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用來抹黑敘、俄政府的工具?「白頭盔」組織真實身份遭質疑

西方用來抹黑敘、俄政府的工具?「白頭盔」組織真實身份遭質疑

敘利亞男孩哈桑·迪亞布曾在「白頭盔」剪輯的視頻中作為杜馬鎮化武攻擊受害者

【環球軍事4月23日報道 環球時報駐敘利亞特派記者 李瀟】「他們披著人道主義的外衣,但其實是受西方資助的表演團體!」 4月21日,禁止化學武器組織進入敘利亞杜馬鎮,就所謂的「化武襲擊」展開調查。聯合國化武專家安東·烏特金此前表示,有關敘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的指控通常由「白頭盔」組織提出。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個號稱中立、「以在戰地救死扶傷為己任」的組織,其實是西方用來抹黑敘政府和俄羅斯的擺拍機構,其成員甚至和恐怖主義組織過從甚密。

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兩年之後的2013年,「白頭盔」開始在敘境內反對派武裝控制的地盤頻繁活動。該組織在國際上聲名鵲起,與幾起著名的「救援行動」有關。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便是2016年8月,「白頭盔」從阿勒頗廢墟中救出4歲的小男孩奧姆蘭。從當時發布的照片來看,奧姆蘭在獲救後雖然傷痕纍纍,但是卻不哭不鬧,好像已經被嚇懵。隨著這張照片的快速傳播,民眾對於敘政府和俄羅斯的指責也甚囂塵上。當時,在俄空軍的協助下,敘政府軍正在阿勒頗與反政府武裝激戰。敘反對派和西方媒體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一股腦兒地將奧姆蘭的遭遇歸咎於敘政府與俄羅斯。

今年3月,本報記者與奧姆蘭的父親達克尼什取得聯繫。達克尼什表示,他始終不知道誰是當年那場襲擊的始作俑者,而「白頭盔」似乎更關注拍照,而非救援。達克尼什說,事後還有敘反對派人士找到他,許以重金,希望他站出來指責敘利亞政府,還有西方組織提出要「幫助」他們全家遷往歐洲。對於這些,達克尼什一一回絕。他說,無論是信仰還是常識,都在時刻告訴自己,不能被別人利用,成為散播某種不實信息的工具。

敘資深自由攝影師胡薩姆對本報記者表示,自己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雇參與「白頭盔」的兩次「救援」行動。2016年年底,他在阿勒頗第一次協助「白頭盔」進行拍攝時就覺得不對勁,「他們似乎精準地知道哪裡即將會發生爆炸。而且他們的拍攝裝備,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專業性上看,都要遠遠高於救援設備。」幾天之後的第二次拍攝,讓胡薩姆徹底明白了「白頭盔」的「工作機制」,「我可以肯定地說,那更接近於一種表演。」負責救援的「白頭盔」一直要等到所有拍攝器材運轉後,才會在負責人的示意下行動,而當他們移動到鏡頭外時,傷者似乎就不再重要了。「白頭盔」的負責人宣稱,該組織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解救了近10萬人。不過敘利亞民眾卻見過,「白頭盔」成員「拿走」受傷者的財物。紀錄片《白頭盔》於2017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然而越來越多的機構發現,紀錄片中的內容存在種種疑點。例如,同一個小女孩,在三個不同場合,被不同的救援人員救助。

如果說擺拍是行為層面的問題,那麼諸多「白頭盔」成員的真實身份則更令人觸目驚心。短片《白頭盔》拍攝者之一、「白頭盔」負責人薩利赫由於同恐怖組織存在聯繫,在其抵達美國時,未被美方獲准入境。此外,在一些視頻中,部分「白頭盔」成員還與恐怖分子一同揮舞旗幟和槍支。有些救援人員在「事發現場」頭戴白頭盔救人,而回到住所,則上傳了身穿恐怖組織劊子手行刑服裝、手持砍刀的照片。

公開資料顯示,「白頭盔」的創始人是英國前情報官員梅西耶爾,與美國中情局、以色列情報機構和敘利亞反對派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白頭盔」的成立還得到西方國家和組織總計超過1億美元的資助。敘利亞常務副外長米格達德對記者表示,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敘政府軍在戰場逐漸掌握主動權,這為此前諸多事件的深入調查取證提供了有利局面,相信隨著越來越多證據和調查結果的出爐,那些精心導演的騙局都會被一一揭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國再打「台灣牌」: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已抵台灣
三亞海事局:南部海域軍事訓練提前結束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