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客戶不來怎麼辦?自身定位是關鍵!

客戶不來怎麼辦?自身定位是關鍵!

客戶不來,是所有企業的痛

開店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客戶,因為沒有客戶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既無收入更不要談盈利。只能眼看著資金被房租水電、原材料損耗、人工成本等逐漸蠶食。作為大企業可以藉助龐大的現金流「養店」,可對小微商戶3-6個月就是生死期,沒有穩定客源對於開店來說意味著「慢性死亡」。即便對於線下流量巨頭,2017年佔據福布斯排行榜15、16、17的沃爾頓家族的沃爾瑪超市也是一樣。

最近幾年,沃爾瑪在華每年也有門店關閉。2012年,沃爾瑪中國區關閉5家門店;2013年,關了15家;2014年,關了16家;到了2016年關了13家,用戶表示,傳統的大賣場業態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購物需求。雖然文章報道的都是效益不佳、成本升高、利潤減少,但背後原因就是客戶較少,客戶不來!

2017年5月2日,石家莊南三條沃爾瑪關店歷歷在目。自身原因有兩點不容忽視:一是選址不利,由於緊挨南三條批發市場,交通容易擁堵,周邊人流雖多,但卻因「不對口」難以形成超市消費群體;二是單體競爭,超市的基本特徵之一是連鎖,而沃爾瑪在省會只有一家門店,沒有形成整體效應,也缺乏連鎖帶來的採購、渠道等優勢。可見用戶沒有足量穩定客源,如沃爾瑪,在石家莊「養店」多年,依舊難逃關店命運。

客戶行為的背後規律

客戶對於店鋪如此重要,才有了「顧客就是上帝」一說。店主們都希望客戶雨露均沾,既然路過就進店看看,只要客戶進店自然有辦法轉化消費。可現實卻是另一番殘酷景象。兩極分化及其嚴重,要麼門庭若市,排隊如龍;要麼門可羅雀,無人問津。古之智者哲人早已看穿: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馬太效應」,反映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這種規律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就已經提出類似的思想: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老子》第七十七章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突破桎梏,成為馬太效應的多頭,定位功不可沒

關於如何招徠客戶,商典六維法則中已有明確說明,這裡不做過多方法上的介紹。主要闡述一下定位對於商戶獲取客戶的影響。

什麼是定位,為什麼要定位

定位是對產品在未來潛在客戶的腦海中確定一個合理的位置。定位的基本原則不是去創造某種新奇的或與眾不同的東西,而是去操縱人們心中原本的想法。

定位要從一個產品開始。那產品可能是一種商品、一項服務、一個機構甚至是一個人,也許就是你自己。但定位不是你要對產品做的事。定位是你對預期客戶要做的事。換句話說,你要在客戶的心智中給產品定位,確保產品在預期客戶頭腦里佔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地位。

——《定位》

首先對於線下商戶來說,經營場所選取的地點就是第一個定位,因為線下與線上不同的是物理邊界,這決定了你的客戶構成及客戶行為。在網上用戶可以隨心購買日常用品,而不論店家在哪;或者預定可口的外賣,不論店家在哪。可很少有人跨越大半個城市去買一雙襪子,或者跑出3公里吃頓工作餐。因為空間距離決定了時間成本。

我的一個合作茶樓老闆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做公眾號推廣運營的公司銷售員對他說微信有9億個月活躍用戶,一年幾萬幫他做公眾號,保證多少粉絲,多少關注,能獲取大量用戶。我的客戶淡淡問了幾句,那我周邊5公里有多少用戶呢?喜歡喝茶的人又有那些呢?那個銷售員馬上滿臉通紅,說不出話。想來好笑。互聯網時代,藉助流量,憑藉人口紅利,確實成就了很多企業,可線下實體經營的核心還是周邊業態和人口構成。

題外話,公眾號

公眾號的本質是媒體,通過內容吸引線上客戶(流量),再將流量引導至指定渠道進行變現。這也是很多商戶做了公眾號沒有效果,或者越做越沒信心的原因。

成熟媒體有著自己的穩定流量。比如電梯廣告的流量來自樓宇的人流;電視、廣播的流量來自觀眾與聽眾,試問沒有好內容吸引觀眾,廣告又如何賣得出去呢?如果開店對於各位老闆還算是內行的話,都無法獲取到足量的客戶,那怎麼能指望做外行事(媒體內容)就能獲得線上客戶呢?好的公眾號運營者第一身份一定是媒體人。

我們再回到茶樓老闆講的故事,從那個銷售員的話出發,不論微信號推廣運營的價格,這位老闆真正關心的只有周圍5公里、以及喜歡喝茶的人而已。茶樓的服務能夠覆蓋的群體可能只有方圓5公里的十萬人,就算公眾號做的再好,又有幾人能來店消費?廣告打的再好,誰來承擔那額外的8億9千9百9十萬用戶的廣告費呢?面對一個懂定位的老闆,不懂定位的銷售員自然也免不了鬧笑話了。當然有人會說獲取了更多的用戶可以做額外的賣茶生意,那是另外的故事,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表。轉換一下身份,我的這位老闆朋友,不過是那家做微信公眾號公司的一位潛在客戶罷了。

聽罷這個故事,我反問老闆,你作為客戶時如此了解自己的需求,定位精準,為何不換位思考一下你周邊的客群特徵,他們的需求,以及如何佔據這些潛在客戶的心智呢?他尷尬一笑,沒有說話。

我接著說你周邊5公里寫字樓、政府企業少,商務人士追求高效,不會捨近求遠;而你店內裝飾豪華,也沒少費心思,你雖然上了團購平台,但團購客群相對消費水平較低,讓利賠本做生意,雖然短期能帶來客流,但是來的人不是你目標客群,不但客流量不穩定,還影響了店內價格體系,久而久之不是難以為繼,就是犧牲產品品質和服務拉低當次,老闆頻頻點頭,於是我們開始了關於地區業態定位、目標人群定位,產品宣傳定位的討論,並根據商典未來的六維法則中的「開源」進行實施方案設計。

了解更多定位問題及定位故事,回到文章頂部,關注商典未來科技公眾號。

賦百舸千帆以爭流,

與千商萬典以競業。

附:六維法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典未來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商典未來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