。。。。。

因為預測起跑時到次日早上8點左右,氣溫都能保持在20度左右,所以決定穿短裝起跑,第一次換裝時依然換短裝,第二換裝點開始換長袖套裝。

出發:鵪鶉隊T恤+七分壓縮短褲,但考慮到第一晚夜間下雨後體感溫度下降,以及山上突然降溫,還在越野包中攜帶了一件引擎鳥2.5GTX輕薄衝鋒衣+一件一次性雨衣。

第一換裝包中,帶一套鵪鶉隊T恤+七分壓縮短褲(正常換裝),但還帶了一套XB長袖套裝,以防遇到提前降溫的情況,此外還有兩件一次性雨衣。

第二換裝包中放UTO長袖套裝兩套(途徑兩次,準備一次換一套),此外還有一件愛燃燒超輕薄羽絨衣,一件引擎鳥2.5GTX衝鋒衣,此外換有一件一次性雨衣。

賽後復盤:出發時天氣比預期好,首雨下得遲,短袖套裝合適,快到第一換裝點時在山上遇到雷雨,一次性雨衣正好合適,第一次換裝時按計劃依然換短套裝,XB套裝沒有動用,到第二換裝點時間比預期早,氣溫開始下降,換上UTO長袖套裝正合適,同時穿上衝鋒衣,返回第二換裝點後,由於UTO套裝沒有被雨水淋濕,所以決定不更換著裝,但更換了衝鋒衣,並穿上羽絨衣,雖然途中跑熱後脫下羽絨衣,但第二次入夜後依然需要穿上羽絨衣。

比賽中兩件引擎鳥2.5衝鋒衣表現都非常好,夠輕薄,也耐刮擦,回來發現簡單擦擦就可以繼續再使用。

而愛燃燒的這件超輕薄羽絨衣保暖效果也相當好,經過這次比賽,對其在UTMB賽道上的表現也充滿信心。

總體上這次服裝準備合理,併流有餘地,所以完全沒有遇到失溫威脅,在很多選手需要用救生毯保溫的情況下,俺可能是賽道上保暖最好的運動員了:)

出發時的著裝,這套完全可以支持我到第一換裝店,背包里還有雨衣(下雨時用上)和衝鋒衣

到大嵐鎮前山上開始下雨,穿上一次性雨衣,250流明的BD頭燈足夠明亮

在第一換裝點氣溫還沒下降,按計劃依然換短套裝,全身乾爽非常舒服

第二天氣溫下降,所以在到達第二換裝點後,換上長套裝,同時更換了衝鋒衣,入夜後衝鋒衣裡面更加穿了輕薄羽絨服

GPS手錶:華米2,我之前都已經準備用華米1了,但開賽前幾天原來海拔高程嚴重失準的華米2維修回來,經過兩次小測試發現海拔高程不準問題已經解決,於是決定還是使用續航時間更長的華米2。

華米2的軌跡導航功能這次起了很大作用,長續航時間讓我可以功能全開

賽後復盤:這次比賽中華米2表現完美,稍後將專門發文一篇

頭燈:BD Black Diamond Gizmo Cosmo Spot Storm 2016款250流明一盞,隨時攜帶備用頭燈BD Spot Storm 2015款200流明一盞,在第二換裝包還有一盞邁路士頭燈

賽後復盤:一盞頭燈順利完成整個,第二晚更換了電池。

頭燈,急救包等小物品

其他裝備

越野包:UD2.0 13

水袋:2.0L(實際裝水不超過1L)

軟水袋:硅膠350ml軟水袋一個

軟水壺,水袋和UD背包

引擎鳥防塵套一副(主要是第一程使用)

手套:兩副

小腿套:兩副(配合七分褲使用)

臂套:兩副(配合鵪鶉隊短袖使用)

襪子:4雙

擦汗圍巾:4條

帽子:兩頂(其中一頂放在第二換裝包中,後來未使用)

小垃圾袋:一個,長白山TNF100發的小垃圾袋,掛在越野背包上,不過此次沒有產生任何垃圾:)(比賽中補給良好,比賽中準備的能量膠和牛肉乾都完整未動用)

賽道詳細信息表:一張(紙質,途中在CP點用來對比用時情況,幫助判斷下段需要補給情況)

救生毯:一張

毛巾:2條,不隨身攜帶,分別放在兩個轉換包中,考慮到下雨,更衣時用來擦乾身體,很有用。

急救包:一個,幸好這次沒有使用的機會:)

未攜帶裝備:登山杖(BDZ杖),之前的首百英里越野賽UTMT就已經棄用登山杖,本次繼續未使用。

賽後復盤:雖然比賽中遇到下雨,賽道泥濘情況和陡坡都超出賽前預期,但依然覺得不帶登山杖是正確的決定,當然這是個人的使用習慣問題,俺覺得用手抱樹和拉草抓石更靈活靠譜:)

總結:這次江南168的裝備選擇,總體上來說非常到位,充分利用了有兩個換裝點,三次換裝機會的條件,實際上有一套UTO套裝以及XB套裝都是原封不動地帶了回來,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自己在賽道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蔡戰的跑與游私家地 的精彩文章:

TAG:蔡戰的跑與游私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