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博國禮巡禮:大國領導人親收的友誼

國博國禮巡禮:大國領導人親收的友誼

南美洲燦爛的陽光,奔流的河水,綠意濃郁的熱帶雨林,在一張兩米長壁毯上鋪開,濃縮了亞馬遜河流域6440公里的波瀾壯闊。

1973年9月11日,這張壁毯乘坐從法國巴黎飛往北京的首航專機來到中國,飛機上的法國時任總理蓬皮杜已身患癌症,卻不顧醫生反對堅持訪華……歷史留不住人,卻留下這物件,見證著中法友誼源遠流長。

如今,壁毯懸掛在國家博物館的18號展廳,送禮者心愿歷久彌新,正如亞馬遜河水澎湃如昨。

18號展廳題為「友好往來,歷史見證」。在這裡,展出著600多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收到的國禮。其中不難發現一些共性:非洲國家愛送充滿濃郁土著氣息的木雕作品,大洋洲國家愛送鯨魚和野豬牙雕,歐洲國家愛送玻璃水晶製品……然而最大的共性是,這些精挑細選的禮物,既代表著世界文化,也代表著各國對中國的誠意與友誼。

它們的故事或遠或近,卻都在歷史的塵埃里熠熠生輝。我們只挑幾件,管窺其中真意。

「天鵝」飛進人民大會堂

歷史有開端有延續

在美國,天鵝是受人喜愛的吉祥動物,代表著幸福和好運。

盛夏河畔,雄天鵝引頸振翅,守護在妻兒身旁,雌天鵝曲頸低頭,呵護著身旁的三隻小天鵝。身邊花草魚蟲,在晨光微熹中與天鵝共同構成靜謐的自然景觀。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鍾愛於此情此景,第一次訪問中國時,他便把這份來自美國的靜謐——一組瓷塑天鵝——帶進了人民大會堂。如今,46年過去,在國家博物館展廳的中央,瓷塑天鵝依然非常生動,甚至羽毛的紋路里都煥發著生機。或許因為經歷了中美破冰時刻,五隻天鵝享受了特殊的待遇,被單獨罩在玻璃展廳內。

尼克松在回憶錄中稱,自己訪問中國的一周是「改變世界的一周」。的確如此。1972年2月21日,他乘坐專機「空軍一號」抵達北京,當天就與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會面。兩位東西方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原本計劃只有15分鐘,卻延續了一個多小時。

就像這樣,許多國禮都曾在特殊的年代承擔過獨特的使命。

冷戰時期,中國與蘇聯一度交惡,發生過一系列外交、軍事上的對立。直到1982年,中蘇關係開始解凍。兩年後,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阿爾希波夫應邀訪華,在這次訪問中,他送給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一套描金彩漆餐具。

餐具整體造型為一隻胖乎乎的小鴨子,黑色為底,上面自然分布著金色的花朵,鴨頭和尾巴用紅色點綴出了幾分俏皮,整體設計在今天看來也十分新穎。仔細觀察,小鴨子底部並沒有鴨腿,讓人感覺它正把頭縮在胸口厚實的羽毛里,漂浮於水中。

曾經歷過十幾年冰凍期的中蘇關係,在阿爾希波夫此次訪華中出現回暖,這件禮品出現得恰逢其時,正應了中國古代那句名詩:「春江水暖鴨先知。」

如今,中俄關係有目共睹,被中國和俄羅斯國家領導人稱為「大國關係的典範」。

衛星與煙盒裡的秘密

外交有洞察有謀略

繼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之後,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這背後有一個關於國禮的故事,得從毛主席一生僅有的兩次出訪說起。

新中國成立初期,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關係密切。毛主席兩次出訪均選擇前往莫斯科,其中,第二次出訪是1957年11月,那年蘇聯剛剛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當時,毛主席不僅接受了十件蘇聯政府饋贈的官方禮品,還收到了一件蘇聯友人送來的民間禮物——人造地球衛星仿製模型。這個模型造型很簡單:圓形木底座上隆起一個金屬半球,上面刻經緯線代表地球,一側焊有枝葉形托架,連接著衛星模型。

在蘇聯已連發兩顆人造衛星的情況下,這件禮物對中國領導人來說意味深長。1957年11月14日,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毛主席發言說:「我們中國是為不了首的,沒有這個資本……我們半個衛星都沒有拋上去。這樣為首就很困難,召集會議人家不聽。」

