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剛剛,溫哥華市長率兩華裔議員就「歧視華人歷史政策」正式道歉!

剛剛,溫哥華市長率兩華裔議員就「歧視華人歷史政策」正式道歉!

加拿大溫哥華市市議會當地時間周日(4月22日)下午在位於唐人街的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舉行特別會議,包括華人社區民眾及其他族裔在內等約500人出席。

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代表市政府就溫哥華市歷史上所採取的排華政策和歧視政策,向當地華人社區作出正式道歉。

1/2

溫哥華市長就過去「歧視華人的歷史」道歉。

2/2

溫哥華馬寶區曾出現「殺死中國鬼」塗鴉。

溫哥華市長羅品信表示:

今日(22日)是一個重大日子,我們在此承認歷史錯誤並建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他與2名前華裔市議員葉吳美琪(Maggie Ip)、余宏榮(Bill Yee)分別以英語、廣東話及四邑話宣讀道歉內容,主因早期在溫哥華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華人先僑多來自廣東台山一帶。

在羅品信發表完道歉內容之後,觀眾席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在座的觀眾紛紛起立鼓掌。

溫哥華政府2016年至2017年設立由華人和非華人專家、社區代表組成的諮詢小組,對過往涉嫌歧視華人的政策進行研究。

報告指出:

當地華裔居民自1889年溫哥華建市後一直沒有投票權,直至1948年這一情況才得到改善。該市還支持過歧視性政策,例如加拿大聯邦針對華人收取「人頭稅」,以及在1890年至1952年間禁止華裔人士擔任公務員。

加拿大聯邦政府2006年為針對華裔移民施加「人頭稅」表示道歉,並向支付過「人頭稅」的家庭或當時仍健在的被徵稅人提供2萬加元的賠償金。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歷史名城新威斯敏斯特(New Westminster)市市議會2010年9月20日就歧視華人歷史作出正式道歉,成為全加拿大首個就昔日排華政策向華人社區道歉的城市。

溫哥華及其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早期華人抵達加拿大時最早、最主要的登陸地。

如今,華僑華人通過百年來不斷的努力打拚,逐漸贏得當地主流社會的尊重。此外,中國近些年發展強大,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也顯著提升,成為海外華僑華人的堅實依靠。

曾經華人被歧視、被剝削的歷史不斷被正視,不僅有地方政府做出正式道歉,還有人採取樹立華人遺址紀念碑、建立博物館、圖片展等豐富形式,呼籲更多的人不忘歷史,以史明鑒,不再讓錯誤歷史重演

然而「種族歧視」仍然是加拿大社會中無法忽視的問題,一旦閘門打開,就會肆無忌憚的蔓延開……

——加拿大華裔教授遭「口音歧視」

人們一直認可「以貌取人」社會交往中容易產生的一種現象。在崇尚多元文化的加拿大,移民講英文的口音千差萬別,口音也成了被人評價的因素之一。有人說是歧視也有人說不過是種偏見,存在於任何族群中,任何環境下。

今年(2018年)年初CBC就曾報導,瑞爾森大學的副教授Yunxiang Gao(高教授)生長在中國的內蒙古,她大部分的成年時光是在北美度過,首先在愛荷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後在多倫多生活和教書。

但是,英語不是她的母語,她講英文時帶有口音。

報道說,高教授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合格教授,她的資歷和成就都很有說服力。但有一些學生在關注她的口音,在學期結束時的學生匿名評價中,有人寫道:

高教授是個好教授,但她有口音。有些評語甚至以高教授的口音為由,稱不鼓勵大家上她的中國歷史課程。

其實,種族歧視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在國外,各種形式的種族歧視問題仍然是困擾移民和留學生的一大難題。

無論是言語或肢體上直接侮辱的顯性歧視,還是沒有直接體現的隱性歧視,都是對華裔群體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

如果留學生在外,面對故意挑釁或在言語和肢體上帶有攻擊性的侮辱,一定要採取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

《加拿大人權法案》規定:

「每個人享有平等權利和機會,享有免受歧視的自由」。根據法案,加拿大國內人人都有權免受種族歧視和騷擾,任何人都不能因為你的種族或膚色等給予你差別待遇。

在任何時候,只要你覺得受到冒犯,受到人身攻擊,都要記得告訴對方,你這是違法的。記住,法律是你面對種族歧視時最好的武器!

如您有任何留學疑問

liuxuemm1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給您答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家長幫 的精彩文章:

華人楊安澤參選總統:如果這是一個夢,請讓它實現吧!

TAG:北美家長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