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職場淘汰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

當職場淘汰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會打!

最近,在《北京女子圖鑑》里飾演女主角陳可的戚薇,在微博里對自己進行了一番調侃,起因是彈幕里網友一度質疑戚薇雙眼皮的「成因」:雙眼皮是不是貼的?雙眼皮是不是割的?

對此,戚薇非常霸氣的回應說:「老子這輩子也沒有貼過什麼雙眼皮貼!!!我是割的。。。怎麼了呢?」

這段發生在第一集,那時的陳可還沒正式進入職場,也還沒有退卻女學生的青澀感,唯一的渴望就是去大城市進行一番闖蕩,跟無數剛離開校園的大學生一樣,想在獲得一份屬於自己的世界觀之前,先去看看世界。

或許發彈幕的觀眾只看了戚薇的雙眼皮,但是你有注意到出道至今為了保持好狀態和顏值以及為了提升演技的她,在娛樂圈裡的努力和拚命嗎?如果這些你都忽略了,那麼戚薇願意接下《北京女子圖鑑》中陳可這一角色的箇中原因想必你也難理解了吧?

來到大城市北京工作奮鬥的陳可,給自己立下了一個個奮鬥小目標時,也給自己許下了幾個小心愿,比如買一個LV的包包。劇情到此,不少人表示陳可太物質。對此,戚薇也在微博發上發布了條關於「女生買包」的微博,並立下氣場十米高的flag:女孩們,我們花自己的錢,買一個自己的包包,裝自己的故事,怎麼了呢?!

沒錯!靠自己辛苦努力換取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的奮鬥怎麼了呢!

隨著社會閱歷加深,陳可在妝容、著裝發生了質變的同時,內心世界也獲得了徹底的成長與改變。

前7集的劇情里,陳可通過三年把自己從職場小白變成了在能獨當一面的大型外企的項目經理;而在接下來的13集,每集35分鐘的時長里,陳可的蛻變又將發生一系列值得期待的變化。

1.奮鬥,是為了那顆上進心

《北京女子圖鑑》熱播,網上熱議也不斷。

儘管對劇的評論聲音多樣,但劇作從小人物的經歷及現實周遭等多方面來切入女性在社會的個體成長,既展現出了一些對女性常規觀點的天花板,也引發了不少共鳴之聲。

初來北京的陳可一心想在大城市立足,努力上進的她為自己贏得和爭取了不少上升的機會。

然而在劇作里,對於陳可而言成也上進心,被觀眾所「詬病」的也是她「上進心」。

陳可的角色因為被塑造的多面且立體,因此引發了大眾多重討論,最為突出的就是:將她的上進結果歸功於她背後的男人們。

實際上,這樣的聲音只是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不同的聲音的發聲者才是真正看懂了陳可的人設。《北京女子圖鑑》不是展示一個來大城市打拚的女性是如何拜金,而是想通過陳可踏踏實實的進階過程告訴觀眾們:你必須非常努力,才會看上去毫不費力。

那努力工作的結果是為了什麼?

當然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在陳可眼裡的物質和慾望有著明確的界限,它們之間並不能被划上等號:物質可以去滿足慾望,但是慾望卻不能只靠物質來滿足。

前者可以有人來埋單,而後者則是必須靠自己才能完成一次能量的輸出和轉換,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很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有人將兩者混為一談。

然而更可怕的在於,大多數人甚至還扭曲了慾望所帶來的前進動力。

「才華配不上野心,並不可怕,大不了拼盡全力,死磕到底。可怕的是你的野心配不上你的才華,辜負了天賦才能,庸碌此生。」多少人知道這句話,卻始終眼高手低。

慶幸的是,陳可並沒有成為這句話的反面教材。

否則,她不會半夜起來,看張超發來的營銷策劃PPT,認真學習策劃案的製作;

也不會在陪於揚應酬時,在嘈雜的KTV包間里收到上司顧總發來的信息後,立即打開電腦工作;

甚至不想依賴男友,想靠自己的努力在北京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然後接媽媽來北京住。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顆上進心,而慾望只是它其中一種表達方式,把慾望轉化為一種前行的動力促使自己前進,讓能力與慾望變成對等關係,才是最終的追求。

2.成長之路永遠都是機遇伴著孤獨前行

浮躁如今日的社會,往往會給人一種錯覺:明明誤入了別人的花園,卻以為自己收穫了整個春天,但你卻從未見過別人辛勤耕耘花園時的模樣。

正如在不少人眼裡,陳可過著開了掛一般的人生:初到北京就有同鄉提供的地方暫住;能在男同學的幫助下、一頓酒席的「促進」下,一次次的獲得工作機會等,陳可的這些遭遇在不少北漂一族看來有些幸運的不那麼真實。

