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媽們的疑惑?寶寶真的是邊吃邊睡邊成長嗎?

媽媽們的疑惑?寶寶真的是邊吃邊睡邊成長嗎?

謝謝關注小號的你們

最近上門指導,都聽到媽媽們訴說:我的寶寶總是睡不好,每次好不容易哄睡著了,總是會出現兩手亂動的情況,還經常把自己吵醒,這是不是被嚇到了呢?我們家已經保持非常安靜了。這樣的情況需要看醫生嗎?我該怎樣讓寶寶睡得更好?

經過一些睡眠資料,我們了解到從胎兒時期到3歲前是人在一生當中睡眠需求最大的階段,也是大腦發育最快速的階段,嬰兒時期的睡眠模式與發育、記憶、免疫系統等密切相關。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寶寶就是安安靜靜在床睡覺,但事實上,所謂「嬰兒般的睡眠」,並不是安靜的睡覺。

寶寶的淺睡眠佔比例很大,而成人的淺睡眠佔比例很少,很多成人常常說自己睡得很「沉」可是小嬰兒不會,小嬰兒睡眠很淺,容易醒過來,這是很正常的。寶寶的睡眠周期短,一個周期50~60分鐘,因此新生兒睡覺「睡不長」也是個很大的特點。當寶寶睡1小時就醒來時,爸爸媽媽們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幫助寶寶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而不是直接給寶寶貼「睡眠問題」的標籤。

很多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寶寶睡得不好,因為總是不踏實,那麼「睡不踏實」就是睡不好嗎?其實並非如此,媽媽們擔心的是寶寶的淺睡眠。

淺睡眠又稱活躍睡眠,是相對深睡眠而言的,這個時候的寶寶有很多可愛的表現,例如眼皮顫動、呼吸變得快,不規則,還會發出各種聲音,比如呼嚕聲,甚至還會有簡短的哭聲,很多寶寶會拳打腳踢,微笑,皺眉頭,甚至會吸吮,會睜開眼睛。而這是寶寶正常的睡眠狀況,不是因為餓,也不一定需要馬上喂。認為寶寶醒了,立即抱起來哄,有時候反而會打擾寶寶的睡眠,我們應該觀察一下,再做決定。

淺睡眠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首先,它是大腦快速發育、神經元加速連接的過程,也就是淺睡眠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同時,淺睡眠還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安全的自我保護,會降低猝死的危險性。從安全睡眠的角度來講,不建議為了讓寶寶「睡得長」而人為給寶寶吃下太多配方奶。者對腸胃也是負擔哦,且破壞胃警醒的睡眠模式,大大增加了風險。

在寶寶的睡眠過程中,突然出現手腳的動作,雙臂猛然張開又迅速收緊,腳蹬,這不是被嚇著了,是從淺睡眠到深睡眠過程中的良性現象,常常被稱為「睡眠驚跳」。

可能是外界的刺激干擾的寶寶大腦皮層的抑制活動。有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寶寶出現睡眠驚跳,例如環境刺激,寶寶剛從醫院回家,外出遊玩,或者客人來訪,寶寶興奮過度。如果寶寶只是哼哼唧唧,並不直接醒過來,過一陣還能入睡,爸爸媽媽們大可不必太焦慮,也不需要過度干預。睡眠驚跳會隨著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進一步完善而慢慢消失。如果這樣的動作影響了寶寶睡眠,爸爸媽媽可以嘗試將寶寶用抱被或者毛巾包裹起來。

那麼,嬰兒怎麼包裹比較舒服呢?

1.確保寶寶背躺著,腳在嬰兒床的一端,而非頭。2.確保嬰兒的裹布低於脖子,避免遮住寶寶的臉。3.讓寶寶在睡覺時,臉不被遮住(床上沒有枕頭,沒有被子,沒有床圍,沒有羊毛墊,毛絨玩具等)。4.僅僅用輕的裹布包裹嬰兒。裹布可以是純棉的或者平紋細布,不用毛毯或者其他厚軟的替代物,因為這些東西包裹的話,很容易過熱。5.包裹不要太緊,必須保證臀部、腿部、胸部能夠自由活動(胸部的自由活動指正常呼吸運動)。6.確保在裹布內的嬰兒沒有穿太多。熱的天氣就只穿紙尿褲(尿不濕),冷的天氣就穿睡袋。7.提供安全的睡眠環境(安全的嬰兒床,床墊,合理的鋪床,床上不亂放東西,只放包裹好的嬰兒。8.如果寶寶和大人睡在一起,不論是睡在床上或是別的什麼地方,一定不能包裹嬰兒。一起睡已經是不安全了,包裹起來一起睡,會更加不安全。9.調整裹布的方式,一旦嬰兒的「受驚反射」(擁抱反射)消失(新生兒受驚嚇時會本能地張開雙臂然後擁抱),調整包裹方式,把嬰兒的手露在外面。通常3個月左右「受驚反射」(「擁抱反射」)消失。10.當你發現寶寶在玩的時候可以自由翻身,由仰卧翻身為趴著(通常在4-6個月),這是可以不再包裹嬰兒讓其睡覺了。

歡迎添加公眾號微信

為愛出發,伴你同行

千千媽

母乳餵養指導師,分娩導樂師

微信同步

文怡

母乳餵養指導師

分娩陪伴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孕晚期快要生前兆 寶寶迫不及待要跟媽媽見面啦
寶寶睡覺老踢被子,可能是這5個原因!這6個妙招教你防寶寶踢被!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