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容城服裝業的新命題:騰籠換鳥,步入科技未來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韋毅 圖
服裝是雄安新區容城縣的符號。
從榮烏高速公路駛進容城,最先進入視野的,就是橫跨省道而立的刻有「北方服裝名城」字樣的碩大牌坊。
逐漸步入市區,容城服裝產業的辨識度就更加強烈。它們遍布大街小巷,甚至家家戶戶,無論是加工製造、配件生產,還是門店展銷、批發物流,只要是與服裝有關的一切,都能在容城找到。
容城的服裝業,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已起步,然後用40年的歲月篆刻出了「北方服裝名城」的金字招牌。這塊招牌緊緊牽動著容城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影響著幾代容城人。
但在近些年飛速變換的時代浪潮中,容城傳統的服裝業陷入發展瓶頸——企業多以貼牌、代工為主,缺少屬於自己的有競爭力的品牌,且技術老舊、管理經驗匱乏的短板日益顯現。
容城服裝業站在了轉型的路口,這時,雄安新區降臨。這對容城而言,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獲批之際,澎湃新聞記者走進容城,探訪在雄安新區的高端高新產業發展定位面前,這座縣城的傳統服裝加工業新走向。
4月20日,新華社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複。批複指出,雄安新區實行組團式發展,選擇容城、安新兩縣交界區域作為起步區先行開發並划出一定範圍規劃建設啟動區,條件成熟後再穩步有序推進中期發展區建設,劃定遠期控制區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時代已經等不了了」
從1979年開辦全縣第一家集體服裝廠,到集中從事低端製造和貼牌代加工,再到實力企業新三板上市,容城縣的服裝加工業,與改革開放同步前行,已發展成為容城的支柱產業。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容城縣有985家服裝企業, 2016年行業銷售收入達到220億元,從業人員佔全縣人口的近1/2。
「可以說,幾乎容城的每個人都和服裝行業有關聯。」制衣廠老闆張春勝以他自身舉例說,他自己家族的人,和一大部分留在容城生活的同學、朋友,全都在做服裝和相關行業。」
20多歲借錢開廠,30多歲廠子規模近百人,現在到了45歲,張春勝卻步入了「中年危機」——競爭壓力逐年倍增,廠子的規模卻嚴重縮小,「這幾年人越來越難越招,錢也越來越難賺。」
張勝春愈發感受到,循環往複了十多年的接單-生產-銷售的常規化工作,從近幾年開始變得十分吃力。服裝加工這樣的傳統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但本地的二三十歲新生力量在近些年大量外流向大城市,外來務工人員也在迴流,外來人員也比以前極大減少,但工資成本卻要大幅增加了,「每年都要給工人漲工資,可以說是跳躍式的增加,每年以15%~20%的速度遞增,可還是很難招到人。」
廠子競爭力的弱化,是張勝春面臨的另一個憂患,「容城本地這麼多服裝廠,自己的競爭力就不說了,除了東南沿海、長三角城市的競爭,東南亞的服裝加工也發展起來了,客戶一天一天的流失,庫存積壓得越來越多。」他算了算賬,「十年前廠子的收益卻是很可觀,但現在只能算得上維持。」正因為這樣,張勝春被迫開始逐步壓縮生產規模,「現在廠子里就剩下了二三十人。」
恆天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洪璋也對此感同身受,「慢中求變是不行的,時代已經等不了了。」
上世紀90年代初,容城服裝業的發展正值春天,朱氏三兄弟也順應趨勢,加入了服裝加工的創業隊伍,這些年以做西服套裝、禮服為主,在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加工生產的同時,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服裝品牌庄致,並且行銷國內,市場從最初的北方,逐步滲透進成都、昆明、廣州。到現在,公司有了自己的四層小樓。
但在近幾年,朱氏兄弟明顯感覺到傳統服裝加工的發展緩慢,除了勞動力、市場競爭的壓力之外,「產品附加值低、創新度不足、品牌力量不強,都在限制市場。」
朱洪璋也意識到,缺少品牌的力量,容城服裝的發展十分緩慢,容城缺少一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這麼多年只能走向一些中低端的市場,比如服裝批發市場、超市,但是大型的、高端的商場還是進不去。」
