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學者的頭銜,可以開一場武林大會了

中國學者的頭銜,可以開一場武林大會了

2018年,中國的象牙塔里不太平靜。隨著越來越多人站出來發聲,多名高校教授陷入性騷擾和性侵的醜聞中。與此同時,和涉事教師形影不離的還有一個叫「長江學者」的頭銜,也被人們反覆提及。

不少學術圈之外的人想在搜索引擎中對這些「長江學者」一探究竟時,意外發現竟然還有「崑崙學者」、「龍江學者」等等極多帶有名山大川的學術頭銜,聽起來完全可以召開一場武林大會,或者決戰光明頂了。

那麼中國高校到底有多少類似這樣的學術頭銜?它們與「長江學者」有何區別呢?

用山川河海來冠名

1998年,教育部和香港實業家李嘉誠以「振興中國高等教育」為目標,「延攬海內外中青年學界精英」,共同啟動實施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實施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不僅是中國高校重要學科的中堅力量,更成為僅次於兩院院士的頂級榮譽。

在「長江學者」計劃的帶動下,各省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學者計劃,用以支持其優勢學科、重點學科,從而反哺地區經濟發展。

然而,學者計劃並不單單只有這些。

除了省市外,許多高校也開始效仿設立,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學者計劃。「黃河學者」、「華山學者」……這些名頭上聽起來比「長江學者」還要霸氣的稱號,其實只是學校內設立的頭銜。

據網易數讀統計,目前至少有百所高校實施了相應的學者計劃。除了以名山大川來命名外,有些高校會採用象徵意義的名字,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的計劃都叫「傑出學者」,西北工業大學的叫「翱翔學者」;有些高校則直接用校名或代稱等起名,例如武漢大學就是用學校別稱「珞珈」來命名的,當然說是以珞珈山命名的也沒問題;少數高校的學者計劃則是以基金會或歷史名人命名,如南京大學的「仲英青年學者」是源自唐仲英基金會。

面對如此眾多的學者計劃,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的王向朝吐槽道:「長江湘江閩江,江江冠名;黃河遼河海河,河河有份;黃山天山陰山,群山並立;泰山嵩山華山,五嶽齊飛;有攀登、有揚帆、有飛天,計劃層出不窮;有三秦、有燕趙、有楚天,盡顯中國特色。」

武漢大學原校長、教育改革家劉道玉更是直言不諱地批評高校的種種人才計劃:「很多學者進不了長江學者,就巧立名目,搞了一些以名山秀水為名的學者,用名山秀水命名學者,改變了實質沒有?沒有,他們還是原來的學者。」

劉道玉覺得這是高校有狂躁病的一種表現。

「帽子」多,錢也多

雜亂繁多的命名背後,是各類學者計劃給入選者帶來的豐厚待遇和學術資源。以最為知名的「長江學者」為例,被聘為特聘教授的學者,除了每年20萬元的獎金和高校提供的諸多福利外,在科研經費和科研資源上也有更多支持。

其他學者計劃也與學術資源等緊密掛鉤,有的甚至比「長江學者」的待遇要高。為了留住本省或吸引外省科研人才,很多地方不惜花大手筆。山西省自2011年起實施的「三晉學者」支持計劃,對入選特聘教授每年補貼40萬元,有的甚至一次性資助科研經費500萬元。「帽子」有無,待遇反差巨大。

不菲的獎勵很大程度上刺激著學者們參評的積極性。一旦評上,往往就能和其他教師在科研經費甚至在生活水平上拉開差距。在這樣的刺激下,青年學者往往疲於奔命。30歲當「傑青」(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40歲當「長江學者」、50歲當院士,已然成為一些青年學者努力奮鬥的目標。

然而,由於有些學者計劃並不完善,單以論文發表數量作為評判標準,導致一些學者為求保險,做項目和發論文都只追求短平快。

而那些在評比中未能勝出的學者,通常不得不另謀出路。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自然科學類和工程技術類的人選不能超過45周歲,各類省級「學者計劃」也多半如此,有的甚至不能超過35周歲。學術圈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說法:45歲前沒有入選高級別人才計劃,基本就不可能出頭了。

贏者通吃

除了「帽子」太多、標準單一外,贏者通吃現象也飽受批評。

有人統計了近10年來的「傑青」,發現在1930名獲得者中,有530多人同時是「長江學者」;而在「長江學者」青年項目實施的443人中,有247人又入選了「優青」(國家優秀青年基金)或「萬人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重疊資助比例高達55.8%。

2018年1月20日,海內外近300名中國「千人計劃」專家

如果一位學者既入選了「青千」(青年千人計劃),又入選了「傑青」,還當上了「長江學者」,那麼他將會得到「青千」的一次性50萬元補助,以及「傑青」和「長江學者」每年各提供的20萬元補助,而這些僅僅是基本生活補助。高校為搶奪這些學者,往往還會開出送房等優厚條件。政出多門下,定位重疊的人才計劃確實容易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

設立各種層次的項目來支持學者做學術無可厚非,但是利益化的人才制度卻也飽受詬病。除了明顯的學術特權,一些高校太過於重視頭銜,各種「學者」成了人才建設政績的一部分,對實際的學術研究卻不太關心。更有一些「長江學者」已經解聘,卻依然打著這個名號行走江湖,出場報頭銜的時候,說不定可以和《權力的遊戲》中的龍媽一較高下。

龍媽的頭銜。 / 《權力的遊戲》劇照

雖然中國山河眾多,不怕起名找不到能用的,但有個小細節需要知道:「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長江」的英文翻譯是「CHEUNG KONG」,是按粵語發音翻的。這是因為此「長江」並非直接源於中國第一大江,而是李嘉誠退休前所管理的長江實業集團的名字。

來源 | 網易數讀(datablog163)

作者| 陳良賢 趙鵬路

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這些90後是怎麼當上政協委員的
逼男友婚前買房?姑娘,你怕是傻子吧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