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第九屆中青沙會訊——中國藥科大學

第九屆中青沙會訊——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中藥雜誌》編輯部主辦、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承辦的「《中國中藥雜誌》第九屆中醫藥青年學者沙龍——多學科交叉促進中藥製劑發展」, 於2018年4月13~15日在南京成功舉辦。


 



 


來自中國藥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暨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江蘇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日友好醫院、內蒙古中醫藥研究院、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市中醫院、廣東科薈生物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神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四川滇虹醫藥開發有限公司等28家單位的50餘名青年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中國中藥雜誌》常務副主編、編輯部李禾主任致開幕詞,對承辦單位中國藥科大學表示感謝,對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中國藥科大學陸濤副校長致辭,對《中國中藥雜誌》為中醫藥青年科研工作者打造交流與合作的平台予以充分的肯定,並結合自身科研經歷,從中醫藥發展的戰略機遇、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進程中的關鍵問題、以及科研中如何通過多學科交叉實現突破創新等方面分享自己的感悟;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譚寧華、寇俊萍副院長分别致辭,對各位青年學者寄予期待。封亮副教授對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的大力支持和所有與會代表的熱情參與表示感謝,並簡要陳述本次沙龍的主題。





本次會議共有17位代表圍繞青年學者沙龍的核心議題進行報告交流:

鄢丹教授

《結合臨床的中藥注射劑質量分析》、

寇俊萍教授

《基於中藥有效成分的靶點發現與新功能探索研究》、

吳志生教授

《中藥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可靠性研究與應用》、

龔行楚副教授

《中藥製藥工藝研發策略及相關思考》、

瞿鼎副研究員

《體現中藥特色的多組分協同遞送系統設計思路分析及抗腫瘤優勢評價》、

封亮副教授

《組分結構創新中藥關鍵科學問題與應用技術》、

楊莉研究員

《多基原藥材石斛的質量標準研究與實踐》、

姜勇教授

《基於LC/MS的中藥分析新方法及應用》、

羅建光教授

《艾葉與艾灸藥效物質基礎相關性的探討》、

毛聲俊教授

《中藥多學科交叉研究-TK-2抗阿爾茲海默症的藥效學及其作用機制》、

邵清松副教授

《金線蓮研究現狀及進展》、

楊歡副教授

《基於雙相水解技術製備中藥活性成分的研究》、

葛廣波教授

《中藥-藥物相互作用高效評價:新技術與新方法》、

彭麗華副教授

《中藥活性成分的新型遞釋技術研究》、

劉史佳副研究員

《檸檬苦素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及痔瘡的PK-PD相關性研究》、

陸洋副教授

《參芪扶正協同多西他賽抗肺癌機制研究》、

盧琳琳副研究員

《表觀遺傳學在中藥精準化治療中的應用及前景》。




青年學者們紛紛就各自科研方向和成果進行了交流,內容涵蓋新型遞釋技術、中藥材質量控制及品質保證、中藥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藥物靶標的發現、中藥製藥工藝研究、中藥精準化治療、組分中藥研究、PK-PD相關性研究、藥效物質基礎等多個領域,尤其注重對新思路、新技術與新方法的交流和討論,現場氣氛空前熱烈,充分顯示了青年學者的活躍思維和科研創新力。




與會學者紛紛賦詩:


《青沙龍-南京》


柴興雲


九屆青沙金陵春,及第廳堂議紛紛。

夜飲秦淮營營忘,再相逢時多故人。





《中國中藥九屆青沙有感》


寇俊萍


名城金陵遇故知,秦淮河畔識新朋。


九屆青沙再相聚,狀元及第拔頭籌。


學科交叉齊碰撞,中藥製劑促發展。


源於臨床重質量,生產過程全控制。


復方整合多靶標,組分中藥新理論。


工藝研發有策略,協同遞送優設計。


藥材基原定標準,物質基礎來探索。


葯動藥效相關聯,相互作用高評價。


百家爭鳴百花放,青年才俊競風流。


精準治療廣應用,中國中藥創輝煌。


 







閉幕式上,李禾主任作總結陳詞,高度讚揚了本次沙龍活動的主題與報告十分精彩,感謝各位專家精彩的報告和坦誠的交流分享,感謝會務組精心的組織和安排,期待《中國中藥雜誌》與大家攜手打造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學術交流平台。高昊教授作為第十屆青年學者沙龍承辦單位的代表簡要介紹了暨南大學的基本情況,並熱情邀請各位朋友2019年共聚廣州,再論中醫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淡豆豉到底和豆豉什麼關係哦?
中藥里的鄉愁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