變與不變的路口
今年四月的板正大街,沒有了往年忙著給貨品裝車的搬運工和排在路邊等待出發的貨車。這條密集分布著各種服裝加工企業的容城縣最主要街路上,如今映入眼帘最多的,是「招工」和「出租」的告示說明。
沿板正大街向北,與之相交的路名為豪丹路,路旁最核心的位置上,豪丹服裝公司的大院顯著坐落。以服裝公司的名字來命名一條主路,足以證明服裝業對於這座城市的深刻意義。
2017年,雄安新區降臨容城。在「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的高點定位要求下,傳統的容城服裝加工業,和那些從事這個行業的容城人,一同站在了變與不變的選擇路口。
同時貼在羅詩尼、葛丹等大型服裝公司大門口的招工和出租啟示,透露著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選擇局面。「雄安新區設立之後,容城的門市租金大幅上漲,尤其是這些臨近成熟商業街的地段,房租價格翻了好幾倍。」張春勝說,不少服裝企業就因此開始部分或整體出租廠房和辦公樓,「如果按面積計算,一年的租金都能趕得上有的企業一年的生產效益。所以一面招工維持生產,一面尋找承租人。」
但敲定租賃事宜不是一件瞬間就能達成的事。自去年4月雄安新區宣布設立之後,新區管委會所在的容城縣一時間有成批的外地企業前來尋租。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去年5月和6月的看房高峰時期,容城房租最高暴漲400%,奧威路上的一個住宅小區年租金達到6萬元至7萬元,甚至超過了北京通州。
「這個過程中,的確有一些本地人通過租房賺了一筆,很多人也在觀望。」但是管委會隨後採取的管控哄抬房價的措施,很快平息了容城的租賃市場。張春勝說,一些打算依靠出租廠房門市獲利的服裝廠老闆,只能停下這個念頭。
隨著新區建設發展的逐步推進,一些環評不達標的服裝加工廠,由於洗滌脫漿時的排污等問題相繼關停。但符合環評要求的企業,仍在面臨著近年來的發展困境。
原本只是對依靠出租廠房來獲利有過動心的張春勝,終於作出了將廠房全部出租並停產的決定。除他之外,原本在容城縣赫赫有名的大水制衣等企業,也作出了相同的選擇。
朱氏兄弟的恆天制衣則決定繼續堅守陣地。雄安新區設立的消息傳來之後,他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藉助絕佳的機遇去改變自身,繼續創業,「以前很少去認真考慮怎麼給自己升級。服裝是一個傳統的產業,版型和款式搞定之後,就沒考慮過太多其他的,可是新區一來,帶動了容城整個的產業升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也必須要改變。」
朱洪璋說,公司要動,已經是個必然,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會繼續把恆天做下去,畢竟這是他們兄弟三人從事了十多年的行業,是他們的心血,也是一種熱愛,「家庭作坊基本都已經關了,很多產值沒有房租高的規模企業也關了門,但我們絕不會關。」他覺得,這不關乎利潤的高低,「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但人總是要給自己找點事干。」
津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新建,在2017年4月1日之前還在為了企業如何擺脫髮展困境而去尋找新的市場,為如何招兵買馬而發愁,「企業想發展下去,就必須跟上時代,在向智能製造的升級轉移這方面,我已經有了準備,無論成敗,都一定要嘗試的。」
雄安新區的到來,更堅定了薛新建的念頭,「大浪淘沙,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動力和內容,高科技創新的時代背景和地域環境要求下,企業就必然會被淘汰。」他已經做好了自我革新的準備。
智慧科技的新命題
事實上,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為了服裝產業升級,容城縣不斷出台相關舉措,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按照雄安新區功能定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將充分發揮河北省服裝產業技術研究院、北京服裝學院容城時尚產業園的平台作用,希望藉助專業院校創新優勢,引導企業把握時尚潮流,豐富產業元素,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2017年9月26日,淶源縣容城服裝智慧新城項目簽約儀式的舉行,今年3月12日,容城縣雄源服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建二局、中建設計集團簽訂了《雄安新區服裝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讓容城服裝人看到了更明確而具體的新出口。
