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注意!廈門已有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近期這種病高發!

家長注意!廈門已有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近期這種病高發!

提醒!提醒!提醒!

近期福建氣溫波動頻繁

傳染病聚集性疫情容易高發

廈門疾控中心發布

緊急預警!

廈門進入流行性腮腺炎高發期!

目前廈門已有學校發現

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

一周內十多個孩子被緊急送醫

為孩子為家人趕緊看看!

擴散!周知!

另外,

福州疾控中心也提示手足口病逐漸進入流行期!

省疾控中心也轉發了《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介紹手足口病癥狀、預防等信息……

GIF

昨天廈門疾控中心發布重要消息

GIF

目前廈門正處於流行性腮腺炎的高發季節,監測數據表明,近期廈門流行性腮腺炎發病人數有所增加,個別學校還出現了聚集性疫情,重點人群建議儘早接種相應疫苗進行預防。

GIF

預警!高發!

一周內十多個孩子被送醫

「醫生,我孩子班上已經有好幾個孩子因為腮腺炎請假了,我女兒是不是也傳染上了?」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兒科診室,一位媽媽焦急地詢問醫生。

她的女兒剛滿7歲,上小學一年級,這幾天一直有點發燒,昨天一早醒來,媽媽發現她的腮腫了起來,還不能觸碰,一摸就喊疼,她急忙帶著孩子來到醫院求診。兒科醫生經過診斷,孩子確實患上了腮腺炎,需要停課隔離治療

「最近一段時間患上腮腺炎的孩子並非個例,幾乎每天都能遇到。」兒科醫生說,4月以來,每周幾乎都能接診到十多例的流行性腮腺炎,以6歲以上的學齡期兒童為主,不過,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暫時還沒有碰到。

家長們

真的要注意啦

流行性腮腺炎的傳染性很強

小孩是最容易染病

傳染性強

學校、幼托機構易群發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全身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主直接接觸病人吸入含有病毒的飛沫、唾液而被傳染,傳染性很強

多見於學齡兒童,15歲以上人群發生併發症的機會更高,這種病四季均可發病,但是以冬、春季高發,易在託兒所、幼兒園、學校發生暴發流行。

所以說

家長們近期要照看好

自己的小孩

一旦有相關癥狀

要立刻警惕!

延誤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腮幫子腫大

務必儘早就醫

據廈門市疾控專家提醒

流行性腮腺炎這種病常表現為

下頜和耳垂下方腫大

如果發現孩子的腮幫子腫了

應該儘快到兒科就診

疾控專家

其實腮腺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如果是單純性的腮腺腫大,按照醫囑按時服藥,居家隔離,一周左右就能痊癒,最好再隔離1周以上再回學校。但是腮腺炎有合併腦炎、心肌炎、胰腺炎、睾丸炎以及神經系統等併發症的可能,曾經有出現過父母沒有及時帶孩子就醫,孩子因腮腺炎導致了重度耳聾,讓醫生也覺得十分遺憾。

流行性腮腺炎併發症主要有

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

腦膜腦炎、胰腺炎、耳聾

大人小孩都容易中招

所以一定要及時預防治療

有些可能會影響一輩子

(以下這些新聞事件

都曾是真實發生的)

(更嚴重的情況

因為小時候生過腮腺炎

結果導致.....)

接下來劃重點

預防流行性腮幫炎

老師、家長和孩子們

務必謹記以下幾點

太!重!要!了!

個人要如何防禦?

1、接種疫苗:適齡兒童應及時到轄區接種單位接種疫苗;

2、開窗通風:注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

3、及時就醫、強調隔離:出現腮腺腫大等不適癥狀時立即就醫,明確診斷要休息隔離治療到腮腺腫脹完全消失;

4、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病人及易感者均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不去探視病人以免造成疾病的傳播。

除了個人外

像學校、幼托機構

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發場所

也要做好防控措施

學校、幼托機構如何防禦?

1、做好疫情監測與報告:發現可疑病例立即報告,做好學生因病缺勤登記、隨訪工作;

2、加強晨午檢:發現可疑病人立即通知家長帶往附近醫院就診,確診學生須隔離休息治療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失方可返校上課;

3、加強校內空氣,流通與消毒:全面加強教室、寢室及其它公共場所的開窗通風和物體表面的消毒;

4、取消大型群體性活動

5、開展疫苗應急接種:倡導未患病、未接種過疫苗的學生到轄區接種疫苗,必要時組織開展疫苗應急接種;

6、加強健康教育:多途徑廣泛開展疾病防控知識宣貫,增強師生及家長的防病意識,主動配合校方落實防控措施。

福州疾控中心發布提示


4月9日,福州市疾控局局長毛群安介紹,近些年來,全國手足口病形勢也呈現了隔年高發的特點,預計今年全國手足口病整體流行的強度將高於去年,也就是說2018年將是高峰年。最近監測發現3月份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的病例已經達到2.8萬例,是2月份的兩倍以上,病例報告數開始上升,這預示著手足口病逐漸進入流行期。

這次的手足口病來勢洶洶

國家疾控中心3月26日

已發警示!

