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攻打南宋時,有一個地方讓其吃盡苦頭,成蒙古最難啃的硬骨頭

蒙古攻打南宋時,有一個地方讓其吃盡苦頭,成蒙古最難啃的硬骨頭

南宋雖然在後期動蕩不安,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岌岌可危的王朝,讓蒙古鐵騎十分頭疼。蒙古鐵騎在歷史上的戰鬥力是極強的,在13世界,可以說是戰無不勝,雖然最後南宋大地被蒙古統治了,但是當時的蒙古也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其實在蒙古鐵騎征服世界的路上,最強硬的對手不是歐洲強國,也不是阿拉伯國家,而是這個與蒙古抗衡的對手大宋。大宋與蒙古的抗衡達近50年,雖然最終南宋還是滅亡了,但是南宋頑強與蒙古的抗衡精神也是歷史上輝煌的篇章。而在蒙古攻打南宋時候,有一個地方讓他們恨得牙痒痒,久攻不下,成了他們心頭抹不去的印記。

在還沒有蒙古聯手滅金之前,蒙宋就曾交過手,就是當時的「丁亥之變」。雖然對於當時的蒙宋聯盟滅金,很多人存在說不該聯蒙之說,認為這樣將是一個禍患,一些歷史研究學者也認為此聯盟,沒有吸取北宋時聯金遼最終導致外敵侵略亡國之教訓。其實從表面上看,雖然此聯盟同北宋時聯金滅遼就是如出一轍,但事實上南宋也深知這個道理,之所以決定聯盟也是經過一番考慮與權衡之下的選擇,其中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之選。

因為從當時的整個戰局來看,不管南宋與蒙古結不結盟,轉和金朝結盟,也不能改變金朝滅亡的局勢,而南宋本就和金朝有著諸多的過節,對於滅金,南宋沒有道理反對,還有蒙古侵宋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所以南宋還不趁此機會擴大自己的疆土、增強自己與蒙古抗衡的實力,所以從整個局勢上來說的蒙古聯盟也是可取之舉,和當時北宋聯金滅遼的海上之盟是有所不同的。金宗本來對於南宋也是有侵犯之意的,之前也有著諸多的歷史積怨,而最後金宗要來結盟,那時的他已經是沒有任何實力了。最後金朝被滅亡,而南宋也收穫了不少戰利品。

為什麼說,大宋的最後50年,讓蒙古十分頭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

滅金之後,其中有一塊地--河南,沒有劃分好歸屬,而此時范、趙葵兄弟提出了趁機收復三京之建議,而這一建議得到鄭清之宰相的支持,但大多數大臣均反對,而理宗的也是有奪回祖宗基業的想法,所以最終收復三京的計劃得以實施。當然了,從戰略上來說,收復三京是可取的。此舉,也為後的蒙宋之戰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南宋也取得了更多的防禦時間。最終收復三京損失慘重,就是因為當時在收復時,支持與反對的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協調才導致的,這次行動在歷史上也稱之為「端平入洛」。之後,蒙宋之間的拉戰也開啟了!開啟之後南宋的(四川)蜀地讓蒙古大軍吃盡了苦頭。

一、四川盆地中南宋抗擊蒙古

宋蒙開戰,其實是遲早的事,無關「端平入洛」。在滅金之年,蒙古就在制定滅宋之計划了。端平二年,蒙古豈圖一舉滅了南宋,兵分三路要對南宋一個大夾攻,東路攻兩淮,中路攻荊襄,西路攻四川。

兩淮這裡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地方,那可是長江的門戶,是一個非常有利戰勢之地,所以東路蒙古軍最後也是以失敗告終,最後轉攻了南宋安豐軍,而安豐軍當然也不是吃素的,守將杜杲早就做好了應戰的準備,結果大敗蒙古軍,東線戰事才算暫停。

中路蒙古軍,由於南宋內部關係紊亂,又是棄城而逃,又是焚城降蒙,從而導致130年的邊防重鎮就這樣毀於一夕。且蒙古大軍還乘勝大伐,直逼江陵。

二、南宋孟珙領軍對抗蒙古鐵騎,創下歷史性的重要勝利!

