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北京,月入7萬但沒有北京戶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在北京,月入7萬但沒有北京戶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今年3月,《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出台,有政策解讀者稱,對於高新技術企業而言,連續三年應稅收入74萬(城六區)、56萬(其他區)的員工可申請人才引進,獲得北京戶口。「月入7萬可落戶」的說法也因此一度成為熱點。

一個月後,《北京市積分落戶操作管理細則》發布,高收入人群在積分落戶中同樣加分優勢明顯。

我們因此採訪了4位月入7萬但沒有北京戶口的新中產,他們在北京奮鬥多年,生活方式不盡相同。當優渥的薪資讓他們免於物質焦慮時,戶口還是留在這座城市必須要考量的因素嗎?

文 |衛詩婕

編輯 |金匝

「北京可能是夢想最容易實現的地方了」

對年輕人而言,剛大學畢業的前三年,對於物質的慾望會更強一些,因為什麼都還沒有。記得我那時坐公交,看著沿途高樓上一個個像小格子一樣的窗戶,常常會想,以我月薪3000元的收入,在北京什麼時候才能買房?

我和當時的男友,也是現在的先生,都畢業於一個二本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戀愛時就一門心思奔著結婚走,所以打定主意要存錢在北京買房。我們倆都很節儉,結婚前最大的開銷是買書而已。

一度覺得省錢買房無望,但沒想到,因為能力突出,我後來居然成了公司漲薪頻率最快、幅度最高的人,3年後,工資是6000多元;等到了第5年,收入增長得越來越快;從工作的第7年開始,我的月薪平均下來達到了7萬,工資構成是:基本工資、獎金、期權。這其中獎金占很大的比例,因為我每年都是績效A+類員工。

等我和先生存下了100多萬時,我們在北京的昌平買了房,80多平米,每個月需要還4600元的貸款,對我們來說非常輕鬆。婚後因為有了孩子,父母也來到了北京,一家人感覺很幸福。

現在,我和先生各自的年收入有八九十萬,而我們不覺得並會止步於此。因為只要你有能力,北京可能是夢想最容易實現的地方了。

我和先生的收入每年能存下至少一半,用於購買股票、基金,為朋友的創業做原始資金的注入。目前的花費主要在父母和孩子身上。父母每年會定期做身體檢查,保健品的花費也會多一些;孩子的話,因為早教選擇了相對高端的品牌,再加上課外興趣班,一年下來也得花15萬左右。我和我愛人還像從前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消費。

目前來看,如果戶口解決了,我們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我和愛人其實無所謂,就是孩子上學的問題。雖然一直說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等同於戶口,但在我的親身實踐中,至少目前在幼兒園的選擇上,是行不通的,基本沒辦法入讀公立幼兒園。我只能花更多的錢讓孩子去念私立園。上小學的問題也無法破解,如果那時還沒有戶口,就不能擇優錄取了。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並不排除讓孩子上國際學校的可能。

就我目前的人生階段來看,物質層面的追求這頁已經翻過了,接下來更多考慮的可能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比如一個人要對家庭、社會做出怎樣的貢獻。

未來,我想去更好的大學讀碩士,在職業規劃方面,也還是要往上走,因為我感到自己的輸入和輸出,都遠遠沒有達到飽和。

「工作和房子讓我不再有漂泊感」

我在烏魯木齊長大,大學一畢業就進了一家國有銀行的自治區分行。在銀行系統工作,在當地算是衣食無憂的,父母又在身邊,如果沒有開始「北漂」,估計我會過得很滋潤。

離開烏魯木齊去北京,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那一年我已經30歲了,收入和級別都不錯,但在銀行的業務調整中,我負責的那塊被邊緣化了。當時的領導對我說,過幾年你就不用太忙了,拿這麼高的工資,一直到退休都沒問題。但我接受不了:混吃混喝,拿那麼高的工資,還會擔心隨時被替換掉,我不踏實。所以我選擇離開,到北京重新開始。

放棄一切後,我來到北京的一家商業銀行,從基層做起。那段時間確實很難。我不是應屆生,又沒有什麼人脈資源,在拉存款方面一直完成不了業績,常常被扣獎金,更別提什麼落實戶口了;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姐姐、姐夫家,雖然他們待我很好,可我始終有一種漂泊感。

所以我很早開始看房,但因為父母早年在北京也有一套房子,我直到2012年初房價抬頭前才出手。就在百子灣橋東,120多平的二手房,連稅算下來是均價3萬元左右。當時選擇的是等額本金還款,越還越少那種,現在一個月的房貸是1.3萬左右,但因為我的收入已經達到稅前7萬多,而且還沒結婚,所以負擔並不重。