容城縣雄源服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在雄安新區設立後,為推動資源重組整合、加快服裝產業轉型升級,以容城縣11家知名規模企業為主導,以11家企業的法人代表或控股股東名義出資設立的大型地方企業,公司註冊資金6億元。雄安新區服裝產業轉型升級項目,主要包括淶源縣容城服裝智慧新城項目和雄安·定州雄源服裝科技產業園項目兩部分,總投資額約60億元。
據公開報道,該項目主要建設智慧廠房、研發中心、物聯網倉儲物流中心、高端服裝展示中心等,預計年產服裝可達1億件套,年產值達200億元。項目建成後,容城縣規模服裝企業和與之配套的加工、輔料製造等企業均可入駐,實現服裝產業的轉移轉型發展。
津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雄源服裝科技公司的主導組成企業之一,薛新建擔任了股東。他說,淶源縣容城服裝智慧新城項目位於淶源縣經濟開發區內,雄安?定州雄源服裝科技產業園項目位於定州經濟開發區,「位於淶源的這個項目規劃建設佔地1500畝,是未來容城服裝業轉型發展的最主要承接地,計劃將分為三期建設。」
薛新建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淶源與容城同屬於保定地區,車程僅兩小時,這些年間的業務往來也十分頻密,「按照計劃,建成後,除了這11家主導企業會遷過去,還會帶動容城全縣的服裝製造企業的轉移。」除此之外,拉鏈、紐扣、玩具、製鞋等企業,也都有可能搬到新的園區中。
他說,按照園區的規劃,多年打造的服裝名城招牌仍然會留在容城,雄安將成為研發設計的大本營,把生產製造環節挪到淶源,「新的發展方向,就是騰籠換鳥,把研發設計頭腦留在雄安,讓淶源和定州的園區成為科技化的大後方。」
而這個園區,將會是一個關於服裝產業的智慧新城,是一個花園式工廠。「設計大樓、辦公大樓、職工宿舍、生產車間等,所有的建築當中,都會引入綠色和水流,世界頂級的水過濾系統和最新生產線等都會引入園區。」
服裝「航母」
在現有的基礎上,雄安服裝的科技轉型項目的服裝加工生產環節,將升級為更貼近於現代化、更加智能化。比如柔性化生產、個性化定製,實現網路互聯互通等,都要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同步搭建。薛新建說,未來的新區發展過程中,容城服裝產業要走時尚化、品牌化的道路,更要打造功能性服裝,「我覺得,應該通過科學性的規劃,形成不同的服裝品類,做高端的,做品牌的。」
他描述了雄源服裝科技公司未來的智慧化生產圖景,「在同樣的一條工業化流水線上面,能夠生產各類不同品質品種的服裝,客戶可以通過APP客戶端直接根據需求下訂單。資料庫中,將會容納數十萬套服裝版型版,還可以通過計算分析,針對客戶的量體數據直接生成一套適合他穿的版型,然後再根據你的要求去製作這套衣服。服裝款式,顏色,扣子,領子,都可以在資料庫中自己挑選設計,自己可以當設計師。」
他說,個性化生產將擺脫原本傳統的企業先自己設計衣服生產出來再拿到市場上去賣的行銷模式,「原來的模式經常會出現這款衣服不受消費者喜歡,然後賣不出去、積壓庫存、資源浪費。」
縱橫容城服裝業20餘載,薛建新體會到,容城服裝業一度陷入發展困境,與服裝企業始終單打獨鬥、各自為戰也密切相關,「未來的雄安服裝科技產業,是要把更多的企業綁在一起,共同打造成一個集團,一艘服裝的『航空母艦』,引領著更多企業靠攏,大家共同發力,以大家的智慧共同發展,走資本運作這條路。」
雄源服裝科技公司的創立,也給朱氏三兄弟帶來了發展的期待。在朱洪璋看來,現在轉移陣地,就相當於二次創業,但對於加入雄源服裝科技公司,他很有把握,「一個服裝企業選址,要考慮的就是當地政府是否接受服裝,人們有沒有做服裝的基礎,基礎多深,接受的程度有多大,貨多久能來,多長時間能發出去,以及各方面的配套,比如原料、設備和維修等。」他覺得,從這些出發點來衡量,雄源服裝科技公司具備十分優越的條件,建設發展起來之後,大家都很願意過去加入。
不僅如此,現在的容城服裝業,還有來雄安這塊含金量更重的金字招牌。 「很多人才會慕名而來,以前招人才難的問題,在未來的雄安服裝業,將不再是問題。」薛新建充滿信心。
(因受訪者要求,文中張春勝為化名。)
※韓國科研機構研發機器人殺手,遭到世界範圍內專家抵制
※一次次下放和召回,留給周琦的NBA時間不多了
TAG:澎湃新聞 |