孟珙奉命馳援江陵,孟珙的軍事才能及統治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在他的領帥下,最後接連攻破二十四寨,止了蒙古中路軍的步伐。之後京湖戰場的防務任務,理宗讓孟珙著手去全權處理。孟珙開始了收復作戰計劃,南宋也由此開啟了第一次有意義的收復失地,收復了郢州、荊門軍、信陽軍、樊城、襄陽等諸多失地。收復之後,孟珙請命加入河南作戰,有了孟珙鎮守,蒙古軍對於南宋還是畏懼無比的,對於南宋更不敢輕易侵犯。

端平三年,由於南宋在戰略上出現了分歧,再加蒙古軍在攻勢上加強了許多,再加上天時不利,宋軍慘遭了大敗,而友聞良將死後,四川相當於就失去了大梁,四川第一次遭受蒙古的洗劫,直到後來闊出病死,從成都退軍。第一次宋蒙交戰,由此也告下一段落。

在1233年,專政25年的史彌遠病故,理宗開始親政,並改元為端平,決心想要改變南宋日漸衰落的頹勢:

1.罷免史黨、任免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2.控制取士人數及加嚴升遷制度;

3.提升理學地位、重用理學人士。

但由於南宋所存在實際性問題,這些舉措可以說也是治標不治本,史稱端平更化持續到純祐年間,已是晚年的理宗也深感有心無力了!到最後變得奸人當道,執政大臣胡作非為、皇親國戚不守法等,而正直大臣,有的被殘害,有的不願出仕,南宋政治進入病態世,而不是病得不輕。決以統一四川的軍政的余玠,理宗對余玠起疑心,把余玠詔回京,不讓其帶軍,最後抑鬱而自殺,這乃是南宋之大損失呀。

而蒙古修整之後開始侵南宋,寶佑五年完成對南宋的戰略包圍,隔年主攻四川,開啟第二次南侵。

蒙軍從六盤山出發,但被阻苦竹隘,攻打不前,可是南宋出現叛徒,開了城門讓蒙軍直入,直到供到釣魚城。

釣魚城可是四川的軍事重鎮之一,這裡地勢非常有利於作戰,而且這裡當時是孟珙統帥領導的,所以蒙軍屢次被擊退,不死心的蒙軍還常常集結軍隊進攻,直到蒙哥身亡,長達5個月的攻城才停止。不過殘忍的蒙軍,在撤退途中殺害無數的百姓。釣魚城之戰,成功的瓦解了這次圍攻,無數南宋將領以身赴死,打退蒙古軍近200多次進攻。直到蒙哥意外被箭射死,這場持久戰才結束。

不過蒙哥的死,可以說給南宋帶來生機,因為因為蒙哥的死,蒙古因為爭奪大汗之位內亂了四年,這一亂推遲了南宋的滅亡,同時也保全了其他國家!如果釣魚城戰役輕鬆獲勝,蒙古鐵騎會立馬回頭尋找歐亞大陸的其他國家作為目標。所以說,釣魚城保衛戰的歷史上的意義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為什麼說,南宋將蒙古鐵蹄解拖延在了這裡,他們就沒有其他時間和精力去攻打更廣袤的土地。

南宋最後雖然走向了滅亡,但就是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王朝,讓蒙古苦不堪言,也讓他們認識到漢人的強大。也正是南宋保衛蜀地的決心,讓蒙古不得不把戰略目標調整,從把西征轉移到南宋。這樣就很顯而易見,南宋的戰爭吸引了蒙古,從而給其他國家一個緩衝的機會。

回顧這次戰役,蜀地成了蒙古最難啃的硬骨頭,幾百年後,當侵略者踏進中原大地上,四川人民奮起反抗,抗戰中四川出兵最多,戰死最多,打仗勇猛,讓我們不禁感嘆,這塊土地上的英雄兒女們,不管是800多年前,還是100多年前,他們為保護家園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永遠永垂不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藍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徹能當上皇帝,不光靠個人才能,這個女子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清朝建立後,出現了一特殊的人馬,一旦被抓必死無疑,下場很悲慘

TAG:深藍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