但值得注意的是,陳可的「好運」來之不易。 她看似開掛一般的人生實際上不知道「掛」了多少次。

初入職場的她只是一個教育諮詢公司的前台,日復一日重複著瑣碎小事,幫同事寄收快遞、拿外賣,弄髒了新衣服無處獲得安慰,憋了一肚子委屈和眼淚最後只默默地擠出了:擦不掉…幾個字。

職場新人所受的委屈相信每一個人都歷經過,然而有些人經歷委屈後選擇消沉鬱郁不得志,有的人則憤懣不平,但很少有人願意去換個角度思考問題,選擇打破目前的困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主動權。要知道,外人看上去開掛的第一步,往往是內因促成而不是外因造就。

第二份工作陳可去到了外企工作,不可否認有幸運的成分,但是「敲門磚」的幸運並不能保證「通行證」的幸運。後來陳可的順利,其實是她加了數不清的班換來的;她做過最後一個關公司燈的人,坐過最後一班回家的公交,見過繁華退卻夜深人靜的北京,也因為加班加點的工作,製作的營銷策劃方案獲得到了上級認可。

所以在面試第三份工作時,她才敢不卑不亢地跟面試官說,目前的公司準備升自己為項目經理。

此時的陳可,內心世界比剛到北京時強大了不少,對於人情世故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原則和模式。如果與吳昊一起參加酒局換來的那次工作是陳可的幸運,那麼之後陳可獲得的工作機會則是依靠陳可個人的工作能力與性格魅力。

偶然的機會,陳可幫了在酒店偶遇的女高管顧映真,隨後在陳可換工作時,顧總也拉了她一把,隨手的善意總不會被辜負。

起點不算高,但跨行成功的陳可在顧總的栽培下,一步步晉陞成經理,過程說不上不順風順水,足以令陳可受益匪淺。

那些幫助陳可的人們,只是提供了機遇,至於能不能把握住以及是否把握的好,全在於陳可,所以看似開掛的陳可,只是努力地在做好每一件事,主動爭取每一個可能的機會。

3.「25歲就是女人的分水嶺!「

劇里第10集,陳可來北京已經第四個年頭了,眼看著步入而立之年的她也會感慨「25歲,是女人的分水嶺!」

而在劇中25歲也是陳可人設的分水嶺,因為擺在她面前的問題也遠不止搞定客戶這麼簡單。

從職場白領到職場精英,戚薇飾演的陳可並沒有一以貫之臉譜化的大女主角色,而是將生活中的她自己「挪到」了劇中,她是個有七情六慾的凡人,優缺點兼具、也路過成長之路的坎坷,沒有一直的好也不存在永恆的差,小確幸和小確喪交替著在她生活中出現。

一方面,跟富二代於揚在一起後的陳可膨脹了,得罪了難約見的甲方,上司顧映真對陳可一頓臭罵:「你別忘了你是乙方,你有什麼資格膨脹?」

事後,陳可認真反思自己的過失並且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陳可內心的膨脹一方面來源於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和業務成績的優異,換言之就是驕傲自滿;另一方面,也來源於富二代男友在生活物質上帶給她的滿足感,令陳可無時無刻不享受著眾星捧月的感覺,於是當有人與她的意願相違背時,內心的不滿自然會發泄出來,但遺憾的是,她發泄的對象選錯了人,於是讓自己跌入了低谷。

不過換個角度看,這或許不是一件壞事,對於陳可而言在沒有去到更高的位置,闖下更大的禍前,被客戶跟上司給上一門深刻且有深遠影響意義的一課,對於她的未來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弊。

另一方面,陳可還陷入了買房子被新政限制,想嫁人卻沒對象的窘境,但那又怎樣,這些都沒能阻擋陳可那顆撲通撲通努力奮鬥的心,遇到這些事情後的陳可,反而越戰越勇。

此時的陳可,經歷過職場的淬鍊後,明白了許多道理,當她對實習生小新寫下:「所有這些你糊弄的,你不重視的,你負能量處理的,無論多微小,都將作用在你的未來」這樣的話語時,一方面是她在教小新這個職場新人做事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則是她對自己來北京奮鬥之路的反思與總結。

無論劇里還是現實中,能笑著總結自己的過往,並用關懷的口吻將它說給後輩們聽的人,一定是在大風大浪後還能看庭前花開花落,觀天上雲捲雲舒的人物,他們的經歷和經驗既是自己的財富也是後輩新人們的財富。

相反,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只關注同事八卦,背後議論誰靠誰上位,只「臨淵羨魚」卻不「退而結網」的那群人。

當職場淘汰他們時,連招呼都不會打一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NDS智能電視網 的精彩文章:

安迪生活得像王子,黃聖依媽媽卻吐槽楊子家境奇特!
智能電視資源匱乏、遊戲太少?幾款熱門軟體帶你玩轉電視!

TAG:ZNDS智能電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