有了自己的房子,雖然沒有戶口,仍然能感覺有了家。家裡所有的設計都是我親力親為,別人來看都覺得不錯。賣我房子的那個中介,總把客人帶到我家來參觀,他說姐,你這房子別人看了,一定會想買套差不多的。

他不知道,為了打造一個理想中的家,我不知道轉了多少次傢具城,前後有半年時間。等到11月份,因為還沒裝完,不能通暖氣,屋裡很冷,但是也得堅持。自從有了房子,我特別願意回家,就窩在沙發上,什麼也不幹,一個人舒服地呆著。

有人說你花那麼多錢買房,還不如租一個,剩下的做投資。我說我絕對不租,我想要把這個空間打造成我喜歡的,讓我覺得舒適。租房的話,它永遠不屬於我,房東哪天要攆你走,你也沒辦法。那是一種安全感,現在想想,當我終於在這裡安了自己的家,那種不安的漂泊感好像就消失了。

現在想想,來到北京對我來說是一個洗禮。很多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其實是不願意隨便換工作的,但是到了今天,我覺得自己當年的選擇很正確,互聯網正在衝擊整個的傳統金融,我原來在銀行內部做的會計清算那些工作,局限性越來越大。

我現在也常常看書,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接受更多新信息,新趨勢,這樣才會有安全感。2016年,我又從商業銀行跳出來,跟隨當時的老闆創業,現在自己帶一個部門。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喜愛的工作,父母在身邊,有了男朋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了。到了這個年齡, 要孩子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未來不會面臨太大壓力,對戶口也沒有那麼強烈的需求。

沒有戶口給我帶來的唯一不便,是我不能擁有自己的車。我輾轉的多個單位都是在北京上班,但在外地納稅,所以我不符合購車資格。現在我開的車,用的是朋友的號,可這並不影響我的生活,要想解決納稅問題也有很多種方法,這些對我來說,並沒有那麼緊迫。

「安全感是走到哪兒都有飯吃」

因為在保險公司做高凈值人群資產管理,收入很高,目前我月收入大約在7萬左右。

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45歲時退休,基本實現財務自由,同時持股三到四家公司。不久前,我的第4家瑜伽館也開業了。

我沒有買房。最初工作的時候,我想等月工資到1萬了就買,但後來發現,工資沒有房價漲得快,現在即便月薪7萬了,也買不起。哈哈哈開個玩笑,實際上是因為我們保險公司雖然賺得多,但沒有底薪沒有社保,限購政策突然出台,我的社保繳納並不滿足購房資格,索性就不買了。

很多人買房是為了獲得安全感,但我真的覺得,安全感是走到哪都有飯吃。像我去麗江幫朋友打理民宿,沒時間曬太陽發獃,而是幫本地人策劃推廣普洱茶文化,想辦法和當地的商戶一起維護旅遊環境——這些經歷讓我很自信,覺得自己走到哪兒都餓不死。

有一回,一個朋友很認真地跟我說,你好失敗,來北京10年了,沒房子沒戶口沒老公沒孩子,那一刻,我的心顫了一下,這句話扎心了。但最後來我還是懟了回去,我說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我有安全感。

人其實有很多獲得安全感的方式。小時候我學習不好,就劍走偏鋒,每年都是學雷鋒標兵;後來進了大學,唱歌跳舞不行,我就做了導演,因此獲得了來北京的第一份工作。現在也是,我沒有房,可我走到哪裡都能過成有個家的感覺。

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花在旅遊和玩耍上,前幾年玩紫砂壺、老綉片,今年想去潛水、攀岩。除了工作和學習,剩下的時間我喜歡去一切能欣賞自然風光的地方。

記得有一次我走西藏318國道,通麥天險,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條路,車開著會有半個車軲轆在懸崖邊上那種,前面的車因為泥石流被埋了,我坐在車上用簡訊給我媽寫遺書。

後來在羊卓雍措,我的眼睛出了問題,忽明忽暗,一個人從山下爬下來後,我找到導遊,哇一聲開始哭。但神奇的是,後來就好了,去醫院查眼壓也是正常的。那次經歷就讓我覺得,人一定要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不要去埋怨錢掙得多不多,到最後,你會發現擁有健康已經很好了。

這種到處遊玩的生活也讓我見到各種各樣特別的人,無論是見識眼界,還是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收穫。我在西藏遇到過一個91年的女孩,清華經管畢業,放棄北京的一切,去布達拉宮對面開星空酒店,所有男人不敢開的路,她能自己一個人開著車走。我們彼此特別欣賞,她來北京時我就收留她住在我家。我的業餘時間會被這些朋友填滿,雖然我單身,卻從來不感覺寂寞,只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