落後就要下定決心追趕。第二年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這一號召一錘定音,擲地有聲,各路科技英才齊聚,從此開始了「兩彈一星」的征程。

國禮既能催人奮進,也能在大國博弈中傳遞些許溫情。

展廳中物件琳琅滿目,也許許多人未曾注意到,一個小巧的銀煙盒靜靜躺在展櫃里。除了四周鑲嵌的米字紋,中間微微隆起外,再無任何雕飾。唯一不同的是,它比普通煙盒略長。

煙盒是送給鄧小平同志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知道他平時有抽煙的習慣,特意定製了這款煙盒。為了這份禮物,英方工作人員費了不少心思。他們打聽到鄧小平特愛抽煙,以至於身邊的工作人員為了讓他少抽而特意加長了過濾嘴,便相應增加了煙盒的長度。

這份投其所好的禮物,在1982年9月22日從倫敦漂洋過海而來,那天撒切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與鄧小平就香港回歸問題展開了第一次談判。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鄧小平面對撒切爾打出的「三個條約有效」和「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離不開英國」兩張牌,毫不退讓。

唇槍舌戰的開局後,經過22輪談判,1984年,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發布,中國將於l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簽署聯合聲明時,撒切爾夫人再一次來到中國,這回她贈給鄧小平一隻銀銘文盤,通體光亮無飾紋,依盤沿弧度按順時針方向刻有一行花體英文,翻譯成中文意思是:「在這簽署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重大時刻,瑪格麗特·撒切爾首相贈送給鄧小平。」

有趣的是,1982年,摩洛哥首相馬蒂·布阿比德,也給鄧小平送了個金煙盒。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禮物中,收集了鄧小平收到過的5個煙盒,這背後,自然是各國領導人對這位中國領導人生活習慣的觀察與尊重。

「大象」穿越時空而來

國禮有風土有人情

「媽媽,快走,我有點兒害怕!」在烏木雕圖騰柱面前,一位參觀的小女孩兒不安地拽了拽媽媽的手。

這件來自肯亞的禮物被單獨放在展區中央,雖然高度不足1.5米,但其上雕刻了70個纏肢繞臂、層層壘疊的人物形象,或喜或悲、或怒或樂。整個雕塑造型狂野、奔放,視覺衝擊力非常強。

在曠遠的非洲大陸,它是一種神聖的象徵。當地原始部族的人們認為,死亡不是生存的終結,而是一種轉移。於是木雕便成為靈魂棲身之處,接受著人們的頂禮膜拜。人們相信,精神與信仰的力量會為木雕注入超自然的魔力,也正因如此,烏木雕圖騰柱散發出神秘和令人生畏的氣息便不足為奇了。

在地球另一端的斯里蘭卡,每年8月中旬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大象遊行,每頭參加遊行的大象從鼻子到耳朵、身體都會裝飾一番。心靈手巧的斯里蘭卡人,將這一場景中的大象做成了鑲銀嵌料實木雕象,1984年,斯里蘭卡時任總統朱尼厄斯·理查德·賈亞瓦德納將其送給了鄧小平。

這個雕象周身遍是寶石鑲嵌的金銀披甲,從象牙到象腳,精美的金銀裝飾品裝點著每一個細節。與眾不同的是它背上馱著斯里蘭卡的國寶佛牙塔,這是遊行中頭象才能擁有的殊榮。

穿梭在國博展廳,來自非洲的神秘還未散盡,斯里蘭卡的這隻頭象便穿越時空緩緩而來,帶著節日的喜慶,耳朵上鈴鐺似乎還在叮叮作響。

在展覽中,丹麥食品、農業和漁業大臣亨里克·達姆·克里斯滕森贈給李嵐清同志的瓷盤顯得格外秀氣,一分米見方的瓷盤上展現了小美人魚雕塑對遠帆的眺望。

這個舉世聞名的雕塑,早已是中丹兩國間一段佳話。這個從童話故事《海的女兒》中走出的小美人魚銅像,恬靜優雅,是丹麥的一位「文化特使」。這位「特使」曾出現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那是自雕塑1913年落成後,「小美人魚」銅像第一次走出國門、遠渡重洋。

進入國禮展廳,看到的第一幅圖片是毛主席被簇擁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青年中的老照片。到展區最後,則展示著習近平主席等國家領導人收到的禮物。幾十步距離間,卻是中國外交幾十年的風雨和陽光。(劉少華 李京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網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水下拍到數鯊魚伴著划水者游弋驚險畫面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TAG: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