疾控專家提醒,家長應特別加強兒童手足口病的預防,尤其是3歲以下的小孩更容易發展為重症病例。

預防:非典型的手足口易忽視

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最近接診了一個兩歲的手足口病患兒,因皰疹不明顯,差點被耽擱。據家長介紹,孩子起初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家長以為是普通感冒,就給他吃感冒藥,沒好轉,且出現發熱癥狀,趕緊到醫院就診。

江蘇省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周琴介紹,像上面這個病例,屬非典型的手足口病皰疹,小而疏,不仔細觀察,一般難以發現。雖不易察覺,但如治療不及時,也可能引起嚴重後果。周主任特別提醒,有些類型的手足口病發病急,可能在短期內轉為危重型,所以要注意以下癥狀: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肌肉震顫、抽搐、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如發現,應立即送醫院。

護理:家長記住五句話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黃玉華提醒患兒媽媽要在五個方面注意。

預防交叉感染。輕症寶寶不必住院,在家休養,寶寶的房間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家人不要在室內吸煙。

卧床休息一周。患病寶寶一周內應卧床休息,多飲溫開水,家長不能因癥狀輕再將孩子送學校、託兒所或幼兒園。

飲食清淡吃流食。寶寶可能因發熱、口腔皰疹,不願進食,所以飲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多吃些流食。大些的寶貝,飯前飯後要用淡鹽水漱口,不會漱口的小寶貝,媽咪可用消毒棉棒蘸淡鹽水輕輕擦拭口腔。

衣服被褥要清潔。寶寶衣著寬大、柔軟,常更換;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隨時清理寶寶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多飲水勤觀察。此病一般為低熱,可讓寶寶多飲水,無需特殊處理,如體溫超過38.5℃,需在醫生指導下服退熱劑;寶寶出現噁心、嘔吐、煩躁、發熱、嗜睡時及時就醫。

除了流行性腮幫炎、手足口病外

進入4月

還有以下傳染病、

中毒症等高發!

大家注意預防!

需特別關注的傳染病

皰疹性咽峽炎

麻疹、流行性感冒

重點預防食源性疾病

病毒性腹瀉、有毒動植物、

毒蘑菇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

01

四季豆中毒

春夏季節

四季豆鮮嫩可口

但是不要忘記

一定煮熟煮透再食用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不要自行亂服藥

要立即將患者送醫療機構救治

02

蜱咬傷

在四月

踏青掃墓

但這也是最容易

受到各種蚊、蟲叮咬的時節

大家外出遊玩時一定要當心有害昆蟲

尤其是蜱蟲的傷害

健康提示

(1)預防蜱蟲,長袖衣服和長褲是必需的,上衣帶帽子更好;

(2)衣服淺藍、淡綠不招蟲;

(3)別在草地樹林中長坐卧;

(4)鞋子要選高幫的;

(5)身體暴露處塗抹驅蚊葯;

(6)被蚊蟲叮咬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出現發熱、發炎破潰及時就診;

(7)野營露宿選擇乾燥、避風、平坦處;

(8)山上露宿選擇東南坡。

從4月開始

麻疹的風險等級也進入中級

如果沒有接種疫苗的人

一定要更加小心!

麻疹

關於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在人員擁擠、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更容易實現傳播。易感者接觸病人後90%以上會發病,病後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普遍對麻疹易感。

如何預防

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國家推薦的免疫程序是從孩子8個月開始打一針麻疹風疹聯合疫苗,1歲半打一針麻疹風疹腮腺炎聯合疫苗。及時接種疫苗是保護兒童健康的關鍵,因此家長要按照預約的時間及時帶孩子接種麻疹疫苗。如果發現孩子有疫苗漏種,要儘快到接種門診去補種疫苗。

近期氣溫有一定波動

提高警惕還是必要的!

流行性感冒

關於流感

今年是三種病毒共同發威:乙型、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行之初,甲型流感還處於優勢;進入後半程,乙型流感已後來居上,佔總病例數一半還多。根據往年的數據,乙型流感一般不是主力,因此大部分兒童對乙型流感沒有免疫力。兒童一直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據分析,今年兒童流感病例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疫苗接種率低、帶病入園、帶病上學的孩子佔了很大比例。

如何預防

要保護自己,首先是避免接觸感染者,去人多的地方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開窗通風。

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人群,在沒有禁忌症的前提下,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如果家中有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也建議接種疫苗。

以上都get到了嗎?

再次拉警報提醒!

廈門進入流行性腮腺炎高發期

全國來看,手足口病也逐漸進入流行期

還有傳染病、中毒癥狀高發

福建家長們注意了!

近期天氣多變

大家趕緊擴散

提醒身邊親友預防起來!

來源:福建日報、海峽導報、福州市疾控中心、福建省疾控中心

值班編輯 劉榮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的精彩文章:

周歲男童咳嗽不止,肺里取出半個瓜子仁……
15天兩起無名屍遭石獅殯儀館索價!人民日報等媒體網站紛紛轉發譴責!

TAG: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