至於大家討論的戶口,對我來說真的一點也不重要,我沒有孩子,我媽一直問我要不要去凍卵,我想順其自然吧,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特意去做什麼,除非我發自內心地想做。生活再慘淡,我都有辦法化解,更何況我現在活得很自在呢。

「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再回華爾街了」

2016年,我進入國內一家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做投資總監,相對於我之前的工作是降薪。在這之前,我分別在高盛、穆迪兩大投行工作了6年。

有意思的是,最近我被現在的公司評為了勞模——互聯網企業的節奏是非常快的,我又是很勤奮的那類員工,但即使這樣,我也並不覺得現在的工作量超過了以前的投行,投行實在是太累了。

在投行,一天工作18到20個小時是很正常的。最多的時候,我出差7天,去了11個城市,每天10點前下班簡直是奇蹟。這導致我經常失眠,照理來說,你已經很累了,但就是睡不著,腦子還在運轉,我不想吃安眠藥,就每天下班去酒吧喝酒,喝純的威士忌,喝完暈了就可以睡了,整整兩年都是這樣。

人所有的精力都是在報表和數字上,即使是特別好的朋友,一年也只能見一次。我休過一次年假去巴厘島,和當時的女朋友,去了5天,我只休息了半天,她理解不了,後來我們分手了。可我也並沒有感到痛苦,因為工作一個接一個,人在那種狀態下,所謂的孤獨、緊張、痛苦都沒有,因為沒時間想別的。

這並不是我的選擇,而是這份工作的特性。我周圍的人也是一樣,女生不敢懷孕不敢結婚,男生不敢談戀愛,有兩口子都在投行的,可能一周見一次?

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會願意選擇這樣的工作,投行是鍍金石,高盛、穆迪又是其中最頂尖的機構,進去幾年你可以被培養得非常好,結識的也是最牛、最聰明的人,成長空間會非常大,以及賺得確實很多。

但問題是,你根本沒時間花錢。那會兒我會報復性消費,買一堆,家裡的衣櫃里,都是一些我從來沒有穿過的衣服。比如某奢侈品大牌走秀款的大袍子,20萬一件,我沒有任何場合可以穿,它可能會成為我的遺產吧。

在投行時,我常常會問我自己,職業生涯里有什麼值得你驕傲和自豪的事情?我想不到任何一件。華爾街有個信條就是Money never sleep(金錢永不眠),這種價值觀讓我無法產生特別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我就給自己定了時間表,在投行最多工作6年後,我要去一個有歸屬感、價值觀相當、讓我能產生成就感的地方。我一直在倒數,倒數第二年、第一年,真的滿6年時,我就辭職了。

我的投行經驗不代表所有人,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選擇不一樣。記得我現在互聯網公司的老闆在招聘我時問我,你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我說,我做到高級職業經理人就夠了,我不想去創業,也沒有那麼強的野心,投行那幾年很累,但那幾年是為了以後能更好地生活和工作,過了那個時間點我立刻走人不會留戀。

我更想達到的是一種平衡的狀態,不需要每天遊艇法餐,但能保證品質不低的生活,現在的就是我想要的。我很喜歡北京,離開美國時我想,這輩子再也不會回華爾街工作了!剛回到北京,可能覺得擁堵,有霧霾,環境不是特別好,但這就是我特別熟悉的環境,小到一個街邊的小臟攤在哪兒,大到該去哪兒吃米其林餐廳,南三環、西四環、東五環都有朋友,你有安全感。

我沒有北京戶口,也從來沒有想過戶口這件事,因為我覺得對我來說不重要。我周圍有朋友,小孩已經上小學了,兩口子月收入加起來超過20萬,有很多國際學校可以上。雖然我現在還單身, 父母在北京限購前也買了兩套房,但即使我沒有房,也絕對不會買房。買個學區房,花800萬把你所有存款佔了,你還要貸款,每個月還貸,家裡不能有超額消費,沒有娛樂生活,甚至不敢生病,會很苦,但拿同樣的錢拿來做投資,收益是保證的。

我對自己的規劃是,10年後可能回美國繼續進修一下,重返校園。因為我的終極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我傾向於從事能夠影響別人的職業,如果那時有了孩子,就把小朋友帶去美國。

我想追求的是,活著的每一天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如果有一天真遇到什麼意外,也不至於遺憾這一生還有些事情沒做。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除李瑞外,其餘均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42秒擊倒詠春拳大師,「獨臂大俠」熊呈呈稱對手代表不了詠春
那些奇葩的藝考考生:五嶽里有岳飛,最愛看的文學書是成語詞典

TAG:每日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