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愛讀書的人,究竟贏在哪裡?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愛讀書的人,究竟贏在哪裡?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愛讀書的人,他的氣質里自然藏著他的韻味;"書中自有黃金屋」,愛讀書的人自能嘗到書中那截然不同的美味。

也許在之前物資匱乏的年代,見不到什麼書的年代,能接觸到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在中國閱讀史上,勤學苦讀的感人事例層出不窮,如 「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韋編三絕」等等,這些故事曾激勵過無數讀書人發憤讀書,積極進取。

有時候它已經不單單只是一本書籍,而是打開你精神和意識邊界的一個窗口。

讀書讓文字具有永恆價值,它超越時間、空間,跨越千萬文化來到你的手中,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把無數智慧和美好對比愚昧和醜陋顯現給你。

世界上有那麼多書,它總能找到它的主人。當我們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的時候,就彷彿找到了一個朋友。

年輕時的我不會讀書,不懂得讀書究竟有什麼好處,也靜不下心來,不懂得其中的美妙滋味。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從何時起,我也開始享受在書中暢遊的幸福滋味,發現裡面有我想要的所有答案,有我想去的未知領域。

讀一本經典,可以讓我在現代追根溯源,得到前人的教導和啟發,慢慢證悟人生;讀一本成功人物的勵志書,可以讓我學習優秀前輩的成功經驗和他們與身俱來的優良品質......

於是,書變成了我的好朋友,讀有用的書,然後在生活中歷練,相輔相成,它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楊絳先生曾說:「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許會問:「讀了很多書,但是以後都會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

有一個故事:在初中的時候,有個同桌很調皮,總是不喜歡學習,有一次,他問老師:」老師,我每天背單詞可是第一天背下,第二天就忘了,那背單詞還有什麼用呢?」 老師回答說:「這就好比你用鉛筆在紙上寫了字,雖然你用橡皮把字跡擦掉了,可是紙上還總是有點痕迹的,至少上面有你用力的印子。」

這些知識,在無形間成為你的鎧甲,庇護你不被愚昧反噬。

每一本書,對於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著非凡的意義。你讀過的書,最後都會在現在的你身上留有溫度。

10歲的你,也許因為讀書而敢於做夢,種下一棵樹,使之茁壯成長;

22歲的你,也許因為讀書而萌生了不服輸的勁兒,抓住黃金時期,向上生長;

30歲的你,也許因為讀書而懂得回望,成為了有溫度的人。

人到中年後,也許讀書,已經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而是為了喚醒靈魂深處的那個自己。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祝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一起來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幸福對話 的精彩文章:

TAG:與幸福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