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瓷磚打孔為啥打一次裂一次,20年老師傅教你這招

瓷磚打孔為啥打一次裂一次,20年老師傅教你這招

瓷磚是室內常用的裝修材料,在地面和牆面上都能夠使用到瓷磚,而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家居用品需要掛在瓷磚牆面上,這時候就需要在瓷磚打眼以方便放入掛鉤,不過很多人擔心打眼把瓷磚鑽出裂縫。那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裝修師傅是如何處理的。

瓷磚打孔為啥打一次裂一次, 20年老師傅教你這招, 保證不裂

如何給瓷磚打孔不開裂

首先盡量將打孔的位置選擇在牆磚的中間比較實的位置(通過敲擊磚面聽聲音可判斷)。

然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當用彩筆在牆面精確位置後面用寬透膠帶十字交叉將打孔點及周圍封嚴實盡量不留氣泡。

最後也是比較重要的是如果使用的普通電錘的不要將鑽頭(普通掛件一般是用6mm鑽頭)插到底固定(這樣就不會因為錘擊作用而擊壞牆磚)。鑽擊牆面先破壞其釉面然後由漸漸重,直鑽至少比塑料螺帽稍深一點。此方法打孔成功率百分百。

需要補充一點是有些衛生間掛件兩孔之間相隔太近僅1cm左右,用上述方法打完第一孔後先塞緊塑料螺帽再打二孔,成功率依然百分百。

如何修補已經開裂的瓷磚眼

瓷磚打孔為啥打一次裂一次, 20年老師傅教你這招, 保證不裂

1.用玻璃膠來添縫,技術性要求較高。

2.其實可以拿牙膏來修補這些裂縫,輕輕地擠出一些牙膏,用手指把牙膏均勻塗抹在裂縫處。把周圍多餘的牙膏用布或者紙巾輕輕擦掉。等到干透了,您的瓷磚牆面就像新的一樣了。

3.要是瓷磚是彩色的,就去買相應顏色的牙膏,或者用水粉顏料兌在白色牙膏里,塗抹瓷磚縫隙的效果也是一樣的好。

4.瓷磚表面的裂縫和劃痕,也可以用白色的牙膏來修補,多塗抹幾次,瓷磚表面的劃痕就不見了。

常用的瓷磚鑽頭有哪些

瓷磚打孔為啥打一次裂一次, 20年老師傅教你這招, 保證不裂

1、在家居裝飾中,師傅最常用的瓷磚打眼的鑽頭有三種類型:衝擊石工鑽頭、玻璃鑽頭、衝擊石工鑽頭。

2、玻璃鑽頭的使用頻率最高,適用於全瓷磚、半瓷磚等眾多種類的瓷磚打眼。

瓷磚打眼都需要哪些工具

瓷磚打孔為啥打一次裂一次, 20年老師傅教你這招, 保證不裂

1、衝擊錘、榔頭和樣沖(也可以叫圓鏨)

2、鋼釘(沒有鋼釘的話也可以用水泥釘),記號筆和測量尺(可以保證瓷磚打眼的精確度。

3、專業的調速電錘,讓操作變得會更加方便,還能很好提高精確度,並保證瓷磚完整不碎裂。

瓷磚打眼注意事項

瓷磚打孔為啥打一次裂一次, 20年老師傅教你這招, 保證不裂

1、在進行瓷磚打眼時最好要採用膨脹螺栓來固定物件,再根據螺栓大小來選擇所需衝擊錘鑽頭。若是進行瓷磚打眼孔大於10mm時,最好分兩次操作

2、用鑽頭預先打出小孔,然後再按照需要的直徑鑽頭進行擴孔,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瓷磚的完整不會碎裂。在使用的過程中,要記得為沖點和貼封箱膠,這麼做的目的是防止瓷磚表面釉質造成碎裂等現象發生。

3、如果是玻化磚或是高密度的瓷磚,可以用玻璃鑽頭在打眼的位置先把瓷磚打穿,然後再用電錘打入。

4、採用玻璃鑽頭打眼時,因為瓷磚太光滑不好定位,最好先在傾斜方向先打個眼進行定位,如果是對半瓷磚進行瓷磚打眼,可以用個釘子直接弄出個小坑來再來精確打眼。

5、在瓷磚打眼操作中,不要讓鑽接觸到鑽頭的尾部,最好將普通電錘的鑽頭拔出來一半,這樣做讓電鑽在牆面上沒有衝擊,可以有效確保瓷磚不碎。

裝修後才打孔的幾個弊端:

1、可能會「誤傷」電線或水管。有些家裡的電線是裝暗線的。所以,最好在裝修之前,就確定好需打孔的空間、位置和數量。最好與電線、管道施工同時進行打孔。孔打好後,泥工進場,那些暫時不用的孔,可以讓泥水工先封起來。

2、容易污染、破壞牆面和瓷磚。空調、熱水器、油煙機等管道孔,是家庭裝修的基本設置。有些業主裝修前沒規劃好,等到裝修完成之後才想起要打孔,這樣很容易會污染牆面、瓷磚等,「手尾」長。

3、無法判斷打孔瓷磚是否空鼓。如果貼好瓷磚之後再打孔,在不了解瓷磚背後是否空鼓的情況下,貿然下手打孔安裝,稍有不慎就會把瓷磚打裂,如果是在有空鼓的部位打孔,這塊瓷磚很容易破碎脫落。

4、牆磚表面難定位,不好找孔。尤其在廚房和洗手間,管線複雜,釉面瓷磚太光滑,往往不好定位。

瓷磚打眼的確是一門技術活兒,各位業主朋友們打眼前務必了解清楚瓷磚打眼的注意事項,而只要掌握好本文所講的技巧後,瓷磚打眼也是能夠輕鬆處理的。希望大家瓷磚打眼能夠成功!

轉載自:騰訊房產天津站 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房產 的精彩文章:

葉國富:從名創優品講新零售 上半場渠道為王 下半場產品為王
海航狂甩600億資產:多為不動產 成「去槓桿」樣本

TAG:李大嘴說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