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接力補丁的COA

接力補丁的COA

以往的主動脈縮窄,大多斜著剪一刀,擴大接觸面積,端端吻合即可。

這次的寶寶僅有2個月大,不光有局部主動脈縮窄,還存在主動脈弓普遍發育不良,弓部需要大範圍的加寬,那麼怎樣才能術後不影響血管的發育?術中需要觀察什麼指標?我們如何與外科醫生配合?

術前超聲所見:

主動脈弓縮窄

—主動脈弓發育普遍偏細,內徑4.5mm(承認錯誤,我畫的弓部太粗

了!)

PDA

—主動脈峽部與主肺動脈間有1mm動脈導管(畫到左肺動脈上了)

VSD

—膜周部缺損6mm

PH

—重度

MS

—二尖瓣輕微狹窄,流速2.1m/s

術前CT所見:

VSD

—4.2mm

主動脈弓發育不良

—細小,主動脈峽部偏細,直徑2.5mm

PH

外科技術1:

剪下部分肺動脈壁,用以加寬偏細的主動脈弓部。

外科技術2:

結紮PDA

剪開主動脈縮窄處並延長側面切口

外科技術3:

先將擴大的主動脈兩斷端進行端端吻合,加大端端的接觸面積。

向主動脈弓側延長的切口,縫上主肺動脈上剪下的肺動脈片,加寬主動脈弓的直徑。(又畫短了,應該再向主動脈弓側延伸些)

缺失的肺動脈壁由心包片挪過來修補上。(接力打補丁)

停跳修補VSD。

麻醉技術:

上下肢測壓

—右上肢動脈

—股動脈,壓差偏小,可用超聲引導。

腦氧飽和度監測

—腦區,判斷主動脈鉗夾部位是否合適;有心內畸形需要同時矯正時,判斷主動脈插管是否過深而造成腦部奢灌。

—腎區,幫助判斷是否有下半身缺血的情況發生。

BIS

—沒有腦氧飽和度的替代監測,間接判斷主動脈插管位置以及主動脈側壁鉗的位置是否合適。

麻醉管理:

此患兒由於合併VSD,除了穿刺位置的選擇要注意,其他與VSD的管理並無不同。

術中隨著COA的手術步驟,密切注意腦氧(或和)BIS的數值變化。結合CPB中SvO2的變化綜合判斷上下半身的氧合和灌注情況,以及時提醒外科醫生調整鉗夾角度和位置,並記錄下半身缺血時間。

vaso:多巴合劑

米力農

你可能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小心 的精彩文章:

TAG:醉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